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韵:我的枕边书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4-25

图片

图片

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18期7版
点击上图免费阅读最新一期内容
图片

曾经,在相当长的岁月里,《红楼梦》算是我的枕边书。后来,直到今天,它仍然算是我枕边书之一种。

记不得是13岁还是14岁,或许更小一些,有一年,我姥姥从洛阳来我家小住,为了给她解闷,我妈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套《石头记》,作者署名“曹霑”:那是我和《红楼梦》的初遇。

图片


完全不懂得什么版本,更不记得是哪家出版社出版,只记得,它有老旧的插图,是竖排版。但这老旧和竖排版一点没有造成阅读障碍。我家书架上,夹杂在父母专业书里寥寥几本文学书籍,几乎都是竖排和老旧的。至今,我还记得它们的名字:一本是话剧剧本《龙须沟》,一本是普希金的长诗《欧根奥涅金》,还有一本,封面上的字倒是横排的,小时候我一直把它读作《月一居村》,却怎么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长大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应该读《村居一月》!作者是屠格涅夫。它应该从右到左念,而不是相反。还有几本不记得是什么了。这几本书里,忘了是哪一本,是由老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因为记得上面印着“生活·读书·新知”这几个字,印象新鲜深刻,于是记住了这个出版社的名字。

图片

屠格涅夫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我的城市,学校停课了,理论上,该升入初中的我,和这城中所有的孩子一样,闲待在家里,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我爱玩,爱疯,但是,任何乐趣都抵不上一本书对我的吸引和召唤。那时,喜欢阅读的孩子们,总是相互交换借来的书籍,谁都不清楚,这些书原本藏匿在这世间哪一个角落。我们不问出处,就像饥饿的人不追究食物的来源。

图片

所以,突然出现在我家、来历不明的《石头记》落在了我手里,让我欣喜。我拿起就是大半辈子,再也没有放下。少女时读,青春时读,成年后做了母亲还读,如今年近古稀,仍然还会放在床头,随手翻翻,就像和一个多年的老友不拘形式地约会。当然手里的书不再是当初借来的那本,几十年间,《红楼梦》的各种版本,陆续买过数种。并不是刻意收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版本收藏者,也不注重这个。而是因为,由于经常翻阅的缘故,书最终散了架,只好买套新的补充。特别是在女儿小时候,四岁左右吧,正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她一下子就迷上了它。于是开始让我们给她读原著。有些段落,是她特别喜欢的,听了无数遍,到后来,她能一字不落地把这些段落背诵出来。也因此,一套崭新的“人文社”“文革”后出版的新版本,被我们翻得残破。至于小小的她为什么钟情这些地方,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比如,她喜欢宝钗黛玉宝玉三人,在栊翠庵妙玉那里吃体己茶的段落,喜欢人家茶具的名字:攽瓟斝、点犀䀉,还喜欢刻在斝上的那两行小字:“晋王恺珍玩”,“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她的小嘴,朗朗地、抑扬顿挫歌唱一般,重复着这些古雅却拗口的字眼,让我惊诧也莫名地感动。我想,我们的母语中,一些藏匿至深的美,一些至深的秘密,是不是唯有赤子才可以与之相逢?

图片

栊翠庵妙玉奉茶的剧照

图片

蒋韵之女、作家笛安儿时
后来,女儿长大了,和我成为了同行。有一年,央视的“艺术人生”栏目,要做一个系列节目,80后对谈“80后”,前一个80后,是指女儿这些80后生人,而后一个“80后”,则是指80岁以上的老作家和老艺术家们。女儿毫不犹豫地做了选择,她选择采访的人物,是她特别尊敬的周汝昌先生——一位红学家。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荧屏上的那一老一小,看着一脸景仰的女儿和满目慈爱、慈祥的先生,娓娓而谈,想,一部《红楼梦》,真是超越时间和时代的大书。因为有它,真好。

图片
蒋韵、笛安母

图片
周汝昌与笛安
但是,关于这烂熟于心的《红楼梦》,我却没有写过一篇谈论它的文章。我不知道怎么谈论它。从年轻到现在,读过太多关于它的种种著述,种种论争。至于它的后传、别传、后梦、续梦、新梦……也不知读了多少。数百年来,对于它的解读,称得上百家争鸣。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派,都有传人,至今不衰。我插不上嘴。我没有一点新鲜或深刻奇异的见解可贡献给读者。但我在心里,却常常有一种冲动,想给曹雪芹先生写信,想向他诉说一些什么。横亘在我们中间那二三百年时光,从来都不是阻隔与障碍。他是我的老师。他给我的人生打了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成熟,这底色不仅没有淡漠反而愈发浓郁。我也更懂得了他的稀有与珍贵。他以他的悲悯,他的尊敬,塑造出鲜花般至美的青春,至美的生命,然后,以更为广阔无边的悲情,凭吊它们。是他,伟大的曹雪芹,以及后来我接触到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人类不朽的疼痛,以及,永恒的人类之爱。

图片
曹雪芹存世墨宝

作者简介

图片

蒋韵, 1954年生于太原,曾任太原市文联主席、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等。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出版长中短篇小说三百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我的内陆》《红殇》《隐秘盛开》《你好,安娜》,中篇小说《心爱的树》《行走的年代》《水岸云庐》等。曾获鲁迅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大奖、老舍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亦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西班牙等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