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而然谓上德——老子智慧【56】

 新用户97560OBk 2022-04-27

自然而然,谓之上德。

【原典】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无“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做事,顺应自然。上义之人做事,有意为之。上礼之人有意为之,没人回应,于是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浅薄虚华而取敦厚朴实。

【悟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宛如出于清水之芙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尤显格外之美丽。语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道出了道家追求的至高人生境界。

本章开始进入“德篇”老圣人以“道、德、仁、义、礼”为序,阐述了这五者之间的逻辑,强调道德至贵的思想呼吁世人,回本溯源,尊道贵德这里的“德”是指自己的禀赋,即内在本性。

韩非子在《解老》篇中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其意是在强调,德是人身体内部的东西;而“得”则是人身体外部的东西。

真正的道德就是自己的天性,没有任何的教条可循。

有德之人,根本没有“道德”这一概念,全凭本心。起心动念,自然而然;不刻意为,不慕虚名;不妄为,保有生命能量

有了道德教条,世人处世为人不再出于本能,而是基于所谓的道德,这就有了“真善和伪善”之差,也就有了“君子和小人”之别。卢梭曾叹曰,人类已经古老,而人始终幼稚。

真正的上德没有我之人设,没有“主体、客体、行为”之分别,纯粹的自然而然,谓之天道。没有了“善恶是非”等二元对立,去了分别,则无执念。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语自六祖坛经》。能体会到这种真如之心者,就能辨别虚假妄想,可识佛性之真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