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囊潮湿、坠胀,精索静脉曲张,补、疏、通三者兼顾,效如桴鼓

 清风古柏 2022-09-08 发布于安徽

精索静脉曲张以“筋瘤”之名见于《黄帝内经》,临床中因虚失升提、气机逆乱或外邪侵袭,致气血通路痹阻而瘀滞下陷,基于“下陷者,升举之”理论,补、疏、通三者兼施,从而恢复气血升行之能。

“下陷者,升举之”理论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运用升提举陷法选方用药,使下陷者上升,遵从“逆其病而治之”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传统思维“合”的观念。

中医认为中气下陷是精索静脉曲张发病之本,在治疗上一般采用升阳举陷,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气血升行畅通,正经升行而不乱,经络畅通,无所痹阻,以提升陷,故效如桴鼓,立起沉疴。

周某,32岁,主诉精索静脉曲张4年,伴阴囊坠胀不适半年。

自诉近半年来左侧阴囊持续坠胀不适,阴囊潮湿,偶尔双侧腹股沟不适,久坐及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证属湿热侵袭,湿瘀互结,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

处方: 龙胆草、泽泻、川楝子、延胡索、黄芩、甘草、柴胡、黄芪、白术、当归、丹参、五灵脂

服药7剂后,患者诉坠胀、潮湿明显减轻,二便正常。守方继进14剂,坠胀基本缓解,腹股沟已无不适,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本案患者既兼湿热又伴肝气郁结不舒,盖肝郁疏泄失职,内蕴助湿生热,下注结于精索,阻碍局部血行,而致湿、热、瘀互结。

然患者病已4年,气必有所不足,方药中行清热燥湿、疏肝行气之品时,亦应重视复脾胃之气机。

川楝子利湿、燥热,疏肝清热;延胡索行气止痛;白术、黄芪辛温益气,既可扶正,又可资气血升行之力,以使肝气得通,气血自升。

当归、丹参、五灵脂活血化瘀,以通郁痹;柴胡理气、引气血归经;泽泻、龙胆草、黄芩利水渗湿、泄热;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纵观全方,具有清热化湿、行气活血化瘀、升提举陷之功,使下焦湿热得散,瘀血得化,气血恢复升行,诸症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