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免喝茶踩坑的几个重点

 普洱1天涯 2022-04-27


大家好我是歆月號的普洱天涯今天给大家讲讲避免喝茶踩坑的几个重点。


    踩坑几乎在每位茶友身上都发生过踩坑后的成长经历,是每位爱茶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之所以踩坑大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多了解一些前辈们的踩坑经历,非常有助于我们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不要贪图虚名我们喝的是茶,而不是他的名字如果盲目追求在外的名声则很容易中了圈套。比如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普洱,通常听到最多的就是普洱茶,而你也许不知道它的核心产区在哪里。有临沧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保山茶区,普洱下属的山寨有邦崴、景迈、千家寨、无量山;西双版纳下属的山寨有易武、勐宋、巴达、南糯山、布朗山、倚邦、莽枝、蛮砖、攸乐;临沧下属的山寨有坝糯、冰岛、懂过、大雪山、忙肺、昔归等。


有些甚至会将外形类似班章的班盆来冒充班章。而消费者大概率是不会区分的。其实类似的坑还有很多,其原因是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如果不追求老班章的名声,而只是选择一些高等级高品质的茶,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很多卖家没有敢在包装上注明就是卖的真正的老班章,只有真正的班章村才有权利做到。


除了在名字上做文章之外,在采摘标准上也很容易踩坑。对于大部分茶友来说,只知道越是细嫩的芽头制成的茶品质越高,但可能会忽略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嫩采,因此也会忽略掉很多好茶。不要偏执。很多茶友在多年喝茶的经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某些老茶客自认为水平很高形成了一套自认为正确的理论。但这标准受限于自身的见识,所以有很强的局限性。每当遇到争议性的问题就会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自然也就有了很强的随机性。最悲哀的是这样的茶友自诩喝茶多年除了自己谁也不相信。


面对店家的好心规劝,也依然毫不领情,店家最希望的莫过于你在这里把预算花掉,所以自然不不会过多争执,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一泡茶的表现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有很强的偶然性。采摘时采摘的手法做茶当天的天气,夸张点说甚至制茶师的心情都有可能影响到茶的品质。而判断一泡茶好与不好,说到底考验的是我们的经历和眼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莫偏执,虚怀若谷才是喝到好茶的秘诀。


     追求经验不等于盲目猎奇,最喜欢猎奇的莫过于初学者,因为总是喜欢尝试各种新奇的口感所以很容易踩坑。我们讲茶的口感纵然有很多种,但所有的茶都有一个口感的阈值。比如无论再怎么香也不会像香精一般,回甘再怎么甜也不可能像吃过糖一般。有十几种香型比如兰香、枣香、荷香、樟香、蜜香等多种香型,即便这样香型多变的茶也不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奇怪异的香味。 初学者之所以容易踩坑就是因为猎奇。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比如自己并不了解香气的合理范围和种类,而想要搞明白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中规中矩不要盲目猎奇。


   口粮茶并不是廉价的代名词,很多茶友一提到口粮两个字马上就会想到的就是便宜,或者说用价格来衡量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日常喝起来不心疼的茶。一些茶的价格超越了我们的消费能力,即便再好喝也不能天天喝。所以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茶友来说,选择的口粮标准一定是不同的。严格来讲我们的口粮茶至少需要具备两个特点,安全、健康和性价比。


一些很好茶也一样有可能也会有很高的性价比。比如一些山场环境好或是采摘标准很高的茶,这样的茶内质饱满香气宜人,整体品质可以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一些廉价到超出正常范围的茶,或许是用比较差的茶青制作,也有可能是因为工艺或存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并不符合安全健康的标准也就不能称之为口粮茶。茶无好坏适口为珍。
茶桌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泡茶的口感你喜欢,而他并不喜欢最后居中者一句茶无好坏适口者真稀释宁人。其实一味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去判断茶的好坏是缺乏依据的。


  但如果自己对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标准,想要找到好茶,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建立起口感的参考形成标准,否则很容易进入圈套。其实每位茶友都知道,即便自己喝的茶是有问题的,久了也会有喝习惯的时候,如果不是对比来喝可能甚至都不会发现茶的问题。但每天都喝问题茶本身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建议从相对传统的口感开始喝,这样可以踩着前辈们的脚印进阶,会降低很多踩坑的概率。


    核心产区不是浪得虚名,我们在寻找口粮茶时,一定想过用非核心区的茶来代替核心产区,因为核心产区的茶确实要比核心区之外更贵一些。但是核心产区外意味着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自身缺乏对茶的全面判断依据和方法是很难找到好茶的。虽然标注了核心产区的茶,依然需要判断真伪,但至少相比于核心区之外的茶更容易找到参考和标准,判断起来也更容容易一些。比如近年来流行用普洱茶按照红茶的工艺做,虽然喝起来还不错,成本也能降低一半以上。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陈化多年后品质的提升空间并没有多大。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是很建议直接绕过核心产区去筛选好茶采客的风险会成倍增加。以上内容是踩坑换来的经验把握原则,可以让我们避免过多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