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但做错5件事,可能越补越虚弱!一味“圣药”帮你缓补阳气

 新用户95657716 2022-04-26


———— / 点击收听 / ————

图片

完整知识,请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以下为音频精华内容


图片

中医认为,阳气就像太阳一样,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若不足,人就容易生病。

而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此时养生应该遵循顺时应季的原则,把冬天进入体内的寒邪排出,生发阳气强壮体魄,为接下来一整年的消耗做好储备。但生活中有很多伤害阳气的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开:

①伤阳误区1:胡乱用壮阳药。阳气是由人体的元阳和阴阳共济产生,如果春季一味用过于峻猛的壮阳药,很容易耗干阴液,相当于把明天的阳气拿来今天用,不利于延寿。

图片

②伤阳误区2:过度用清热祛湿药。很多人觉得体内火气重,于是天天吃些清热祛湿的药材或者食物,比如马齿苋、蒲公英、鱼腥草等,这些食材性质寒凉,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之阳。

③伤阳误区3:长时间看手机。视伤血,特别是看手机看到晚上12,很容易伤阴血,阴血不足又会影响阳气生发。

④伤阳误区4:剧烈运动。动则阳气升,适当地运动会让气血动起来,但剧烈运动会耗伤阳气,得不偿失。到了一定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很重要。

⑤伤阳误区5:饮食不当。很多人误以为多喝热水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但实际上稀粥才是较好的养阳食物,这是因为阳气需要有物质托载才能到达该去的地方,健脾的粳米粥、小米粥、杂粮粥都是较好的选择。

图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补阳呢?专家表示,正确的补阳方式,一定是阴中求阳,通过补阴血来达到补足阳气的目的!以下2种方法可以缓补阳气,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1
按揉3个穴位

春季肝阳生发,而足三里、三阴交和阴陵泉都是人体下部的穴位,可以引血下行,让肝阳不要生发得太快,减少春季肝阳上亢可能造成的眩晕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或四指,往胫骨外一指的位置。

【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胫骨旁一点点的位置。

【阴陵泉】:找到小腿迎面骨,从下向上推,推到迎面骨拐弯处,拇指下缘就是阴陵泉。

【取穴顺序】: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每个穴位早中晚各按三次,每次按10下。具体穴位在哪里,可以看文中图片提示。

图片

2
用对“创科圣药”

“创科圣药”就是鹿角胶,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都可以作为药用,但作为食疗的只有鹿角胶,长期服用没有不良反应。

可以取陈皮6g、鹿角胶12g,先用200毫升的水把陈皮煮开,再放入鹿角胶,上锅蒸约半小时,鹿角胶蒸化后食用。

其中,鹿角胶善温补肝肾,填精益血而补阴中之阳,但是吃久了容易阻滞脾胃,用一点陈皮去帮助脾胃运化,可以更好的吸收鹿角胶中的营养成分,适合中老年人群食用。但肝阳上亢的人不建议用。

图片

今日小结

阳气若不足,人就容易生病,因此为了健康长寿,生活中这5个常见的伤阳误区,千万别再犯了。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3穴,以及服用鹿角胶来帮助滋阴补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