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算法TruSport深度剖析」正确评估跑步能力指标——跑力指数

 独角戏jlahw6jw 2022-04-26

​华为的TruSport是一个完整且庞大的运动生理科学体系,仔细算一算,约有22个以上的参数,要了解TruSport,我们首先从TruSport想要解决跑者的第一个问题"比赛/训练时该跑多快"切入,看看它是如何解决大家的问题!

文章图片1

TruSport参数总览

1、什么是跑力指数?就是以分数评估你的跑步能力!

TruSport中最大的创新,就属于跑力指数,他一次解决了跑者的三个痛点:

  • 以一个准确又客观的指数,定义出跑者的能力。
  • 从跑力指数推导出准确的完赛预估,让跑者能在比赛的时候更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该跑多快。
  • 跑力指数推出的配速区间,让大家在日常训练的强度定义上更有依据!

在讨论跑力指数前,要先破除大家一个误区,VO2max能力不等于跑步能力。

2、大家对评定跑步能力的误区 -- VO2max与你的跑步成绩没有正相关!!

如何正确地评估一个跑者的跑步能力,一直是大家有兴趣的问题。能够评估能力,才能够让跑者在这漫长的训练过程中,知道自己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也好评估自己训练是否正确有效,是否该修正。

以往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以VO2max(最大摄氧量)来作为跑步能力的依据,VO2max是人吸入氧气,然后把它转换成能量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章图片2

最大摄氧量

VO2max基本是跟跑步成绩有关,但是不能画上等号,每个人的VO2max是与生俱来的(所以VO2max是一个很好的选才指标,如果没有预算限制,买车当然买引擎大的...)

对于一般的普通跑者来说,经过锻炼以后VO2max确实会进步,而成绩也会随之进步,但是对于高阶跑者来说,在VO2max已经顶天了以后,成绩还是会因为自己的跑步经济性变好而继续进步,所以VO2max只是代表了你的摄氧能力的天花板,并不是你的成绩

而一样VO2max的两个跑者,也有可能因为跑步的经济性不同,所以有不一样的成绩。打个更容易懂的比方,VO2max就像是车子的引擎,而CC数大的车并不见得跑得最快,车子快不快还跟调教有关。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以五届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蓝斯·阿姆斯壮(Lance Edward Armstrong)来说,他的VO2max高达83mm/Kg/Min(每公斤体重、每分钟会耗去多少毫升氧气),他的初马成绩是2:59:36,很优秀了,但是缺乏专项的训练,跟世界一级选手相比还是有差据。所以再次强调VO2max不直接等于你的跑步成绩,所以大家也不用纠结为什么XXX的最大摄氧量比我低,但是为什么跑步成绩比我还好,这是合理的,因为两者并不完全画上等号。

下面再给大家一个例子,这是我这三年来VO2max跟跑力的关系图,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夏天的时候,大家的成绩多会因为天气热而下降,但是这时候VO2max却还是会维持在高档,但是跑力指数却随着状况变差而下降,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证明跑力指数比VO2max更能代表与成绩的相关性!

文章图片3

VO2max和跑力关系图

3、跑力指数-正确评估你跑步能力的指标

好,有了这样的观念后,那我们回过头来,那要如何正确且恰当地评估跑者的能力呢?其实之前就有运科学者想过了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那就是Jack Daniels教练提出的VDOT

文章图片4

Jack Daniels教练的VDOT

VDOT直接以各个跑步成绩来定义跑步能力,在各种距离的比赛,尽全力跑后得到的结果时间,就可查表得到VDOT值,然后也可推算出其他距离预估的成绩!

举例来说,以全马四小时的跑者来说,他的VDOT就大约是38,而5公里的成绩大概就是25:12,所以从VDOT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定义出每个人的能力,VDOT高的人一定跑的比VDOT低的人快,这是最简单的定义跑步能力的方法,简单又直观!

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没有缺点,它的缺点就是需要全力跑才能获得,每次要知道自己的状态就要用尽全力做一个测验,这其实在周期化训练中并不现实,太累了,所以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办法让跑者实时知道自己的状况。

TruSport跑力指数就是参考这个理念,利用算法将心率与配速的关系,来推算出你全力完成比赛的成绩,再加入大数据训练模型,就可以以每次训练数据来推导出每天的跑力了!

文章图片5

runner中的跑力指数

而将跑力变化作图,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进步或是退步了!

