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得人间慈悲心,方抵岁月山水长

 罗生门mp1td0sz 2022-04-28

图片

修得人间慈悲心,方抵岁月山水长

作者 | 陶醉  朗诵 | 陈虹

编辑 |诗意的芬芳(lD:spwy5678)

图片

去年,有缘结识了一位僧人,常有交往,在师父的甘露法雨滋润下,受益匪浅。对佛教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改变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知,澄清了被一些所谓信佛人误导,纠正了曾经对佛所产生过偏见。

人生是一场修行的过程。岁月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修一辈子,也没有领悟到修行的真谛。很多人放不下执念,修不成一颗感恩和包容之心,就无从谈修慈悲。

图片

有一些人,不知道是真信佛,还是出于其它目的,一天到晚,撇家舍业,有时吃住在佛堂,云游名山寺院。有的人被弄得神魂颠倒,众叛亲离,在这些美其名曰修行的人误导下,很多人误以为不食人间烟火,乃为佛道!超凡脱俗了。有些人,一天到晚,只会背阿弥陀佛,对佛的真谛,对佛的精髓一无所知,这边念着阿弥陀佛,一回身,恶语伤人,凶相毕露。这就完全违背了佛教的宗旨,玷污了佛教的圣洁。

修行,不一定谁都遁入空门吃斋念佛,但心中不能没有一点禅意,虽然难以成为觉者,但要学会积德行善,修心养性,柔软自己的秉性,德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图片

修行,就是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净化心灵。我们知道学佛不是迷信,而是学习智慧,修行不是妄想,而是要思考,修心不是寻思,而是证悟之心,做善而不为己。

修行,不要追求形式上的超凡脱俗,要从自己的内心设置一块清静圣地。佛教真实内涵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正能量的。与我们提倡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相补相成的,佛法是心法,佛法是教育,弘扬佛法,就是教育人如何做好人,行善事,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错误举止和不当言行。

图片   

莫以小恶而为之,莫以小善而不为。这才是学佛人最基本的学佛基础。教育的力量就是为了点亮理想的生活,净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修行,不是仅仅挂在嘴上的,它应该存在于具体的事情之中,要慈悲为怀,要懂得施舍,以我所能,帮助别人,要从每一件极普通、极平常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严于律己,善待他人。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到无我为基。学会放下,过去事,都是曾经,不必耿耿于怀,过去心,不必挂着,现在心,随缘即可。

图片

真正修行的人,不会拘泥于礼节和形式,要有自己的慈念善行,将自己的善念化为一汪清泉,让其流进所有干渴人的心田。

做人,最好的修养就是记人恩,为人,最大的善良就是忘人过。  

 修行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养成: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着修行,修行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图片

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就是能与人和睦相处,发自内心的亲善,虽然不奢求修成正果,起码能修成一个别人敬仰的人,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因为人生太短,好好善待身边的人,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心胸狭窄者才咄咄逼人,不懂施舍的人才斤斤计较。

图片

 如今,我们都迈入了老年生活,只想将余生安于简静的自然。修心养性,每天用一抹慈祥的微笑迎接生活,用一颗安然的素心静看风轻云淡,静赏秋月春风。

愿我们的所有修行都有收获,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愿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如春花般绚烂,如细雨般诗情。


图片

作者:陶醉(电话、微信号13844318707)吉林省,延吉市人。走出军营,从事环卫行业几十载。曾在《中国建设报》《中国市容报》《内蒙古日报》《兴安日报》发表作品

朗诵:陈虹,诵读爱好者。陶醉于诗中的字里行间,愿意用声音传递真挚的情感和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