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别哭》的评课稿

 11路人甲 2022-04-27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首先老师运用课前说话的方法,不拘一格的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引入本课的课题----男孩,别哭;接着让孩子们预设这句话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再接着提问:如果你是刚才场景中的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会有什么感受?最后让孩子们围绕课题进行提问。这样的课堂追问,其实是黄老师在无形当中使用了连环计、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让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挥洒同时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也在无形当中得到了的锻炼。借助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孩子们完全在课文中自由地徜徉、留连 ,我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黄老师真的很高明。

二:三悟教学法,层层深入

   一悟是自读自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在这一悟中,黄老师与前面的课题提问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自己走进课文、根据前面的提问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串联答案,总结出这就是一个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样黄老师无形中就将方法的传授与课文的讲解融合在一起,起到了举一反三、顺手牵羊的效果,真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呀!二悟是品读感悟。在这一悟中黄老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男孩为什么哭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教师结合孩子们的回答相机PPT出示句子,接着根据句子品析各种修辞的表达以及品读重点句、段,教师把赏析融于品读之中,这样黄老师的讲解就显得有理有据,一点也不空洞,黄老师的问题在整个课堂中就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的品读感悟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呀!三悟是升华领悟。在这一悟中,黄老师根据文中的重点句---男孩别哭,要求孩子们理解和感悟它,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自己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扰以及解决的方法,黄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把文本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正体现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本色。

三:练习彰显特长。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阅读感悟,阅读感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然而写作训练、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却不断下降。语言教学的弱化、写作训练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黄老师的这堂课既有语言的训练也有写作的练习,她把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效果。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以上是我对这堂课最深刻的几点心得体会,说的不当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黄老师的这堂阅读教学课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