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女博士后,留学美国,却回村种地,年入800万,凭啥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11年10月,北京近郊的一处农场里,欢声笑语一片。

只见,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下,一个由自行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骑行在乡间小路上。

一个身穿西装,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小伙子,笑憨憨地骑在队伍最前面。

他的后头载着一个身穿旗袍的年轻女子,笑靥如花。

原来,这是一场别具一格的“新潮”婚礼。

通过弥漫着乡间气息的小路,一群人骑着自行车,将新娘从村子里接亲到不远处的农场。

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新郎新娘交换了彼此的定情信物,一对用核桃定制的戒指。

这个“新潮”婚礼的女主角,就是石嫣。

(后座是石嫣)

她是清华大学博士后,却放弃大好的前途,回农村种地,年收入达800万。

为什么学识加身、名校加持的石嫣,毕业后没有一门心思搞科研,而是做起了农民呢?

这一切,还要从她的成长环境讲起。

1982年,石嫣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工薪家庭。

父母是大型国企的双职工,工作稳定。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石嫣如同掌上明珠,父母舍不得打,也不忍心骂。

和大多数80后的城市娃娃一样,石嫣的父母年轻时,也赶上了知青上山下乡,有过真切的农村生活体验。

于是,一家人闲来无事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小石嫣讲那段乡村生活。

一人高的锄头,田地间的耕牛,弥漫着稻香和花香的乡间小路。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

到了收获的时节,看着亲手培育出的庄稼,一切的辛苦劳作,都变成了丰收的喜悦。

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解,在石嫣幼小的心灵中,悄悄播下种子,只等发芽开花的那天。

她一度认为,即使一辈子无名无势,当个农民也不赖。

但是,那只是石嫣一个人的幻想。

做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能够努力读书,学有所成,长大之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体面舒适地生活。

因此,到了上学的年纪,石嫣的父母马上为她挑选了一所重点小学就读。

她也十分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看着女儿在规划好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这让望女成凤的石嫣父母很是欣慰。

眼看着到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以石嫣的成绩,按部就班进入名校就读。

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一点也不成问题。

谁知,一向听话的石嫣此时却叛逆起来。

她不顾父母和亲戚的反对,执意报考了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如果说,此时她的决定,源于儿时父母的耳濡目染和青春年少时的任性。

那么大学期间,一个人的出现,则彻底影响了石嫣未来人生的走向,坚定了她探索新农业的决心。

这个人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专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

温铁军教授在农业研究领域的见解和成果,让石嫣叹为观止。

为了师从业内泰斗,石嫣在本科期间,学霸本色尽显,看遍了温教授的书籍,拼了命学习。

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如石嫣所愿,她成功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博连读。

从此,温铁军教授深入农村的考察团队中,有了石嫣这个城市丫头的身影。

也许是兴趣使然,又或是天赋异禀。

石嫣在跟随温铁军教授团队,实地勘察70多个村庄。

同时,她还在国内重要农业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阐述她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石嫣的拼劲与成就,让温铁军教授刮目相看。

他没想到,这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与同批男学生相比,竟然丝毫不逊色,甚至更出色。

那时的石嫣,虽然没少深入农村做科研,但是一旦返回学校,她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产生。

她想抛掉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光鲜外壳,真正与农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很快,一个绝佳的机会就来了。

2007年某一天,石嫣上食堂吃饭,结果偶遇了学院的周立教授。

彼时,周教授刚从美国回来,曾与美国农业贸易与政策研究所打过交道。

聊到博士期间的打算时,周教授问石嫣,想不想去美国的农场做实习生?

能真正进入农场,为农民排忧解难,这不正好是石嫣梦寐以求的吗?

