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龟甲

 草药君 2022-04-26
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性味归经
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用法用量
9~24g,先煎。



炮制
龟甲    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 4~21cm,宽5. 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醋龟甲    取净龟甲,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龟甲,用醋20kg。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背甲盾片略呈拱状隆起,腹甲盾片呈平板状,大小不一。表面黄色或棕褐色,有的可见深棕褐色斑点,有不规则纹理。内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 边缘有的呈锯齿状。断面不平整,有的有蜂窝状小孔。质松脆。气微腥,味微咸,微有醋香气。

经典摘录
1.《新修本草》
味咸、甘,平,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疗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轻身不饥,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一名神屋,生南海池泽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中湿即有毒。
恶沙参、蜚蠊。此用水中神龟,长一尺二寸者为善,厌可以供卜,壳可以充药,亦入仙方,用之当炙。生龟溺,甚疗久嗽,亦断疟。肉,作羹 ,大补而多神灵,不可轻杀。书家载之甚多,此不具说也。
〔谨案〕龟取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瘥。

2.《食疗本草》
(一)味酸。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 折。又,骨带入山林中,令人不迷路。其食之法,一如鳖法也。其中黑色者,常啖蛇,不中食之。其壳亦不堪用。〔证〕
(二)其甲∶能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儿囟不合,破症瘕、 疟,疗五痔,阴蚀,湿痹,女子阴隐疮及骨节中寒热,煮汁浴渍之良。〔证〕
(三)又,已前都用水中龟,不用啖蛇龟。五月五日取头干末服之,亦令人长远入山不迷。〔证〕
(四)又方,卜师处钻了者,涂酥炙,细罗,酒下二钱,疗风疾。〔证〕

3.《神农本草经》
味咸平。
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一名神屋。生池泽。
《名医》曰:生南海及湖水中,采无时。
案《广雅》云:介,龟也。高诱注淮南云:龟壳,龟甲也。

4.《名医别录》
味甘,有毒.主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生南海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中湿即有毒.(恶沙参、蜚蠊.)
《本经》原文∶龟甲,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 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

5.《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咸甘,性平无毒,入心脾肝三经。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症瘕疟?,五痔阴蚀,四肢重弱,血麻痹风疾,产前后痢疾,惊恚气心腹痛,伤寒劳复,肌体寒热欲死,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女子赤白漏下,及阴痒。逐瘀血,续筋骨,催生益智。自败者更佳,酥炙用。龟尿、主耳聋久嗽、断疟。俱畏狗胆。恶沙参蜚蠊。
按∶龟甲禀壬癸之气而生,其补阴也甚捷,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并入之。骨蒸云云等症,靡非阴虚所致,用此主之,不亦宜哉?欲取其尿者,取龟置磁器中,以镜照之,既见镜中影,则淫发而失尿。另有一种夹蛇龟中心折者,不堪服食。生捣其肉,?敷蛇毒最良,败龟版及自死之龟,形肉渗烂,甲内性气俱全,故其功力较倍,今《本经》以卜师钻灼者为是,恐非,灼者不过烧炙焦黑而已,与生者何异?又何取久,特加败字,谆谆以示人耶。

6.《得配本草》
畏狗胆。恶沙参、蜚蠊。
甘、微咸、平。入足少阴经血分。通血脉,疗蒸热。治腰脚血结,及疟邪成痞。得妇人头发、芎、归,治难产。得枳壳,开产门。配杜仲,止泻痢。配鳖板,烧研,治人咬伤疮。
酒、醋、猪脂,随症炙用。阴虚燥热者禁用。
血虚滞于经络,得此可解。其结邪气郁于隧道,得此可通其塞。开骨节,辟阴窍,是其所能。如谓滋阴补血,则未之有得。

7.《本草思辨录》
水族离水则僵,陆虫没水辄毙。惟龟常湛于水固生,终令居陆亦生,所以能治水火相啮之病。轻狡者迟重则殆,迟重者不能轻狡,惟龟腹背自迟重,首尾四肢自轻狡,所以能治中外不相应之病。衷甲者,以其坚为蔽,以其裹为卫,惟龟虽有甲,而纵横成理,片片可 。
虽可 而上下紧裹,无少罅隙,所以能治当开不开、当阖不阖、并开阖参争之病。漏下赤白、小儿囟不合,非不阖乎。症瘕非不开乎。疟非开阖之参争乎。五痔、阴蚀、小儿头疮难燥,非水火之相啮乎。湿痹四肢重弱,非中外之不相应乎。