文章图片6

跑力指数变化趋势

跑力指数跟完赛的成绩相关,所以看自己的跑力指数就可以知道现在跟目标的差距多少,举例来说,全马要破四,跑力必须要达到40.7的水准;而半马要破二,跑力也要达到38.3。所以如果以我现在荒废训练已久的37跑力来看,半马要破二还要再练练...一般跑者比较少跑5K,所以可能对韩寒5KM测验只花了17:31没什么概念,换算到全马,这可是2:52的成绩噢~~~

文章图片7

跑力和成绩对应表

同理,跑力指数可以精准计算出个距离的完赛预估,让跑者知道在比赛的时候该跑什么配速,不至于过度的高估/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导致爆掉。

文章图片8

跑力预测比赛成绩

文章图片9

我也用我四个训练营(东莞/西安/上海/成都)的学生来进行了跑力准确度的验证,基本上大家都经过了3-4个月以全马为目标的训练,可以参可一下下面的结果,基本上今年全马赛事全军覆没,所以还没有验证的数据...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测验出来的成绩跟跑力指数预测出来的成绩相比,基本上已经相当接近!我也找了一个统计高手来做一下分析,基本上,半马/10k/5k/3k跑力预测结果均与实际结果相符,置信度95%。

文章图片10

5K/3K完赛预估与实际对比

文章图片11

10K/半马完赛预估与实际对比

当然,距离越远的比赛,不确定性就越高,岔气、受伤、抽筋、赛道状况、气候等等的影响成绩的事情就越多。所以在距离越远的比赛上,要预测的很准基本上很难,但以上的数据我还真的没见过哪个厂商做过这样的验证与数据,而经过这样的测试,也证明了跑力的准确性是值得信赖的!!

这里也有另一个跑力指数的应用范例给大家参考,这是我将我训练营的学生8周的跑力指数做个图表化的呈现。可以看到在周期训练后,有些人效果显著进步快,也可以看到有些人可能身体或是其他方面出了状况,而导致状况不佳,有这样的图表显示,教练就可以很方便的掌握到每个跑者的状况起伏,也可以作为调整课表的依据。

文章图片12

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派哪些选手去比赛?能不能看得出来最近谁出状况了?

4、利用跑力指数来取得适当的配速区间

跑力指数除了可以算出精准的完赛预估,还可以算出配速区间;大家对配速区间可能比较陌生,讲简单一点,配速区间跟心率区间都是定义训练强度的好工具,他们的关系如下:

文章图片13

心率区间和配速区间的关系

设定正确以后,心率区间跟跑力算出来的配速区间是相互对应的,也就是说,跑在E区的配速区间,心率大概就是在E区的心率区间,以此类推。对于科学训练来说,定义好正确的训练强度才可以让训练事半功倍,如果你的目标是锻炼有氧能力,则你该将你的训练强度控制就要以"心率"为主,控制在E/M区间内;而如果你的目标是锻炼无氧能力,则你该将你的训练强度控制就要以"配速"为主,控制在T/A/I区间内:

文章图片14

心率区间划分

在华为运动健康App中,就有配速区间的设定,在训练前要先设定对噢~

文章图片15

运动健康APP中设定配速区间

而在训练或比赛的时候,也可以将手表的资料栏位直接设定成配速区间,方便控制配速。例如在跑马拉松配速跑的课表的时候,就直接将配速控制在2.0-3.0之间即可,这样就不用记配速到底该跑多少,就方便许多了!

文章图片16

配速区间同步在手表上

在运动表面上长按数字不放,可进入选择页面,可以将其中一个数据换成配速区间

文章图片17

如果是马拉松配速跑,就是将配速区间的数字维持在2.0-3.0之间即可

而训练完成后,也可以在App与手表的统计资料看到配速区间内时间的统计,来了解本次训练的强度的分配是否恰当。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总结

经过以上的说明,相信大家就可以理解跑力指数是如何能够帮助到跑者,跑力指数能够准确评估跑者的能力,观察自己进步的幅度,精准的完赛预估跟配速区间,也都能在跑者训练或是比赛的时候起到良好的作用!

只要单次训练超过12分钟以上,就可以计算出跑力指数,但每个跑者每天的状况不同,单日的状况不足以代表跑者真正的能力,所以跑力指数是用一段时间的数据累计之后计算而出,累积的数据量越大,出来的值就越准确。跑力的正确性跟最大心率/静息心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先将心率区间设定好,这点也是跑者在使用跑力指数之前要注意的事。

此外,依照跑力推测出来的成绩预测,其准确性也是建立在周期化科学化训练的前提下,如果你的训练越规律,成绩预测就会越准。举例来说,对一般跑得很随意的跑者,每天上来就是间歇或是配速跑,或是只刷5km,这会让跑力很高,但是因为缺乏有氧能力与长距离的训练,稍微长距离一点的成绩就会没办法达到,这点也是要大家注意一下的地方!

决定每个人的跑力高低有哪些参数呢?接下去会有另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