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竹禽哪家强

 addlss 2022-04-27

竹禽图

北宋 赵佶

绢本设色 33.8x55.4cm 大都会美术馆藏

山崖之侧,绿竹枝头有双鸟栖止,顾盼有情怡然自得。竹叶以细笔双勾画出并涂以石绿,布置得疏密有致。劲健的笔墨写竹枝,鲜明自然,毫无拘板之感。二雀所绘精致曼妙,又以生漆点睛,隐然隆起于绢素。此图合墨笔及工笔重彩画法于一体,具有典丽优雅的情致,是北宋院体花鸟画中的上乘之作。

瞧,眼睛鼓鼓的,是一滴生漆!

雪树寒禽图

南宋 李迪

绢本 设色 52.9x116.1cm 上海博物馆藏

暮雪,寒柯,灰伯劳,雪叶纷纷,轻覆竹叶。
此图并未叙事,灰伯劳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卧在荆棘枝上做一只美鸟,描绘精妙写实而不呆板,生气十足。枝柯坚实有力,用笔提按有致。弹雪的火候也把控得恰好,气氛轻盈而不做作。

雪竹寒禽图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3x25.7cm 台北故宫藏

枯柯,竹枝,鸟雀,片片落雪。一只肥啾被同伴排挤嫌弃,几种画面元素,俨然已成套路。

竹雀图

南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4.1x23.4cm 德国国立民族博物馆藏

别说了,这两只都很肥。

暮雪寒禽图

南宋 马麟

绢本 散页 设色 27.6x42.9厘米

仍是暮冬之际,岩壁下白雪覆盖著荆棘与翠竹,一对黄尾鸲相依避寒。通幅色泽沈厚,笔墨苍润稳健,为其粗笔风格的作品,作者充分地掌握住一份寒冷中详和宁静的气氛,再配上诗句,更表现出了诗文因画而生,画因诗文而意足的旨趣。

竹鸠图

南宋 李安忠

绢本设色 25.5cmx27cm 台北故宫藏

一只超肥的楔尾伯劳鸟静栖于荆棘枝上,描绘十分精致谨实,静而不呆,蓬松软绵。图中用笔一气,勾画严谨而略带写意,提按有致,鸟爪、荆棘、竹叶用笔没骨味很浓,谨写相谐。

梅竹寒禽图

南宋 林椿

绢本 设色 24.8x26.9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画翠竹寒梅,残雪未消,寒雀剔羽枝头,栩栩如生。梅枝用苍劲顿挫的皴笔画出,竹用劲细的墨笔双勾后染色,寒雀用细毫写羽毛,梅花用粉晕染而成,意韵清拔隽逸,是南宋小品画的佳作。

竹树驯雀图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8X24.8cm 台北故宫藏

梅竹戏禽图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5.7x26.8cm 大都会美术馆藏

绘梅竹枝上三只雀鸟栖息,枝上绿萼梅正绽放,二只麻雀正走神,低枝上一只似乎正在啄自己的爪子,形神毕肖,顽劣可爱。

梅竹双雀图

南宋 佚名

绢本 册页 设色 26x26.5cm 北京故宫藏

绿竹丛中逶迤伸出白梅两枝,清丽冷艳。两只鸲鹆栖于枝头,翘首顾盼。鸟羽用细笔勾描,然后以墨或淡彩晕染,近似没骨法。梅花用白粉和淡黄色勾填,层次丰富。

白头丛竹图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5.4x28.9cm 北京故宫藏

小竹数竿清翠嫩绿,两只白头鹎栖于枝头,一只低头梳理羽毛,一只遥视前方。竹用双钩填彩画法,笔墨缜密严谨,色调沉着。山雀用淡彩层层晕染,再以尖毫细笔绘出绒羽,刻画准确,富有毛绒的质感。

丛竹白头翁图

南宋 吴炳

绢本 设色 26.1x27.5cm 台北故宫藏

同构有两图,此为白头翁,下图为麻雀。

竹雀图

南宋 吴炳

绢本 设色 25x25cm 上海博物馆藏

一只竹雀立在光枝上,扭头举足作扒抓状,长尾撒开斜下,全身羽毛蓬松,双目闭合,一只爪子抬起抓耳挠腮,动态非同一般,尤为可爱。

幽篁戴胜图

元 赵孟頫

绢本 设色 25.4X36cm 北京故宫藏

元代老赵本是南宋皇族移民,入仕元廷。能书善画,同样的竹禽题材,老赵似乎更有想法脱出套路。要禽是吧,画一只臭烘烘的戴胜鸟,画竹子是吧,只画竹枝不画竹叶不算犯规吧。画面敷色明净,笔法谨细。工致的画风秉承了北宋画院的画法,但“幽篁”的画法采用了书法用笔,显示了画家对文人情趣的追求。在赵孟頫的流传作品中花鸟画最为少见,此幅应为其早年之作。

卡姿兰大眼+波点围巾

竹禽图

元 任仁发

绢本 设色 25.4x22.9cm 云南省博物馆藏

竹树双雀图

明 朱瞻基

纸本水墨 37x46.6cm 台北故宫藏

明第五代皇帝朱瞻基,学识造诣颇深,诗文有文采。工书画,擅花鸟、草虫、行书。

竹禽图

明 佚名

绢本 水墨 绢本 12.7×19.1cm 私人藏


PS: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记得点“在看”把它捞上来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