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夷之辩”的沉浮:10至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图志轩 2022-04-28

公元1234年(蒙古窝阔台汗6年)九月,一群来自北方的儒生齐聚东平府(今山东泰安),讨论着元月灭亡的金朝“将来国史何如”。

他们都是金朝治下,接受过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对已经灭亡的金朝怀有故国之情,甚至对更早的辽朝也持有一定好感。

文章图片1

金国彻底“消失”了

议题只有一个:谁才是“正统”?

这些儒生的代表,是来自故辽朝燕地,久处“夷狄”之中的“燕人”修端。

他首先要反对的,就是将宋朝当作近几百年来“正统”的看法。如果宋朝成为了“正统”,辽、金历史就得作为“偏据”“僭伪”成为《宋史》“载记”的一部分。

要知道,唐朝修《晋书》时,就将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政权写入了“载记”,这是这些北方知识分子所万万绝不能接受的。

文章图片2

《晋书》中,“载记”合计30卷

修端认为,宋朝从来就没有完成真正的“大一统”。

对唐朝统一结束之后的历史,以“南北朝”的框架来认识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他提议,以五代史为《南史》,辽史为《北史》,统一中原的北宋可为之作《宋史》。

这样,“僻居燕云,法度不一”的辽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至少与“元魏北齐”相当了。

至于金朝,修端认为,金朝继承的是辽的“大统”,与宋不存在君臣关系,“完颜氏世为君长,保有肃慎”,更不存在“篡宋”的争议了。

金朝平辽克宋,占据了中原三分之二的版图,连偏安一隅的南宋也要对金称臣侄,坐受四方朝贡更是百有余年。

此时,天下共主的位置已经过渡到了金朝。他认为,“自建炎之后,中国非宋所有”,应以金朝为《北史》,宋为《南宋史》。

尽管他也认为,“靖康之后宋统已绝”的说法,和把金史作为宋史“载记”一样,都是偏颇之论。但总的来说,他一直都是站在金的立场上,看待“敌国”南宋的,言语之间仍然充满着“金宋世仇”的意识。

他认为金朝的灭亡是“大朝(蒙古)之力”,而南宋的“贡献”不仅微不足道,甚至还扮演着不甚光彩的角色,“自撤藩篱”,“昧唇齿之理”,“取笑万世,何复仇之有”。

北方知识分子如何“看宋朝”?

在这里,就不得不谈谈北方王朝(辽、金)治下汉族士人的政治与文化意识了。

以辽朝为例,辽治下的燕云十六州的汉族世家大族,不仅颇受契丹统治者的器重,在朝中上下也有着很高的社会与政治地位。

文章图片3

燕云十六州地图

因此,相比于所谓的“华夷之辩”,这些知识分子更看重的是“君臣纲常”。

而一直以“中国”自居的宋朝知识分子,对辽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士人一直抱持一种“非我族类”的态度。

他们不仅称这些辽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士人为“北人”或“汉儿”,甚至在情感上比之于真正的“夷狄”(契丹人和女真人)更加蔑视。

于是,让今人看来极为“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

金灭辽之后,燕地一度回归宋朝,但当地的汉族世家大族却多不愿意出仕;而当女真人占领这一地区后,他们则纷纷主动出头效力。

金世宗即位后,在文化上延续金熙宗和海陵王的汉化政策,兴科举并重用儒生,金国的“文教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金朝的知识分子们,也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文化IP”。

文章图片4

金世宗

譬如金元时期的文学大儒元好问,其文学风格不仅有很多先唐的痕迹,甚至对苏(苏轼)黄(黄庭坚)为代表的宋诗风格,进行了言辞记录的批评。

从这里可以看出,金朝的知识分子们不仅不想做宋朝文化的学徒,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拥唐贬宋”的文化意识。

文章图片5

元好问

一言概之,自唐朝灭亡至元朝建立的三百余年(10~13世纪)的“多国争霸时期”:

  • “中国文化”与“宋朝文化”不是等同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即“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北人”“汉儿”为主的辽、金统治区的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元朝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正统问题”的?

修端的“南北史”主张,在北方士大夫阶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回应。

譬如其所著的《辨辽宋金正统》,被元文学家苏天爵(1294—1352)收入《元文类(又名“国朝文类”)》中。

史书记载,苏天爵自幼“习知辽与金故实”,对宋、辽、金三史孰为正统的问题十分关切。修端的《辨辽宋金正统》之所以能比其收入其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三史皆正统”的倾向。

不过,并非所有知识分子,都支持“三史皆正统”。这里面反对最为激烈的,非“南人”名士杨维桢莫属。

文章图片6

杨维桢

至正二年(1342年),他著《三史正统辨》,对“三史皆正统”理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他反复强调,被奉为官学的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已明确规定,“不以宋朝接五代之统,而是以宋朝续唐朝之统”。换句话说,在中国历史上,宋与汉、唐地位相当,都是“大一统”王朝。

文章图片7

《通鉴纲目》一书,由朱熹主持撰著

  • 他直斥契丹是“中国之人所不道”的“夷狄”,辽之与宋“正如匈奴、突厥之与汉、唐”。根本不能列席于中华国家。
  • 对于占据中原百年的金朝,尽管没有并被贬为“夷狄”,但还是将比作“三国时的吴、魏”,是“割据”“强梁”“僭伪”的政权。

至于那些“北人”士大夫,杨维桢讥讽道:

“不以天数之正,华统之大,属之我元….欲以荒夷非统之统属之我元”,“吾又不知今之君子待今日为何时,待今圣人为何君也哉?”

