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穷姑娘,逆袭成亿万富婆,花6000万买游艇,却两次入狱,为啥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我这辈子也值了,就算是死了也划算!”
 
2015年12月31日,39岁的李宝华在法庭上,如释重负地说。
 
李宝华原先是贫穷人家的孩子,打工多年,依旧赚不到钱。
 
仅过了几年,她摇身一变成为集团总裁、厦门富婆,跻身上流名媛圈。
 
出行坐豪车,打60万一针的美容针,戴着268万的手镯,花6000万买游艇。
 
然而,李宝华的暴富,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惊天骗局。
 
李宝华是如何做到的呢?这还得从她的身世开始说起。
 
(李宝华)

 
1976年,李宝华出生在厦门一个贫困小山村。
 
父亲开着一个豆腐摊,母亲种菜卖菜补贴家用,生活勉强过得去。
 
 
父母有些迷信,辛苦了一辈子,依旧翻不了身,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刚出生的女儿身上。
 
他们希望她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穿金戴银,取名为“宝华”。
 
除了李宝华,李家还有5个孩子,父母养活6个孩子,实属不容易。
 
小时候,对李宝华来说,贫穷的味道就是豆腐的味道。
 
她经常跟着父亲,一起摆摊卖豆腐,给父亲打下手。
 
贫穷让她很早就学会了迎合别人,拍别人的马屁。

这样父亲的豆腐就能卖得快一点,早点回家。
 
每次,见别人来买豆腐,李宝华都会喊“姐姐”“哥哥”,无论对方年纪多大。
 
五十几岁的阿姨被五六岁的孩子喊“姐姐”,害羞地解释自己已经人到中年。
 
李宝华都会天真地问她:“可是姐姐看着就很年轻,不然我要叫姐姐什么呢?”
 
这一反问,直接击中对方的心,很难不让人喜欢。
 
平日里,见到街坊邻居,李宝华都会主动问好,跟他们聊家常。

大家都夸她嘴甜、会说话。
 
然而,聪明劲没用对地方,李宝华学习特别差,一直稳坐班级倒数。
 
每次,老师都会当着同学们的面,调侃她:

“班里只有李宝华同学的成绩最稳定,一直都在及格线下。”
 
初中还没毕业,13岁的李宝华不顾父母反对,执意辍学打工。
 
在老乡的介绍下,她进入一家电子厂上班。

可日复一日的流水作业,让她很快就腻烦了。
 
 
干了半年,李宝华就辞职了。

她在厂子旁边支了个摊子,卖起了水果。
 
附近都是工厂,人流大。

再加上李宝华嘴甜,爱跟人打交道,生意特别好。
 
最重要的是,李宝华做生意很有一套方法。
 
单卖水果,赚不了多少,李宝华又将水果榨成汁,做成水果拼盘,增加别人购买欲望。
 
平时,李宝华都会多塞给顾客一两个水果,或是给他们抹掉零头,回头客也多了起来。
 
人美心善,因而在这里,李宝华的人气特别高,自然也有很多爱慕者。
 
然而,穿着裤衩焊金属的小伙子,背着沙袋和着水泥的老大哥,李宝华一个都没看上,反而是那个蹬三轮的大叔入了她的眼。
 
那时,李宝华没想太多,她还没成年,不懂儿女情长。
 
她只知道,攀上蹬三轮的,以后自己进货也容易一些,不用来回折腾。
 
每天凌晨三点,大叔就载着她,一起到集市上抢货,然后再帮忙卖水果。
 
 
水果再甜,都不及大叔情话的半分甜。

在大叔的猛烈追求下,李宝华答应了对方的求婚。
 
李宝华16岁那年,两人结婚成家。
 
婚后,李宝华将摊子摊得更大,租下一间门面,夫妻俩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看家本领拿出来了,可无战要打。
 