于是,在征得导师温教授的同意后,石嫣和美国的研究所取得了联系,开始申请国外实习。

2008年4月,石嫣终于如愿以偿地飞到了大洋彼岸,开启了在美国农场的“洋插队”生活。

到美国之前,那里高度机械化的农场印象,在石嫣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结果,到达目的地后,石嫣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多么可笑。

她实习的地升农场,与她想象中的农场完全沾不上边。

石嫣一见农场,甚至打起退堂鼓。

但既然来都来了,石嫣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好硬着头皮上。

明尼苏达州的这个小型生态农场,崇尚自然耕种,拒绝使用任何影响庄稼生长的化学制剂。

因此,石嫣每天都要和农场里的农民一起,培土、育苗、除草、浇水、移植、施肥,甚至连辅助耕作的小器具都要自己制作。

由于不能使用除草剂,石嫣经常要一个人在广袤的庄稼地里除草。

风像刀子一样划过她细嫩的皮肤,太阳在头顶炙热地烘烤着。

石嫣做着简单重复地动作,直到太阳下山。

晚上回到宿舍之后,她感觉整个人几乎被吹呆了、晒傻了,浑身上下酸痛不已。

低头看看身上的衣服,早已洗不出原来的颜色。

再看看因拔草而布满裂纹的手指,哪还有城里姑娘的样子。

夜里,石嫣也不禁问自己:

这个远渡重洋的决定是不是草率了些?

为什么不好好地在国内写论文,而要在这里拔草、施肥、擦育苗盘?

经过短暂地挣扎,石嫣很快找到了“洋插队”的意义。

她发现,在地升农场实习期间,附近社区的居民经常到农场,预定他们想要的蔬菜。

农民根据订单种菜,待蔬菜成熟收获后,他们再将蔬菜送到居民手中。

这就是CSA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关系。

这样做,一方面让农民在种植之前就拿到了足够的资金,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种植,避免过度生产和浪费;

另一方面,居民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蔬菜;

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来农场监督,体验生态农场的乐趣。

面对国内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土地的影响,石嫣认为,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有发展潜力。

于是,一个“菜有菜味,果有果香”的计划,在石嫣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2008年底,石嫣结束实习,回到了国内。

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的农村丫头,父母实在很难将她与清华女博士联系在一起。

摸着石嫣粗糙的手掌,妈妈心疼得湿润了眼眶。

但是,看着提到国内农业发展两眼放光的女儿,老两口除了支持,便再无他想。

2009年,在导师温铁军的指导下,石嫣的第一个CSA小农场诞生了。

石嫣给它取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名字,叫“小毛驴市民农园”。

“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北京的凤凰岭,占地230亩,这也是中国第一个CSA农场。

然而,当梦想变为现实,迎接石嫣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当地农民的质疑。

看着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和她自己培育出的蔬菜种子,他们难以相信。

城里的读书人,怎么能比他们这些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的人,更了解如何种菜?

说好听了,是理想化,说直接点,就是瞎扯淡。

但是,当年秋天,石嫣农场的大丰收,让这些靠天吃饭的叔叔伯伯们看到了这个年轻丫头的真本事。

陆陆续续,当地的农户带着自家的耕地,找上了石嫣,寻求合作。

和当地农户的破冰期刚过去,原本以为CSA模式可以往前一大步的石嫣,又遇到了新难题。

长年累月,农民已经尝惯了化肥、农药的甜头。

而石嫣的CSA农场,是严格禁用这些化学制剂的。

有个签约农户,因为怕虫害,在签约第一年的时候,背着石嫣,偷偷用农药种植蔬菜。

石嫣知道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把将近半亩的蔬菜幼苗全部拔掉了。

石嫣的坚持,自然招来了不少农户的不解。

他们说石嫣傻,一点化肥就能换来大收益。

你不说,消费者也看不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话是这么说,可石嫣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既然自己决定好好做这件事,自然不可能弄虚作假。

她也理解农户,他们对未来收益不确定,担心收入无法保障,才会出此下策。

于是,她不做辩驳也不多解释,一切让结果说话。

她一边使用有机肥,在土地上下功夫。

另一边,她主动走出农场,去找客户。

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把自己学校的师生都变成了农场的客户。

客户多了,收益也好了。

当初说石嫣傻的农户,默默找她买了几株生态农场自主培育的蔬菜苗,回家踏实种菜去了。

而曾经偷偷用农药的农户,也开始相信石嫣,收入逐渐增长。

慢慢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老家,跟着石嫣种地。

他们种地的收入,可以保证他们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

这头,石嫣刚得到农户的认可。

那头,石嫣又在农场的客户那碰了钉子。

让农作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不去过多干预,难免会让蔬菜出现形态各异、偶有虫洞的样子。

