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绍功桂枝加龙牡汤/杞菊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不寐医案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4-26

刘某,女,26岁


2004年1月9日初诊(小寒)。病史:失眠、神疲两年,加重一个月,门诊求治。刻下症见:失眠,夜间难以入眠,睡后易醒,夜眠时间三四个小时,多梦盗汗,醒后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纳差便可,月经延期,色黑量少,末次月经1月6日,行而已净。


检查: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血压90/60毫米汞柱,心率5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


辨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失眠心悸;血虚不达四末则畏寒肢冷;苔白腻,头晕纳差系脾虚运化无力而兼痰浊之象;心脾两虚,血瘀痰阻则见月经后期,量少色黑。其病位在心脾。证属心脾两虚,心神不宁。


诊断:失眠。心脾两虚,痰浊扰神证;神经衰弱。


治法:益气和血,祛痰安神。投《伤寒论》桂枝加龙牡汤化裁。


处方:桂枝10g,生白芍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炒枣仁10g,首乌藤30g,云苓10g,川芎10g,竹茹10g,枳壳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车前草30g,陈皮10g。



结果: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服七剂后,血压升为100/65毫米汞柱,心率增为65次/分,乏力症状明显好转,盗汗已止,头晕心悸、畏寒肢冷等症状解除,夜眠增加至六七个小时,惟觉多梦,现感腰酸膝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心神得宁,脾运得健,痰浊已除,呈现肝肾亏虚,心神不宁之证,改投《医级》杞菊地黄汤合《金匮要略》酸枣仁汤加减。


枸杞子10g,野菊10g,生地10g,当归10g,川芎10g,知母10g,云苓10g,炒枣仁10g,首乌藤30g,鸡血藤10g,老颧草10g,丹参30g,车前草30g。


上方每两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每晚服一次。连服七剂后,睡眠转佳,腰酸膝软得以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后原方巩固一个月余,解郁加生栀子、柴胡;补气加生黄芪、仙鹤草。寐酣如常,无明显不适。


【按】本案患者初见失眠多梦,纳少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弱等虚实夹杂症,证属心脾两虚,痰浊扰心。治疗大法为先祛邪,后扶正,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早期以桂枝加龙牡汤为主,原因有三:①祛痰避免用香燥之品,故只用温胆四味(竹茹、枳壳、云苓、陈皮);②祛痰浊,用桂枝加龙牡汤去甘草之滋腻,消白腻苔,镇静宁神,调和营卫,以治手足凉和汗出;③盗汗日久伤阴,且血汗同源,若不先止其汗则必导致心之阴血亏甚而加重失眠。后期痰浊已去,肝肾阴虚,改用杞菊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收功,配合意疗,解除思想负担,平衡心态,两年失眠得以缓解。


本案心脾两虚,兼夹痰浊,如投以归脾汤,则必滋重痰浊,反而加重失眠。


沈师处理时却投桂枝加龙牡汤,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气血,龙牡消除痰浊,既复气血之虚,又除痰浊扰神,使失眠好转。痰浊消除后,改投调肾的杞菊地黄汤亦不投归脾汤,足见沈师补益气血不如调肾阴阳之灼见。


——《沈绍功验案精选》


【按语】心主血,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盖心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神志为其表现。心脾两虚,心阴不足,盗汗亦伤心阳,此外血瘀痰阻,神乱而不得安,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炒枣仁、首乌藤益阴扶阳,重镇安神,配伍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等药祛痰而不温燥,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