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里的面馆多啦!正在说明着什么?

 大秦笔记_文旅 2022-04-27

面馆多啦!说明着什么?

“大秦笔记”秦智勇

今日头条旅游领域创作者/中策院旅游分院副院长

每次回宜昌,都会沿着中南路走走,如今这里已经是宜昌市有名的“中南路商圈”啦,有三峡环球港、兴发广场、新华广场、方圆荟长江广场......

在这几个广场还没有“火”起来之前,就是中南路过了铁路桥之后“东辰壹号”整体沿街商业与小区内的商铺,以吃为主,有些“餐饮一条街”的味道。

面馆,是每条商业街的“标配”,与超市和银行一样。以前这条街上面馆就那么三四家,每隔50--100米左右就开一家,这两年尤其是2022年一下子增加到十家以上。有新开的、也有餐馆转成面馆的,就连以面条和面食为主的“蔡林记”(武汉老字号)马上也要开业啦!

面馆,为什么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呢?说这个区域的单独现象,还是本地商业普遍存在呢?“大秦笔记”走访调查了九码头万达广场商圈、CBD商圈、开发区水悦城商圈......面馆都是今年和去年开业最多的小店。

Why?

首先,吃、是主题,吃什么、是结构。吃的好坏、或者说消费平均水平多少,就基本能代表经济发展状态。面馆增多,自然而然占有了中等水平餐饮的部分份额,因为中产者也会选择“凑合”吃几顿,一旦发现还是“特色美食”呢,反而会主动消减原来中等餐饮消费。

其次,基础服务业就业人员在本区域增加,以“面食快餐”来代替中餐、晚餐“米饭正餐”的需求增加,所以面馆这个场景及产品满足了这种变化的需求。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着“中南路商圈”蓬勃发展趋势。

接着,居民与工作者“两大群体”都在增加面馆消费,任凭各大餐饮开展各种活动、给予各种优惠,都有些“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还是消费信心受到了影响,也说明收入增长不足带来的不安全感。如果收入增长不足,那么消费自然而然是跟随调整,而不是通过消费金融的“预支和透支”来解决。信心的恢复,也许要几年或者数年。

最后,面馆多啦,每个家庭每个人基础消费支出不动摇,就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日常消费是投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个市场赛道将会加速分层分级,市场细分下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将受益。小餐饮的“特色化、品牌化、连锁化”就是其中的制胜“法宝”。

其实走遍全国,大多商业综合体基本上都快变成“餐饮综合体”啦,就像“大秦笔记”有一期感叹万达广场的变化那样,“顺势而为”地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受环境影响而进行的经营管理及时调整才是“以万变应不变”。

今天中午,我也吃了一碗面......

---“大秦笔记”2022年4月26日在宜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