在杨维桢看来,元朝只有接续宋朝之统,才能真正进入汉唐宋相继的中国“大一统”王朝序列。

尽管其观点并未被官方采纳,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譬如担任三史(宋、辽、金)撰修总裁官之一的“南人”欧阳玄连连赞叹:“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

文章图片8

欧阳玄

另一位“南人”名士陶宗仪,也对《三史正统辨》“赞誉有加”:

可谓一洗天下纷纭之论,公万世而为心者也。惜三史已成,其言终不见用,后之秉史笔而《续通鉴纲目》者,必以是为本矣。

文章图片9

陶宗仪

元朝即便完成了中国版图的又一次“大一统”,但从修三史引起的所谓“正统之辨”看,分裂时期造成的中国文化内部的分裂和矛盾,一直都没有能有效弥合。

因为“正统之辩”一直没有定论,导致“三史修编”一度陷入停滞。最终,修编三史的总负责人,汉文化修养颇高的右丞相脱脱最终拍板:“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

文章图片10

脱脱草书《题璇玑图》,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三史独立成书“各与正统”,在今天看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元朝以辽、金、宋三朝继承者自居,以“大一统”王朝的立场,用平等的视角看待这三个不同民族政权的历史,这不仅匹配其“大疆域多民族帝国”的属性,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多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明清两朝的“正统观”

明朝建立之初,纂修《元史》的“创造团队”,主要以元朝入仕的学者名士为主。他们基本都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强调明朝政权的合法性是“奉天承运”。

因此,当时主流的知识分子并不持“华夷之辨”的正统论,来看待元朝的历史地位。如与宋濂同为修《元史》总裁官的江南大儒王祎(1322—1373),在其所著《正统论》中就指出:

只有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才算正统,蜀汉与曹魏,东晋与北魏,都不足以当正统之名。同样,“辽与(北)宋”同“金与(南)宋”的对峙,客观上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是非难明,而正统于是又绝矣”。

在他看来,辽金宋三朝都谈不上正统,直到元灭宋,再次完成天下一统,才“复绍正统”。

文章图片11

元史

修《元史》诸臣中,只有胡翰持“华夷之辨”来讨论正统。

在其所著《衡运》《正纪》中,历数周、秦、汉、晋、隋、唐、宋,上不及北魏,下不列元朝,将北方的少数民族王朝,尽悉排摒于中国正统王朝之外。

充分继承胡翰“华夷之辩”论,并将之发扬光大的,是著名的江南大儒方孝孺。

文章图片12

方孝孺

他在《释统》三篇和《后正统论》中,仅汉、唐、宋视为“正统”,而完成大一统的元朝,都被当做“乱华夷狄”之主,被摒弃出了“正统序列”,不允许其“进于中国”。

不过,方孝孺自己也意识到,其标榜“恢复中华”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

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斯民长子育孙于其土地,习熟已久,以为当尔。昔既为其民矣,而斥之以为夷狄,岂不骇俗而惊世哉!

但史实告诉我们,重申“华夷之辨”的思想自此兴盛起来。

嘉靖年间,土默特部俺答汗连年南下掳掠,长城沿线的百姓深受其害,举国上下对蒙古势力“深恶痛绝”。

嘉靖皇帝因为“苦虏之扰”,“最厌见'夷狄’字面”,“(嘉靖)晚年,每写'夷狄’字必极小,凡诏旨及章疏皆然,盖欲尊中国卑外夷也”。

文章图片13

忽必烈之所以“被除名”,全“赖”屡次犯边的俺答汗

伴随着明廷与北方蒙古关系的日益恶化,将“辽金元”摒弃出“正统”王朝的历史观,很快成为了主流思想。

除了元世祖忽必烈从历代帝王庙中“被除名”,以“两宋为正统”的史书纷纷出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王洙《宋史质》、柯维淇《宋史新编》、王惟俭《宋史记》等。

清朝建立后,鉴于其“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性,不仅为北魏至辽、金、元的北方王朝“全员平反”,并将之全部纳入中国正统。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三月,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及其功臣黏没忽、斡里不、木华黎、伯颜等,俱请入帝王庙内享祀。

与此同时,辽、金、元三史不仅被列入“二十四史”,乾隆皇帝还称赞三史“各与正统”是“最有理者”,“诚定论也”。

文章图片14

乾隆

至于王洙所著《宋史质》,乾隆评价其“乃病狂丧心”,柯维琪《宋史新编》“大纲之谬如是”。

总结

总的来说,相对于“华夷之辨”的正统论,“各与正统”的观点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

“正统”是天下公器,不能为某一个特定的族群所私有。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只要它奉行中国的政治、社会、伦理价值与秩序,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

这样的思想观念,蕴含的对多元民族、文化,多种异质性兼容并包的“中国”意识,深刻地影响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的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