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德镇制和西湖龙井那样用好产地标志!就不用担心瓷器卖不出去!

 喂拍好 2022-04-27

不是景德镇瓷器不好,而是我们景德镇没将产地标志重视起来,保护好。一些外地的瓷坯运到景德镇,贴上景德镇制四个字,就可当景德镇瓷器卖出高价格,严重扰乱了景德镇陶瓷市场,也降低了景德镇制的品牌声誉。我们景德镇的人拿着金饭碗,弄得连汤都没得喝!

编辑

有些地方,甚至连运送到景德镇的环节都省去了,直接贴上景德镇制冒充景德镇瓷器售卖。试问,西湖龙井谁敢这样做?不敢!杭州市将西湖景区的茶叶划为产地标志进行保护,茶叶商使用“西湖龙井”需得到官方批准,增加了税收,也确保了品质。

景德镇制和西湖龙井一样,是全国公认的品牌,可几十年来“景德镇制”陷入劣币驱良币的困境中,外地产瓷器在景德镇大行其道、赚的盆满钵满,而景德镇当地品质好的健康陶瓷交易持续减少,甚至生存困难。倘若全国的茶叶都贴上西湖龙井销售,低价恶性竞争,我想西湖龙井也就会像现在的景德镇瓷器一样,卖不出好价格。

编辑

现在只要是提到景德镇制,多数人不敢买。行业内的人都知道,景德镇制就像茅台酒一样,便宜是假货,可消费者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宁愿用几块钱买个上当,也不愿意多掏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消费者被坑了一次,就不买第二次。

”烫手的玻璃杯替代不烫手的陶瓷杯,就如有人愿意花300多元到星巴克喝一杯猫屎咖啡也不愿意花钱买茶的道理一样。是陶瓷杯比玻璃杯好,还是茶叶比咖啡贵?其本质是对传统工艺不信任,我们对原产地标志和品牌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行业同质化严重,行业内问题突出。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龙井茶产值59.9亿元,比上年增长8.1%。预计到2025年产值达到80亿。西湖龙井、大佛龙井、越乡龙井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74.03亿元、47.74亿元、31.90亿元,分别位居中国茶叶品牌价值第一、第七和第二十七位,龙井茶在中国茶界地位得到稳固和提升。

编辑

龙井茶和瓷器一样,都不能当饭吃。不过我们景德镇陶瓷的实用价值要比茶叶高多了,相比茶叶的门槛也要高。我们一天不喝茶不要紧,可是我们吃饭的碗可是每天都要用。“杭州茶叶市场面对的竞争,比景德镇大多了。

”不难发现,人家杭州之所以做到了这么高的产值,无非是对龙井茶进行细分,重视原产地标志保护,他们开发出西湖龙井等多个龙井品牌系列并进行差异化发展,仅西湖龙井就分为狮、龙、云、虎、梅,人家将茶叶做成了一个大盘子,而我们景德镇的陶瓷盘子不断萎缩。

编辑

景德镇将日用瓷和工业陶瓷拱手让给了德化醴陵和佛山,各种理由,说人家的机械设备水平高,人家是低温瓷。人家机械化程度高,低温瓷价格便宜,为什么还想方设法用景德镇的品牌销售呢?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这就如,江西婺源茶产量、品质不低于龙井,婺源茶和龙井放在一起,同样的价格多数人会选择龙井。“工艺水准的差异并没有多少,最大的差异是品牌。”中国能生产爱马仕皮包的厂多地去,可是贴上爱马仕就不一样,能卖得好。

景德镇瓷器其实可以做到万亿市场,可是我们只做到了不到200亿。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1—8月,陶瓷工业总产值(测算值)85.7亿元,在国际经济波动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1.66%的增速。“人家杭州茶叶2022年比上年增长8.1%”.

编辑

有一个比较奇葩的现象就是,一年一度的瓷博会,景德镇当地市民和从业者都不大愿意去,为什么?对于从业者来说,不是因为参展费用高,而是因为瓷博会看客不多,买家也少,台下的观众比台上的人还少。而市民朋友不愿去看自己家办的瓷博会,说明瓷博会没创新,平淡无奇、年年如此,这不仅使得景德镇制瓷业的群众基础被动摇;失去群众基础,我们陶瓷事业就无法进步。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杭州龙井茶的经验将“景德镇制”用在日用瓷、建筑瓷和陈设瓷等多个领域,开发出多个品牌系列,推行机器换人,既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又要做到文化传承。不可能让一个没有用过瓷器的人去花几万元买瓷板和瓷瓶对吧?消费习惯需要培养,应该有入门级、中高级、大师级,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编辑

2021年,景德镇市全年生产总值不足1000亿,陶瓷贡献值仍然是大头。“低附加值的日用瓷看不上,认为那是卖泥巴;而高附加值的艺术瓷又没有信心,精品当瑕疵卖。”这种情况下景德镇的陶瓷都能做到几百亿,如果景德镇陶瓷工业品牌化和标准化能上新台阶并将手工制瓷大赛组织得热热闹闹,手工和机械化协同发展,那么景德镇瓷业会老树发新枝,发展添后劲。

来源:喂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