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远教授:纠正社会妖孽风气的明成祖

 逍遥_书斋 2022-04-27

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明成祖干的。“靖难之役”打完了,四年战争戛然而止,这就有问题了,那么多的军队干什么?复员也不是好复员的,八十年代百万裁军,要花多少的力量去裁军,当一个战争机器开动的时候,将领通过战争是获得荣誉的,士兵通过战争是可以得到财富的。现代更是一样,战争机器一运转,工厂连续运转,工厂不倒闭,工人不失业,资本家可以赚钱,整个国民经济在惯性中运作。那么明成祖“靖难之役”是什么?我跟大家交换一下我的认识。这就是一台战争机器,要让它停止运转只有两个考虑,第一,用更大的机器把它砸碎,第二,这台机器自身运转的动力消耗殆尽,它就没办法运转。

文章图片1

朱棣

所以明成祖在位的时候,四边都在打仗,打完了内部,又把东北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征服,一直到黑龙江一带,所以这支部队在黑龙江一带进行巡弋,在黑龙江入海口200公里的地方建了一个永宁寺,还立了碑,叫“永宁寺碑”。由于中国的建筑都是木石结构,一场天火可能把这个庙烧了,所以建这个庙的时候要立一块碑,告诉人们为什么建这座庙。后来我们通过这块碑,知道明朝曾经派军队到过这里。十多年后,明成祖死了,他的儿子继续派这支部队在黑龙江一带活动,永宁寺已经倒了,重建永宁寺,这成为明朝军队到了黑龙江的一个历史见证。这两块碑不在故宫博物院,也没有在黑龙江博物馆,在哪里呢?在俄罗斯的海参崴的博物馆里。俄罗斯人也讲究历史,他没有把这个历史证据毁掉。有的时候毁掉历史证据是很愚蠢的,这是内心不强大的表现。俄罗斯内心强大,有些地方确实过去是你的,但是现在是我的。

我对很多朋友说不要一天到晚说哪里是我们的,别人又拿了我们多少,这个说了没用的,你自己强大了,什么事要夺过来就夺过来了。什么叫做叫狗不咬人,咬人不叫狗?你别去伤人,别去叫,你吵吵闹闹有什么意思,人家还觉得你想打仗,你实际上没准备好打仗,你准备好打仗不要乱叫,打过去就是了。明朝从来不嚷嚷,直接就派军队就过去了。后来这支部队就常驻东北,这是狗儿部队。还有一支部队——马儿部队,回族人,这就是郑和了。

郑和下西洋直接的动机是找建文帝,可是建文帝到底到哪儿去了?不知道。加上马儿这支部队怎么消化掉,也不知道。东南亚这一带回回是很多的,所以这一支部队就往东南走。还有一支部队是蒙古部队,打蒙古,结果八万骑兵全军覆灭。另外一支部队打安南,这支部队后来把安南打下来了,就驻扎在安南,所以把这几支部队称为明太祖“靖难之役”的四个车轮。四个车轮要滚滚向前,战争的后遗症才能化解。

化解了以后就消停,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得不到太多的内部支持,什么原因?因为中国是农业社会,拿不出太多的农产品去和东南亚进行交换,交换的还是手工业品,瓷器、丝绸,但是换过来的是什么?换过来的是树木、香料,那个香料有什么用?中国人在过贫日子的时候不需要香料,一旦过太平日子的时候才觉得香料重要。树木也没什么重要的,那些树木如果留到现在那就不得了了,价值连城,那比我们现在弄到的越南的花梨木、印度尼西亚的枣木还厉害,但是在一个农业社会的主导下,那些看着就没用了,卖不出价去。郑和下西洋没有太多后续力量的支持,整个社会经济没有动力。所以郑和这一支部队逐渐地消亡,郑和下西洋就不复存在了。

文章图片2

郑和

明成祖还搞文化事业,编著《五经四书大全》,修《永乐大典》,由姚广孝和解缙一起弄。明朝人说了,太祖创业,成祖拓业,真不简单。明太祖也很劳累,他废除了宰相以后,发出过一种哀叹,我在八天之内看了四百多个奏疏,处理了一千多件事,长期以往,我怎么办?明成祖可以说很悲惨,怎么悲惨?稳定大明江山,打蒙古,稳定内部,迁都北京。

这里跟大家说明一个认知,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既繁荣又强盛的朝代,它的都城都必须建立在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结合部上,也就是说它必须要有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两个资源,才能够既繁荣又强大。如果没有农业民族,它不稳定,城市建不起来,在中国历史上农业从来和工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单纯的农业,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流通,有手工业,商品经济自然就生长,城市就开始繁荣了。如果没有游牧民族,这个政权不够强大,为什么?因为中国古代的边患大体上都是来自于草原,如果你没有一支草原的部队来对抗,你是无法解决草原民族的。

汉朝汉武帝强大,汉武帝的部队里有很多是匈奴部队,而且北边的汉人和匈奴的生活习惯有很多相似,所以他能够对付匈奴。唐朝、隋朝伟大,它北边是突厥人,唐朝的军队里头就有很多突厥人、契丹人、高丽人,由他们去和突厥人打架。明朝在明成祖的时候强大,它的北边是蒙古人,他就有很多蒙古的部队,或者一部分从蒙古逃回到中原地区来的汉人部队,这些部队才能和蒙古部队打仗。清朝的疆域极其的大,靠什么?康熙皇帝说了一句话,前朝修长城,但是这个长城只挡住了蒙古人,没有挡住我朝,满洲进来了。我朝不修长城,我朝以内蒙古为长城,防御外蒙古,以外蒙古为长城防御俄罗斯。

文章图片3

所以要管民族就需要有合理的民族政策,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汉人的立场上,就没有办法建立起能够受到少数民族拥护的民族政策。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凡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恰恰疆域非常辽阔,就是他和少数民族、草原民族有一种沟通。为什么汉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疆域就要缩小?就是我们汉民族没有找到和少数民族沟通得很好的方式和手段,这个需要恩威并济的,既要让他们知道充分地尊重了他们,他们有自主,同时又让他们知道分裂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有力量立即打掉分裂和你背后的那股势力。如果你没有好的政策,就没办法稳定,你只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那就无法强大,只可能繁荣,而且这个繁荣也是难以持久。北宋繁荣,南宋也繁荣,但是都无法持久。

明前期在南京,明太祖就一直想迁都,为什么?南京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叫做六朝粉黛之都,简称“粉都”。什么叫“粉都”?涂脂抹粉,女人不像女人,男人不像男人。在六朝的时候,它就是这样,在中国古代正宗的说法就是“妖风”。民国时期有四大花旦,有人说四大花旦的出现,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就是妖孽的出现,妖孽的出现国家是不得太平的,所以民国是不能太平的。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女的去演男人,男人去演女人,这在过去就叫妖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