分享

天下分封 | 西南寻踪:巴国的历史与新生

 思明居士 2022-04-25
文章图片1

巴人迁徙图示意图

文章图片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脯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宋代史学家罗泌《路史·后记》卷一记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太葜”即上古时代东方部落首领伏羲,“后照”即巴人始祖。

巴国诞生在大河之滨,巴人活动在大山深处。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经考古发掘,巴国地区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湖北、四川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据史料记载,巴国很早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系。相传,大禹在涂山召见各地诸侯时,巴国就曾经带着玉器和丝帛等贡品前往觐见。

文章图片3

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役中,勇猛善战的巴人也参与其中。他们一边唱着战歌、跳着战舞,一边向商人发起进攻。商纣王驱使的奴隶和战俘,原本就毫无斗志,在巴人的迅猛攻势下,很快阵前倒戈,商军由此一溃千里,最终战败。也正是因为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周朝建立后,周王便将巴人居住的地方封为子国,以王室姬氏的宗亲为子爵,统领一国。巴国就是巴子国的简称。

分封之后,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战国初期疆域达至最大,“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即今东到奉节,西到宜宾,北接陕南,南包括重庆乌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了如今的四川盆地东部、湖北恩施等地区。

文章图片4

巴国分封后,与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其与邻国却有颇多纠葛,春秋战国便被秦、楚、蜀等强敌环伺。而在这其中,又属巴楚关系最为复杂。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巴国也不例外。当时,巴国北临秦国,西临蜀国,要想拓展疆土,只能向东向南找寻突破口。这时,因处于南方的濮人族群的分解,巴国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南方。而巴国想要渡过汉水向东扩展,只能与有着互补诉求且当时已是汉江流域的大国楚国结成同盟。但是,巴国人并不愿意一直受制于人,在公元前688年,即楚文王十二年,巴与楚国出兵征伐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时,巴国便临阵倒戈,转而出兵伐楚。

公元前676年,巴军攻取了楚国的城池,迫使驻城的大臣阎敖弃城游水而逃。楚文王大怒,杀了弃城逃跑的阎敖,结果其族人不服,纷纷作乱。当年冬季,巴国乘楚国内乱,再次出兵攻伐楚国。楚文王亲自率军抵御巴军,因仓促出战大败于长江渡口(今湖北省枝江县北)。更为戏剧化的是,因当时楚国有一法令:败军一律不得入城,导致楚文王被拒绝入郢都归楚,而在换道回国途中暴病而亡。

后来的百余年里,巴国与楚国时战时和,互有胜负,巴国总体上处于下风,疆域不断被楚国蚕食,都城不断向西迁移。一直到战国中叶,长江一线失守,最终形成定局。公元前316年,秦国在春天灭掉了蒙、蜀两国,同年,秦顺手灭掉了巴国,并将巴国君臣掳往咸阳。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筑城,设置巴郡,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

文章图片5

巴山大峡谷

自从成为周王分封的诸侯国之后,巴国便逐渐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然而,即使步入了中原文化圈,巴人还是保留了不少自己的习俗,这在巴人制作的青铜器中,也能窥见端倪。

巴国青铜器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很多器物上都有虎形的装饰,而这源于巴人对白虎的崇拜。那么巴人为什么会崇拜白虎呢?

相传远古时期,巴人有五姓,分别为巴氏、樊氏、晖氏、相氏和郑氏,五姓之间互不统属,一直在争夺统治权,为了选出君主,五姓之人共同制定了选举的办法。他们一开始说,谁投的箭能刺中目标,谁就能成为君主。结果,只有巴氏之子务相刺中了。后来,众人又说,大家一起用土制成船,谁的船能浮在水上,谁就能做君主,结果依然只有务相的船浮了起来。于是,五姓之人,心悦诚服,共同推举务相为君主,称他为(lǐn)

在廪君的治理下,巴人繁衍生息,成为一个人口繁盛的部族。他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巴人因此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所以,在巴国的青铜器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虎形的装饰,这正是巴人崇拜白虎的表现。

文章图片6

青铜虎钮錞(chún)于。蔑于本是中原地区春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军乐器,到了战国时期,甚至到了西汉阶段,在巴文化这块土壤中,属于分布的范围非常广,出土的数量也非常多,但是古老的巴国工匠对中原地区流行的錞于进行了改装,主要的特点便是在錞于的盖面上加入了巴人的图腾白虎的图案,形成了虎钮錞于这样一种器物,这种器物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军乐器这种单一的用途,更多的变成了一种祭祀、宴飨场和使用的礼器。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