盖人之一身,无不以水火为枢机。水与火相违,则气张而体不随之张,气翕而体不随之翕,此能助之张助之翕。火无水养者,此能滋其水;水为火格者,此能熄其火。以至水停幽隐而火之途径难通,火善萌动而水之滋溉不及,均借此以增损维系之。此邹氏之论,自来注家无此精当,为略更数字而存之。
龟甲所治之水,非流动之水;所治之火,非披猖之火。邹氏所论之水火,正须善会。张氏云∶龟甲能引阳气下归,复通阴气上行。可与邹说并参。惟阴阳以理言,水火以证言耳。
凡人静则明生,龟居四灵之一而静镇不扰,故能收摄嚣浮而灵明自浚。诸家谓为滋,原非不是,要不如别录资智二字品题之妙。

8.《本草蒙荃》
味咸、甘,气平。有毒。一云属金,有水,阴中阳也。无毒。深泽阴山,处处俱有。
得神龟甲版为上,(神龟产水中,底甲当心前一处四方透明,如琥珀色者是也。)分阴阳取用才灵。(头方、壳圆、脚短者为阳龟,形长、头尖、脚长者为阴龟。阴人用阳,阳人用阴,今医不复分别。)杀死煮脱者力微,自死肉败者力猛。只取底版,悉去傍弦。精制择真酥油,或用猪脂醇酒。旋涂旋炙,直待脆黄。杵细末作丸,十二月忌食。(犯则损命。)畏狗胆,恶沙参。专补阴衰,借性气引达诸药;善滋肾损,仗功力复足真元。漏下崩带并驱,症瘕 疟咸却。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者殊功,腰背酸痛,及手足重弱难举者易效。治小儿囟门不合,理女子湿痒阴疮。逐瘀血积凝,续筋骨断绝。因其性灵于物,方家多用补心。久服轻身,益气资智。肉煮啖,除风痹身肿瘴气及 折并奇;又酿酒,主风痛拘挛缓急并瘫痪皆妙。作成羹 ,尤补虚羸。血涂脱肛缩肠,溺止久嗽断疟。(滴耳中,治耳聋亦验。

溺最难得,采时置雄龟于磁盘中,以镜照之,龟见影往往淫发而失溺,急以物收。又法∶以纸炷火上热以点其尻,亦致失溺,然不及镜照快也。)头骨可带入水,身骨堪带入山。并令不迷,未为无益。余多种类,亦各有能。 千岁灵龟五色全具,额端骨起似角,剔甲食最延年。
秦龟产秦地山中,大小无定;甲服主湿痹体重,四肢挛蜷。 鸯龟(一名呷蛇龟。)腥臭食蛇,陆地常有;身狭尾长色黑,大木能登。取肉捣糜,惟敷蛇咬。 ( 音兹) (音夷)
乃山龟极大,人立背上,可负而行;其甲系黄色通明,俗谓龟筒,堪为器皿。毒箭伤闷绝,刺血饮立痊。 疟龟(一名鹗龟。)高山石下生,嘴如鹗鸟;能治老疟无时发,烧灰汤调。服下二钱,微利而止。绿毛龟蕲州出产,浮水面绿毛鲜明。包缚额端,能禁邪疟。收藏书笥,堪辟蠹虫。

(谟)按∶方药用败龟版者,乃龟死深山之中,形肉烂渗甲内,人或捡拾,因有此名。
奈何《本经》款下注系卜师钻灼者为是?取名漏天机,则甚误矣。夫龟禀北方阴气而生,为阴中至阴之物,大能补阴而治阴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补丸药,多用为君。惟此败者,血肉渗尽,性气具全。匪特补足真元,抑且引达诸药。空腹吞服,反掌成功。故诸明医方中,但用此味,不书曰龟版,而特曰败龟版者,盖亦真知功力健捷,使人必求得之而弗略也。若以钻灼过为然,不过枣核作炷,烧炙焦燥而已。较生者何殊,用治病何益,又何取义,特加败字谆谆以示人耶!