客户看到后,一致以为这些蔬菜出了问题,不敢收,也不敢吃。

这时石嫣才意识到,原来深陷化学制剂陷阱的不只农户,还有广大的消费者。

她耐心地跟大家解释,让消费者明白,这才是蔬菜原本的样子。

用心经营农场的同时,石嫣的学业也没有放下。

2010年,坚持科学发展新农业的石嫣,进入到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交流站继续学习与深造。

2012年,三十而立的石嫣,又建立了“分享收获农场”。

此时,在全国范围内,与她合作的农场已经超过了500个。

与其说,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海归农民”,要让CSA的农场经营模式在全国生根发芽。

不如说,她是要将这样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向全国各个角落。

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00多个生态农场,石嫣都会亲力亲为指导。

也正是她的这份执着和热忱,感染了无数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甘愿追随她,与她并肩前行在新农业发展的道路上。

除了肝胆赤诚之心,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石嫣也带领农户们实现了收入的提升。

2012年,石嫣年收入也超过了800万元。

在石嫣冲破世俗,踏上新农人这条路的时候,她就曾暗下决心,要让农民这个古老的身份,变成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一个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职业。

她,真的做到了。

2016年,在瑞典达沃斯举办的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上,石嫣被评为“全球青年领袖”。

凭借农民这个职业而登上这个世界舞台,石嫣打破了很多老旧的观念和认知。

她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如今,“分享收获农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生态圈。

石嫣满脸骄傲地说,在她的生态农场里,拿铁锹随便一铲,泥土里就能看到蚯蚓。

这样富含有机物的土壤,种出的蔬菜,新鲜可口。

在农场食堂吃完饭之后,用来洗碗的不是洗洁精,而是麦麸。

这些洗碗用过的麦麸,不用丢掉,而是直接拿来喂猪。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循环,没有污染,也没有浪费。

正因为有了这样健康环保的生态圈,“分享收获农场”也收割了许多忠诚的客户。

大部分客户,已经常态化定制农场的肉、禽、菜、蛋。

家里的孩子都是吃着农场的食物长大的,妥妥的“有机宝宝”。

这种坚定的信任感,带给了石嫣无限的价值荣誉,也成为了她继续前进的一大动力。

支撑石嫣前进的另一大动力,就是农场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年轻员工,在农场安家立业。

石嫣曾两次采访过袁隆平院士,袁老的一句话,像一根刺一样,扎进她的心里。

袁老说,“年轻人不搞农业,今后是个大问题。”

这不禁让石嫣联想到,当初深入农村调研的时候,看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至于那些青壮年,要么进城务工补贴家用,要么就去念书,为逃离农村而奋发努力。

而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可石嫣农场的生态农业模式,纷纷慕名而来,加入石嫣团队。

几年前,在农场实习的大学生,被父母强制带走的场景,几乎没有再发生。

在这个农场里,这些年轻人可以慢节奏地工作和生活。

平日工作时,他们可以设计土地布局,可以给农作物拍照,可以育苗、浇水,可以用收获的农场食材做美食。

周末休息的时候,他们则会约上三五好友爬山、野炊。

年轻人在这里,不仅可以自给自足、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更多的是,他们找寻到了自我的价值,以及和自然节奏相契合的惬意生活。

石嫣曾说: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不应该只是通过工作收入来衡量,而是要看,你的工作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哪些改变。”

“分享收获农场”主打的口号“重建人与土地的链接”,完美地诠释了以石嫣为代表的的新一代新农人的使命。

疫情期间,石嫣奔波于世界各地的线上会议之间,他们探讨对策,分享经验。

尽管如此,石嫣依然认为,对于新农人来说,现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任重而道远。

尊重原始的生态法则,还自然以自然,那个收获的季节,应该就不远了吧。

作者:朱小鹿&熙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