租了门面,为了平衡收入,抵消租金,自然就会提高水果价格。
 
一触及到顾客的钱包,即使对方人美心善,顾客也不干了,生意一落千丈。
 
进的货全部卖不出去,而水果易腐烂,开店第一个月,李宝华血本无归。
 
 
为了弥补亏损,李宝华干起了兼职。

凌晨帮别人送货,送完货回来开店,收档后又接着送货。
 
可兼职得来的收入,与开店的亏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生意惨淡,李宝华又怀孕了。

不仅兼职也做不了,而且每天忍着孕吐,开店做生意。
 
这样的日子,李宝华一眼就望到了头。

可她才16岁,她不甘心就这么平庸地过下去。
 

 
临生产时,水果店的生意依旧平静如一潭死水,李宝华彻底绝望了。
 
她关掉了店,回家安心养胎,家庭的担子全落到了丈夫身上。
 
认识李宝华那会,她乖巧懂事,又会做生意,丈夫才看上她。
 
可如今她怀了孩子,工作丢了,性子也变得暴躁,时不时就对他发脾气,他忍无可忍。
 
李宝华也意识到,没有钱,生活就是一地鸡毛。
 
 
她小时候早已尝过,如今她决不让自己重蹈覆辙。
 
在孩子两岁时,李宝华遂了丈夫的意思,提出离婚,孩子归她。
 
那时,对很多人来说,广东遍地黄金,到处都是机会,这让身在厦门的李宝华心动不已。
 
她将孩子送回老家,一个人前往广州。

这次她要重新洗牌,发誓一定竭尽全力打出一手好牌。
 
刚到广州那会,李宝华天天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寻找工作机会。
 
有一天,她突然瞥见一张小广告,要求简单,薪资高得离谱。
 
她卖几个月水果,都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李宝华蠢蠢欲动,决定试一试。
 
李宝华天真以为,那是发家致富的天堂。

可没成想,她只是别人眼中的猎物而已。
 
刚进公司那会,李宝华需要参加为期两天的员工培训。
 
培训基本上换汤不换药,优秀员工天天站在台上,吹嘘自己的成功,大谈梦想的伟大。
 
这一剂剂毒鸡汤,灌得李宝华热血沸腾,暗下决心,一定要卖命工作。
 
 
李宝华的任务就是,发展下线,以人头结算工资,每拉一个,就有10%提成。
 
凭借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李宝华很快发展出一支强大的团队,月入过万。
 
两年内,李宝华升职加薪,成为公司核心骨干,获得分红。

她在广州买房,有了自己的家。
 
然而,路走得太快,一不小心,李宝华就栽了跟头。

悬在她头上的法律镰刀脱了线,掉了下来。
 
1999年,公司被一锅端了。

作为核心成员,李宝华被判有期徒刑2年。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李宝华并没有,比起坐牢,她更怕穷。
 
人的欲望就如同牙膏一样,当它被挤出来后,就很难再被挤回去。
 
在狱中的两年,李宝华非但没有悔恨,反而在谋划更大的财路。
 
2001年,李宝华出狱,一切重新开始。

这次她不再埋头赚钱,她要快速圈钱,一步登天。
 
她明白,与其赚大钱,不如傍大款。

入对了圈子,就不愁没有票子。
 
她卖掉了广州的房子,打道回府,在厦门盘下一间门店,开起了饮品店。
 
 
饮品店消费很高,出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李宝华趁机套近乎,成功打入太太们的圈子。
 
富婆们经常聚在这里,谈天谈地。

李宝华一边端茶倒水,一边不经意偷听,跟人家搭话,聊得甚欢。
 
后来,太太们一起去香港旅游,李宝华立马办了签证,跟着一起去。
 
来了新城市,观众到齐了,李宝华的好戏也很快上演。
 
在逛珠宝行时,李宝华看中一款珠宝,可惜口袋空空,买不起。

于是她只能跟太太借钱,承诺过几天一定还她。
 
当然,李宝华并不是真的想买珠宝,那是她演戏的道具罢了。
 
买完珠宝,李宝华转身就把珠宝贱卖,再贴上一点钱,凑齐原数还给太太。
 
在此基础上,李宝华还特意多给太太一万元,作为感谢费。
 
 
太太虽然不差钱,可李宝华这番操作,着实非常讨喜,太太们很喜欢她。
 
利用这一招,李宝华成功打通了太太圈,结识了许多富婆姐妹。
 
一个刚出狱的人,一次两次倒可以理解。

可长期做亏本生意,李宝华哪里来的钱?
 