9.《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龟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北方之神.介虫之长.性复有毒.禀阴寒之性.入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脾统血.脾血不统.则漏下赤白.其主之者.味甘益脾也.疟而至于有症瘕.湿热之邪.已痼结阴分矣.龟甲阴寒可以清热.气平可以利湿.所以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主阴户.性寒可去热.气平可消湿.所以主之也.脾主四肢.湿胜则重弱.龟甲味甘益脾.性平去湿.湿行.四肢健也.肾主骨.小儿肾虚.则囟骨不合.其主之者.补肾阴也.久服益肾.肾者胃之关.关门利.能去脾湿.所以身轻不饥也.
【制方】
龟甲同熟地、黄柏、知母、猪脊髓丸.名补阴丸.治阴虚相火炽.同发、川芎、归身.治难产.及短小女子交骨不开.

10.《本草崇原》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龟凡江湖间皆有之,近取湖州、江州,交州者为上。甲白而浓,其色分明,入药最良。
有出于水中者,有出于山中者,入药宜用水龟。古时上下甲皆用,至日华子只用下板,而后人从之。陶弘景曰∶入药宜生龟炙用。日华子曰∶腹下曾灼十通者,名败龟板,入药良。吴球曰∶先贤用败龟板补阴,借其气也。今人用钻过及煮过者,性气不存矣。唯灵山诸谷,因风堕自败者最佳。田池自败者次之。人打坏者又次之。愚谓∶龟通灵神而多寿,若自死者,病龟也。灼过者,灵性已过。唯生龟板炙用为佳。)

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形象离,其神在坎,首入于腹,肠属于首,是阳气下归于阴,复通阴气上行之药也。主治漏下赤白者,通阴气而上行也。破症瘕者,介虫属金,能攻坚也。疟,阴疟也。阳气归阴,则阴寒之气自除,故治 疟。五痔、阴蚀者,五痔溃烂缺伤,如阴虫之蚀也。阳入于阴,则阴虫自散。肠属于者,则下者能举,故五痔阴蚀可治也。湿痹四肢重弱者,因湿成痹,以致四肢重弱。龟居水中,性能胜湿,甲属甲胃,质主坚强,故湿痹而四肢之重弱可治也。小儿囟不合者,先天缺陷,肾气不充也。龟藏神于阴,复使阴出于阳,故能合囟。久服则阴平阳秘,故轻身不饥。《本经》只说龟甲,后人以甲熬胶,功用相同,其质稍滞。甲性坚劲,胶性柔润,学人以意会之,而分用焉,可也。

11.《证类本草》
味咸、甘,平,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音皆)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音信)不合,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轻身不饥。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一名神屋。生南海池泽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中湿即有毒。(恶沙参、蜚蠊。)

入药酥炙用,又名败将。


图经文具秦龟条下。
食疗云∶温,味酸。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 折。又,骨带入山林中,令人不迷路。
其食下赤白,崩中,小儿囟不合,破症瘕, 疟,疗五痔,阴蚀,湿痹,女子阴隐疮,及骨节中寒热,煮汁浴渍之良。又,以前都用水中龟,不用啖蛇龟。五月五日取头干末服之,亦令人长远入山不迷。又方∶卜师处钻了者,涂酥炙,细罗,酒下二钱,疗风疾。肘后方∶治卒得咳嗽。

生龟三枚,治如食法,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渍曲,酿米四升如常法,熟饮二升,令尽此,则永断。经验方∶治产后产前痢。败龟一枚,用米醋炙,捣为末,米饮调下。孙真人云∶治小儿龟背。以龟尿摩胸背上,瘥。孙真人食忌十二月勿食龟肉,损命,不可辄食,杀子母秘录∶∶令子易产。烧龟甲末,酒服方寸匕。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其雄额上两骨起似角,以羊血浴之,乃剔取其甲,炙捣,服方寸匕,日三尽一具。
衍义文具秦龟条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