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盏细辛(灯盏花)

 草药君 2022-04-26

别名

地顶草、灯盏花地朝阳、双葵花、东菊、灯盏草、牙陷药、罐儿草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胃痛,头痛,牙痛,跌打损伤

现代临床

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有效率80%左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蒸蛋。外用:适量,捣敷。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釆挖,除去杂质,晒干。生于山地疏林下、草丛或向阳坡地。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长15~25cm。根茎长1~3cm,直径0.2~0.5cm;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1mm,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长14~22cm,直径0.1~0.2cm,表面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9cm,宽0.5~1.3cm;黄绿色,先端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长8-40mm,宽2-6mm,基部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以根茎粗壮、细根多、色绿黄者为佳。

成方制剂

1.灯盏花素《中国药典》

功效:同原药材

组成:灯盏花提取物,按干燥品计算,含野黄芩苷(C21H18O12)不得低于83.5 % (供口服用)或91.0%(供注射用)。

制法:取灯盏细辛,粉碎成粗粉,加75%乙醇(6倍、4倍、4倍)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等体积水搅匀,静置过夜,滤过,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聚苯乙烯型)柱,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沉淀,滤过,沉淀用10%硫酸溶液调pH值至2.0~2.5,静置过夜,滤过,沉淀用乙醇洗涤,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干燥品用乙醇精制,重结晶,结晶用乙醇、丙酮洗涤,干燥,粉碎,混合,即得。或取灯盏细辛粉碎成粗粉,加入2~6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0℃)的清膏,加水适量,搅匀,加热至80℃, 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搅拌使溶解,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10%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3,搅拌,静置48小时,抽滤,沉淀用水洗至中性,或先用3~4倍量乙醇洗2~3次,再用水洗涤至中性。

加入20倍量85%~95%乙醇及1%量的活性炭,或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后,加0.1%量的活性炭,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60%~80%,静置使析出结晶,滤过,将所得结晶用45%乙醇洗涤5次,于50~80℃减压真空干燥。取结晶物,加水适量,用30% 精氨酸溶液或10%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7.5,加热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滤过,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聚苯乙烯型)柱,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滤过;或用5%盐酸调节pH值至1~3,静置,滤过,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取沉淀,加入适量的水搅匀,加热,用20%~30%磷酸氢二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0,煮沸,冷却至35~55°C ;减压浓缩,加入8~10倍量的丙酮,搅匀,静置,抽滤,用丙酮洗涤沉淀。取沉淀, 加入适量50%~70%丙酮溶液使成混悬液,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2,静置,抽滤。取沉淀,用注射用水洗至中性,再用90%乙醇洗涤,烘干,即得。

用法:口服或注射

2.灯盏花素片《中国药典》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痹阻,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灯盏花素

制法:取灯盏花素20g,加辅料适量,过筛,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或包薄膜衣,即得。

用法:口服。一次2片;或遵医嘱。不宜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患者。个别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停药后自行消失。

3.注射用灯盏花素《中国药典》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灯盏花素

制法:取灯盏花素,加适量注射用水,调节 pH 值至 7.5±0.5,搅拌,加热使溶解,再加注射用甘露醇适量,滤过,分装,冻干,即得。

用法:肌内注射,一次 5~10mg,一日 2 次,临用前,用注射用水 2ml 溶解后使用。静脉注射,一次 20~50mg,一日 1 次,用 250ml 生理盐水或 500ml 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方选

1.治疗脑溢血后遗瘫痪。方一:灯盏花14棵(约10克),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方二:灯盏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浓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中药大辞典》

2.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及脑炎后遗症瘫痪:灯盏细辛二至三钱。研末,蒸鸡蛋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3.治疔毒,疖疮:灯盏细辛,捣烂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鼻窍不通:灯盏细辛,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5.治小儿疳积,蛔虫病,感冒,肋痛:灯盏花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6.治牙痛:鲜灯盏花全草,捣烂加红糖敷痛处。《云南中草药》

文献摘录

1.《云南中草药选》

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2.《中华本草》

味辛;微苦;温;归肺,胃,肚经。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消积。主感冒;风湿痹痛;瘫痪;胃痛;牙痛;小儿疳积;骨髓炎;跌打损伤。

3.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辛、微苦,温。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4.《滇南本草》

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灯盏花,治手生疔、手足生管,扯灯盏花一百朵。摘背角地不容,用瓦钟,用石杵捣烂,加沙糖少许,入花捣烂。敷口,二、三次即愈。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