 
李宝华没有钱,可有的是“捞钱”的法子。
 
她回到老家,跟老父亲叙旧。

老父亲看到多年不见的女儿,顿时痛哭流涕。
 
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次回家,李宝华可有大事要做。
 
不得不说,当年传销组织的洗脑手段,李宝华学得炉火纯青。
 
她跟老父亲说,自己投资了一个地产项目,前景广阔。

可还缺20万,希望他可以帮忙。
 
 
老李一听,女儿的梦想,自己就算拼了老命,也要为她护航。
 
父亲找村里有声望的人作担保,给李宝华借来了20万。
 
钱到手,李宝华也有底气了。

她租下一层办公场地,自封为东方明大集团总裁。
 
台子搭好了,李宝华开始唱戏。

打着投资缺钱的幌子,四处找富婆姐妹借钱。
 
刚开始,碍于情面,富婆们纷纷掏钱,为李宝华的梦想助力。
 
可次数多了,还钱一拖再拖,再大的信誉也扛不住。
 
看来,一个人演戏终究没有说服力,李宝华只能斥巨资请演员与她一起搭戏。
 
在香港,最出名的当属李嘉诚。

李宝华蹭了一波热度,邀请演员扮演李嘉诚的私生子。
 
 
为此,李宝华专门到香港物色人选,最后选中凌如发。
 
表面上他是李嘉诚的私生子,其实他只是一个房产中介,跟李嘉诚没有任何关系。
 
李宝华花重金将凌如发打扮成富家公子,并为他报了演员培训班,临时抱佛脚,揣摩演技。
 
一个星期后,演员就位,表演正式开始。
 
李宝华接“富家公子”回厦门,高调为其举办一场接风宴。
 
凌如发可谓将富家公子的气质拿捏到位,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少爷风范,让人看不出一丝破绽。
 
宴会上,“富家公子”当场撒钱,给到场的每个人发600元红包,并给大家准备了礼物。
 
为了增加可信度,李宝华现场编写剧本,谎称自己与李嘉诚有过命之交。
 
当年,自己坐牢就是替人家挨刀子,如今人家还人情,支持她的生意。
 
一场表演过后,富婆们全都拜倒在两人的演技下,纷纷掏钱投资李宝华。
 
李宝华趁热打铁,连续注册了两家公司,并放出消息,“入股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一番造势之后,富人们争着抢着给李宝华送钱。
 
有了李嘉诚私生子的名誉背书,李宝华只要开口,就有大批大批投资方,甘愿当冤大头,给她送钱。
 
2010年,李宝华开发新剧本,高调宣称进军美容界,成立了一家美容公司。
 
入会门槛很高,只有身家5000万以上的老板,才有资格入会,否则免谈。
 
 
这下,李宝华摇身一变,彻彻底底变成了有钱人。
 
有了钱,艳遇随之而来,李宝华结识了第二任老公。
 
为了猎取更大的财富,夫妻俩在股东面前,使出了苦肉计。
 
大半夜召开股东大会,会议的中心就是,离婚。
 
也就是说,全体股东熬夜,看着他们夫妻俩吵架闹离婚。
 
李宝华哭得泪如雨下,谴责丈夫,擅作主张拿下一个楼盘项目,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丈夫反倒自顾自的演起默剧,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流泪,李宝华的抱怨只打在棉花上,毫无声响。
 
如此精彩的一场好戏,成功博得股东们的同情。

他们马上劝架,并说:“不就是一个亿吗,我们再拿些钱出来,但你们不能离婚。”
 
 
目的达成,李宝华感恩戴德接下一张卡。

卡里有一亿,夫妻俩开开心心收场回家补觉。
 
股东们以为,自己帮忙劝服了一对佳人,挽救了一段婚姻,帮朋友解决了难题,这一亿花得值。
 
可其实,人家小两口正拿着他们的钱,犒劳自己,毕竟演戏那么辛苦。
 

 
赚到钱后,李宝华穿金戴银,开着豪车,后备箱放满各种贵重礼物,上演了一出“衣锦还乡”的好戏。
 
李宝华一下子还清之前的债务,并挨家挨户上门送礼,风头无两。
 
李宝华斥巨资,在老家盖了三层小楼,还花10万给父母盘了一间门面,让他们做点小生意。
 
李宝华还给弟弟投资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大笔一挥,一次性买了20辆汽车送给弟弟。
 
