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认为只不过是下陷之病罢了

 新用户88302mXh 2022-04-26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亦是所致男性不育、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以阴囊、肾子(睾丸)坠胀、隐痛为主要特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且病位于左侧者居多,其次双侧,单独右侧者甚少。

文章图片1

中医文献

1、中医学中,精索静脉曲张属于“筋瘤”的范畴。《灵枢》曰:“筋瘤之发于病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邪气居于此而发于筋瘤。”

2、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也。

我于中医男科半生,临床接诊众多,可以说病因多端,病机复杂,理当以整体而论治,但其总病机为“瘀滞下陷”,所致气血不通不畅而发病,古今医家多以活血化瘀为治法,然而疗效不一,不尽人意,因此在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我是以“下陷者,升举之”理念,从“散瘀行滞,升提举陷”入手,并结合“以补资升、以疏助升、以通复升”的方法,临床取效颇丰。

治法心得

一、气虚失升提致下陷者——以补资升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若外邪侵袭、内伤杂病可致气虚升举无力,血瘀下陷,发为本病;《四圣心源》所言“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也就是说气旺,而升腾有力,同时也是血液畅行的基础。

在人体五脏之中,脾,肾二者最为重要,前者为气之枢机,后者为气之根本,因此脾肾二者在气血升行之中,相互协调,因此在临床针对因“脾、肾”脏腑亏虚所致气血瘀滞下陷者,不仅仅需要活血化瘀,同时还需温阳化气,借气之升腾以助血运。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以健脾气、旺肾气为宜。

二、气机逆乱致下陷者——以疏助升

《素问·举痛论篇》: “百病生于气也,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诸病源候论》 “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简单理解就是:气血运行贵在遵经,气机条畅,气血运行无所郁痹,则百病不生,反之气机逆乱,气血升行失常,瘀滞于精索静脉者则成此病。

肝主疏泄气血与调畅情志,七情内伤,发于心,动于肝,肝气调和,则气机条畅,气血自升行不病,肝失疏泄,气血不循常道,气血升行逆乱致气血下陷成瘀,以养肾柔肝为要,行气疏肝止痛次之。

方选:逍遥散、舒肝散,四逆散加减,可达气血升行之力,使得肝气通达,气血自升。

三、外邪侵袭致下陷者——以通复升

气血在经脉中循行而不下陷者,除气运有力,循其正经而行外,还应经络畅通,无所痹阻,但寒、热淫邪侵袭均可致气血瘀滞,失升行而为病者不在少数,针对此等情况,当驱外侵之邪,以通复升,通痹阻之脉络,疏通气血升行通路,则气血自行升令。

方选:暖肝煎加减(寒滞肝脉证),龙胆泻肝汤加减(肝经湿热证)

医案回顾

患者男,33岁,自述:阴囊左侧坠胀不适1年之久,偶有睾丸隐痛,腹股沟不适;久坐与情绪易怒时,症状加重,休息调整后减轻,同时伴阴囊潮湿,小便赤黄,彩超检查: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直径0.27,未见反流;脉有力,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辨证为:筋瘤,湿瘀互结证型

治法治宜:清热化湿、行气活血、升提举陷

方用:龙胆草 、栀子、白芍、泽泻、延胡索、黄芩、生甘草、柴胡、生黄芪、白术、当归、丹参 、五灵脂、威灵仙、苍术、焦山楂、升麻;叮嘱其少饮酒,不宜久坐。

该患者前后诊疗3次,皆以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加减,随证治之,随后彩超检查,未见曲张。

【按语】

本案患者肝气不舒,又有湿热,肝郁疏泄失职,侵犯脾土,内蕴助湿生热,下注结于精索,阻碍局部血行,而致湿瘀互结,故出现阴囊、睾丸坠胀,阴囊潮湿等症,其情绪激动时加重,也验证肝失疏泄过极,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升提举陷为大法,取得良效。

更多男性健康,尽在@林医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