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是心上一点痕,总以青青也|子莫影评系列

 南窗听风 2022-04-26

南窗听风*第91期·子莫随想十三

假若他日相逢

我将何以贺你

以眼泪

以沉默

——拜伦


【问世间情为何物——《画中仙》(1988)影评】2021.2.15 

20时间八十九十年代中85-95年期间是香港影视的高峰阶段,此时的港影可圈可点。《画中仙》常常被拿来和后来的《倩女幽魂》作比较,而其实我觉得无需比较,每一部影片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值得肯定和欣赏的地方。


影片里,吴启华扮演的书生、元彪扮演的拾儿、午马扮演的燕赤霞、王祖贤扮演的女鬼都各有千秋。书生还是以往形象“百无一用”,在“人鬼江湖”里总和女鬼上演一出悲情爱情戏,此时总会出现一个要“替天行道”之人,提出那“人鬼殊途”之说,后又遇到坎坎坷坷,彰显“真爱至上”的爱情观。

这里的燕赤霞不是个绝情之人。他心疼拾儿,害怕拾儿受到伤害,故而不让他接触外界。拾儿内心也对师傅心存感恩,虽没有说出,其实拾儿画的那幅画就足以表明。拾儿和燕赤霞的父子关系映射了很多亲子处境。父母最开始的保护不一定就是万全,孩子长大了总要自己出去闯一闯,就行龙应台说的“有些事,得一个人做;有些关,得一个人过。”父母应当学会放手而不是撒手,有些梦想需要孩子自己去追逐和挑战,吃吃苦头,历练百战,就如纪伯伦说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拾儿最后向师傅说了一句“我会回来看你的”,就浪迹天涯去了,想来这也是必然。年轻时,谁都想要出去闯一闯,满腔豪情壮志,这才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历练总有一个过程,就像王家卫影片《东邪西毒》里说的:“山的那边还是另一座山而已。但不去看一看,你是不知道的,你还是得去看一看。”

拾儿和书生的友情建立在相互理解。就在书生要烧掉他的文章,拾儿要烧掉他的信件,他们双方都觉得对方不应该烧掉他们各自的物件,都忙着去火堆中为对方抢回信件,因为拾儿和书生都明白那是对方心中最珍视的。就在他们救火结束后坐下休息时,他们就把对方当成了最好的朋友。朋友就是懂你为何为、又何所以为的那个知心人。

书生和女鬼莫愁最后躲在了画中,开启了他们美好的生活。其实反观现实想想,假如书生在现实生活中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皆拥有,他又真的愿意一直住在画中吗?影片前面部分就有交代,书生写的书拿去典卖,竟不值五个铜币,还被店家拿来擦脚,后来他又改卖书为卖豆浆,愿意豆浆赚钱,可见精神的满足一直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

可当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莫愁柔曼的身影引起了书生对画中女子的联想,画中凄苦的诗句触动了男子汉心灵最柔弱的角落。爱情的火苗在那一刻熊熊燃烧,肆意蔓延。正如影片插曲所唱:“情,情是何物,究竟什么是情,到底什么是情,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怜越老越多情。”能有一个知心人,夫复何求?他们最后回到画中,用他们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情”。


影片中有一首关于“情”的插曲,想来道明了主题。无论是亲情(燕赤霞与拾儿)、友情(拾儿与书生)、爱情(书生与莫愁),都需要一个词“理解”,最高层次就是“心心相惜”。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去并州应试途中,听闻了一只大雁因为自己的伴侣被捕杀而殉情而死,便买下了两只大雁,还写下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心上长出的青苗,可实在的到底谁又何曾说得明白。众人曾道,情使人难舍难分,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尝过情甜,受过情伤,才是圆满人生。

文/喜欢随看随记的子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