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耕地上山,谁在默默致富

 晴耕雨读天 2022-04-26

近日,有多地朋友跟我联系,说他所在的地方为了骗取补贴,在山上改造耕地,造成生态破坏。我一开始以为是农田宜机化改造,我说这是好事啊,坡地改为梯田可以大幅度减少径向雨水冲刷,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土保墒。而且,农机部门搞的农田宜机化改造,每亩只补贴1000-2000块,完全无法覆盖改造成本,改造主体还要自己掏一部分钱,我了解到的改造效果都很好呀。我给这些朋友发去了各地改造成功的农田照片,大概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1

地块宽度在6米以上,每个地块都有机耕便道方便农机进出,每个地块都有背沟排水,附近有水源进行灌溉。

如果都是图上这样的改造,我认为是天大的好事。然而,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说的根本不是这样的效果,而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2

地块田坎笔直没有坡度易滑坡、地块宽度较窄不适宜农机通行、缺少背沟易垮塌,缺少机耕道无法机械作业。

文章图片3

石坎,表土没有剥离和回填,地块内部石头不清理,缺乏机耕道难以机耕作业

我瞬间明白了,他们说的不是一号文件里说的农田宜机化改造,而是国土自然部门的占补平衡政策导致的畸形产物。他们造这个农机没办法进入、根本没办法耕种的耕地,目的只有一个:换取建设用地指标,然后和发达地区进行交易。按照我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新增一亩建设用地就要复垦一亩耕地,为了扶持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的发展,允许建设用地和复垦跨省分别进行,即是占耕地在发达省份和地区,复垦在落后省份和地区,只需要发达省份和地区给落后省份和地区30万-60万每亩的指标费即可。这就催生了一门生意,我朋友说有一些浙江人在我老家四川万源,包山头进行改造,改完的耕地没办法使用,地方政府还积极配合。

本质上,这是属于发达地区的财富向落后地区转移,是一项好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却造成了这种人为制造劣质土地的现象,赶耕地上山,利用政策漏洞发财。严重损害了丘陵山区的长远利益,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带来了抹黑效果,应坚决抵制。

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学习好、贯彻好关于“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指示,认真利用好目前的占卜平衡政策,按照《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来对丘陵山区复垦的土地进行验收。对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修建机耕道、修建适宜宽度田面、修建背沟、修筑田坎的复垦耕地,应一概不通过验收,不认定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