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皇帝小心眼,臣子缺情商

 泊木沐 2022-04-28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杀了三个帮他南征北战的大将,分别是韩信、英布、彭越。其中韩信之死,格外让人感慨。史书中记载,韩信想要谋反,被杀于长乐宫。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难道韩信真的要谋反吗?有些史学家认为,关于韩信是否谋反,本身就是一桩疑案,由于史料有限,无法断定真假。

换一个角度想,从性格考虑,也许可以想明白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刘邦出身低微,他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放大了性格中的优点。当大权在手之后,他性格中的劣性就暴露出来。刘邦这个人小心眼,《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作为佐证。刘邦年轻的时候吃喝玩乐,经常带着一群朋友到家中吃饭。刘邦的寡嫂对此十分不满,常常语出讥讽。此后刘邦就恨上了寡嫂,他当上皇帝之后,寡嫂的儿子没有得到分封。刘邦他爹看不过去了,这才给他侄子封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号“羹颉侯”。

刘邦对自己亲人都这样,就能知道他怎么对待周围的人了。本来是一桩家庭矛盾,经过史学家的秉笔直书,让后人都知道了刘邦的性格缺陷。

说完刘邦再说韩信,韩信最开始投奔的是项羽,因不受重视才转投刘邦。众所周知,项羽和刘邦是敌对关系,并且在秦末战乱期间,项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比刘邦有优势。韩信投靠刘邦后,也没有受到重用,他又想离开。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被拜为大将,定下“汉中对策”,才促成了刘邦在乱世中崛起。

韩信固然才华横溢,但他情商方面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受重用就干,不被重视就跑,他被功名利禄紧紧地掌控住了。在韩信心中,估计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人头地,为达目的,他可以在青年时接受胯下之辱,也可以在发迹后炫耀权势,不知收敛。

韩信的高光时刻是垓下之战,有人说他一战封神,也有人说他扭转乾坤。事实上,垓下之战的功臣除了他还有张良,不能把功劳全都加在韩信的身上。此战之后,天下基本上被刘邦掌控,韩信被解除兵权封为楚王。

如果韩信聪明一点,他就应该明白了,刘邦对他有了防备之心。首先,韩信是投降过来的臣子。他可以杀项羽,就有可能杀刘邦。刘邦不能对他彻底放下戒备。其次,韩信当上楚王之后,身边依然保留军队。名义上说,楚地刚刚收复,人心浮动,带兵是为了安全保护。事实上,韩信也在防备刘邦,并且把这种提防的心态摆在了明面上。作为一个臣子,真是情商堪忧。

韩信之死说明了一点,在封建社会,臣子一定有情商,懂得正确看待自己的功绩。否则,哪怕功劳盖世,也难逃被打杀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