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浦视界特开设“足不出沪 '云’游青浦”系列专栏,带您“云上踏春”,今日推出“'青’水篇”《水韵江南 穿越时光的这些桥》。 烟柳画桥,倒影落成詩行,风帘翠幕参差人家。 金泽以水为脉,是一座宁静古朴的千年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这里的寻常景致,桥既方便人们出行,也与当地的经济、历史人文息息相关,回眸与承载着水乡的过往。 晨雾晕染,微风轻拂。 今天带您去寻访金泽的桥,其中有隽秀的景观桥、有静谧的古桥。 每一座桥都是水墨画卷中最动人的笔触。 泛舟金泽塘上,流水蜿蜒,古桥横卧。 在时光的雕琢刻画下,金泽水乡的古桥,展现着传统与现代相融、灯光与倒影相依的东方美学意象,显得分外悠然雅致;也展现了古桥梁新老并秀、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焕发出江南水乡的别样风情。 沿河可以看到建于宋元明清四朝、古桥一线牵的桥乡意境,古朴典雅、宁静致远,静卧于古镇河湖之上,伴随着历史年轮的转动,向人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桨橹吱呀,两岸是人家,有如在画中行。 悠哉来到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之美的迎祥桥,桥面铺砖,桥阶清浅、两侧无桥栏,内有五根金丝楠木梁做为砥柱,横跨水面宛如长虹卧波。 迎祥桥 再想去找寻传说中的万寿庵和甘香泉,来回打探了许久却并没有发现,后来才知道是金泽工艺社建成后已用围墙堆砌起来了。 有溪桥处,便是宜居宜游之所在,如意桥始建于元初,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建,为弧形单孔石桥,由打凿整齐的花岗石砌成,桥拱倒影碧水、虚实相接,恰成一圆形,别具特色。 如意桥 来到如意桥上走一走,想必会一年如意没烦恼。 撑一支长篙,轻舟泛行,将两岸美景尽收于眼。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悠扬而又静谧的美好时光。 放生桥 放生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建,为单孔石拱桥,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台级整齐、拱杆坚固,远观有飞动之感,透过叶缝穿梭而出的阳光,近看似连接天壤。 古人常常把造桥铺路看作为积德行善造福后人的义举,其实不只是建筑科技的发展值得我们所借鉴,挖掘这些古桥的建筑工艺,也是民间智慧与道德的传承。 普济桥 听水声幽幽,划一江涟漪。 普济桥建于南宋咸淳三年,桥身为紫砂石建成,又称紫石桥。 远看呈灰褐色,雨过天晴时,桥面晶莹光泽,临近细观,宛如一座用紫石镶嵌的宝石桥 天皇阁桥 天皇阁桥初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又重建。 一听就是很霸气的名字,是江南少有的三孔联拱石桥,桥拱高耸、灵动秀丽,桥面狭薄轻巧,结构协调均匀,造型别致优美,并有浮雕“宝幡”“莲座”等图像。 万安桥 万安桥为单孔石拱桥,坡度平缓,拱跨大,其栏石雕刻奇丽多姿、变幻无穷,极具宋代石拱桥特征。 周边白墙素瓦错落有致,极具水乡浪漫色彩。 总想远眺,看一看你千百年来的模样,相信定会有许多人文墨客在不同的时空,与我一样,在此遥望…… 林老桥 林老桥建于元代,是下塘街中最寂静的一座桥,为纪念出资建桥的林青老人而得名。 林老桥为单孔青石拱桥,桥面青石十分光滑,台阶上满是岁月的记忆。 说起这些桥的故事,居住在桥脚下的老人们都可以娓娓道来,今年八十二岁的老伯,还把这些金泽镇上的桥与庙画成了手绘地图,真是高手出自民间。 月浸溪桥,一路是璀璨风景。 每座桥梁所承载的不同寓意与功能,尽显灯影交织下的绚丽多姿,形成丰富的视觉印象,也彰显着千年古镇的文化和历史韵味。 一桥·一念,各式古桥座落在金泽的景区里,其新奇、独特的造型自成一景。 有些游客进入景区就是奔着观桥而来,在桥上就能欣赏到瑰丽的水岸美景,随手一拍,都是不加滤镜的大片。 金泽想要带给人们的,将会是一个既有国际范又有江南风的所在,是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的典范,未来将成为连接长三角、向国际化延伸的桥梁。 (本文图片来源:典范金泽)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