 
从那之后,李宝华成了村里的红人。

村民天天上李家聊天,拍老李的马屁。
 
名声有了,钱也有了,李宝华安心过起了富太太的生活。
 
平日里,她很少喝水,只喝燕窝。

为了保养自己,每周固定打一针60万的美容针。
 
一套价值10万的玻尿酸,是她每天必用的“护肤品”。
 
在厦门、四川、香港和上海,买了几套别墅。

停车场停放着20多辆豪车,宝马、悍马、奔驰、法拉利等。
 
虽然豪车无数,但李宝华出门,还是独宠那辆加长版悍马。
 
 
有一次,李宝华开着豪车,路过海边,海风吹过她那打了数十针美容针的脸,她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拥有一辆专属的游艇。
 
于是,她豪掷6000万买了一辆游艇,每个月都会在游艇上举办派对,邀请各位富婆姐妹一起玩。
 
人如其名,李宝华还特别喜欢买珠宝。

手上戴着268万手镯,手指戴着65万的戒指,脖子上是25万的项链。
 
李宝华出门谈生意,各种限量包包轮流背,从不重样。
 
为了笼络人心,李宝华特意花重金打造了几间高级会所,专门招待上亿身家的老板。
 
大家吃的是日本神户牛肉,喝的是70万一瓶的红酒,老板身边,美女无数。
 
然而,戏演得再好,总有散场的时候,更何况是李宝华这出假戏。
 
李宝华这出戏,既考验演技,更需要资金支持。

一旦资金链断裂,李宝华很快就露出破绽。
 
逍遥了4年的李宝华,突然从2010年9月开始缩衣节食,让人不得不怀疑。
 
之后,李宝华被曝出,名下的高级会所、公司拖欠房租。

房东联系不上她,只好强制收回房子。
 
 
事情败露后,李宝华的姐妹们才幡然醒悟。

她们把她当姐妹,可人家把她们当冤大头。
 
而这时,李宝华早已卷款跑路,如人间蒸发似的,完全找不到人影。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报警,经过调查,李宝华至少卷走了30亿。
 
李宝华早已料到,警方介入调查,暗中给警方设置了多重障碍,追捕行动非常困难。
 
每逃到一个地方,她就换一个身份,一周换一个酒店,决不停留太久。
 
面对如此狡猾的逃犯,警方非常焦虑,几个月以来,一直无功而返。
 
每次一查到李宝华的踪迹,警方立马出动。

可总会扑空,李宝华早已逃之夭夭。
 
跟着跑了大半个中国,可还是不见李宝华的影子。
 
人在做,天在看,李宝华逃得再远,也逃不出老天的手掌心。
 

 
2012年7月,李宝华在上海一处别墅度假,结果不小心暴露了自己。
 
 
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先给度假村老板打了通电话,要求他先稳住李宝华。
 
之后,警方立马出动,实施秘密抓捕,这次36岁的李宝华终于落网。
 
被抓的那天,李宝华非但没有痛哭流涕,反倒长舒了一口气,感慨道:“我终于解脱了!”
 
2015年12月31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审判。
 
最后,李宝华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结局:
 
因犯诈骗罪被逮捕,诈骗涉及金额高达30亿元,被判处无期徒刑。
 
听完自己的审判,李宝华对着法官鞠了一躬,感激地说:

“我这辈子也值了,就算是死了也划算!”
 
李宝华出身贫寒,拼命努力,企图打场翻身仗。

可没成想,却在欲望的阴沟里翻船。
 
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难填鬼见愁。

欲望的口子只要一撕开,就永远都无法满足。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前者,让人陷入痛苦之中。

而后者,会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无论哪种,其终点都是毁灭,无一例外。
  
 
作者:朱小鹿&罗小洁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