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历了疫情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又会怎样?

 新用户2356fYUI 2022-04-28

经历了疫情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又会怎样?

文/蔡朝阳

任何事情,一旦发生了,一定会有后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因必有果,有行为,必定有后果。只是,有时候,在较迫近的时间段里,这些后果不太看得清而已。

疫情已经三年,好好坏坏,乍暖还寒。本来,孩子们的生活,是最有规律的,早上上学,傍晚回家,如今都被打乱。非但如此,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秩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都已经被改变。那么,这样的一些经常性的突发情况,孩子们都在经历,这究竟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后果呢?

比如,病毒本身带来的恐慌。比如,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安。比如说,经常性的居家静止。再比如说,长时间的网课。诸如此类,都是一些非常规的事情。那么,处于这一些情况之下的孩子,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又会有何种不同呢?

以居家隔离而言,孩子们长时间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度过,这确实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尽管是在家里,但孩子们也仍需要奔跑游戏的室外空间,还需要足够多的同龄孩子的社群。这些内容,对孩子个体成长,是必须的。而当下,很多时候,只能付诸阙如。

从教育和儿童心理成长层面,我认为这些情况,目前还没有被足够重视起来。因为人们应付工作和日常生活已经竭尽全力了,谁还来关心你的心理健康?而这其实很重要,是影响这个孩子对世界的基本判断的。

问了很多在管控区的朋友,尽管有诸多不便,但我基本认为,从大范围讲,物资匮乏的情况发生的概率还不会很大。所以除了关心粮食和蔬菜之外,除了跟葱较劲之外,还要关心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基于生活而发生的对世界的判断,这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基石。现在全变了,那么,他们又如何建立新的认识,以及,这些新的认识,基本要素会是如何呢?

我们仅从教育和儿童心理的层面进行讨论。因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极其具有可塑性的。这个跟成年人有所不同,成年人有一个既定的世界观,面对特殊情况,会依据自己的理性做出调整。而孩子则有所不同,他会依据这个当下遭遇的事实,生成他的世界观。我想讨论的,就是,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发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期,更需要好的教育的最根本的原因。

举个例子,比如之前我们常会说,屯粮这件事,在80后家长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再前一辈老人,也许就会有屯粮的记忆。这种记忆,就是当年发生的事实,这些事实,已经深刻地刻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之中,无法改变。而我们现在既然有这样的认知,又该如何去救助孩子们,以免造成创伤后遗症呢?

比如,在匮乏时代,为了省点水费,会有人往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两块砖,以便节约一点点用水。这种举动在我们现在看来几乎可笑。也有老人家,在家里喜欢把水龙头开一点点,一滴滴往桶里滴水,因为这样的用水量,水表不会走,也起到了节约水费的作用。

但这些行为,在当代的青年人或者中年人看来,恐怕也完全无法理喻。我们劝父母不要这么做。但是父母总是改不过来。为什么?因为这是由他们当时的事实所决定的,他们真实的遭遇,塑造了他们认识和预判。这个记忆的根源在于匮乏。而这个塑造,已经深入到他们脑子的深处。宽泛地讲,这也是一种ptsd吧。

回到我们现在这代小孩。他们看到的,并起到塑造他们世界观的事实,又是什么呢?

当然,我也相信孩子们自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有强大的自我纠正能力。但有些影响,一旦形成,是很难再消除的。

前几天,网传一张图,在教人们如何吃树皮。当然不是生啃,据说是采下来,碾碎成粉末,然后煮熟了吃。这自然也是一个段子。但想想有一个绘本,叫《饥饿山的猫》,一个财主,穷奢极欲,拥有金山银山,一旦饥荒来临,穷的只剩下钱,而钱并不能吃,于是守着金山银山,濒于饿死。这个绘本真有即时性,也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需要想到,成年社会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个社会真实的运作,在影响他们;成人社会的所思所想,也会影响到他们。归根到底,我们参与的,正在运作的真实世界,在持续地塑造着孩子们。

我当然也不知道该怎么样进行心理干预,其实应该有更专业的专家来做一些专业的指导。我仅能做的,是遇到个案,可以给出一些建议。比如,网课,孩子不认真听,家长用吼叫代替管理,这显然是方法和策略不对。

而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在不稳定的形势下,仍要尽可能给孩子们一种稳定的生活。因为孩子们需要一种确定感。这种确定感带来秩序感。在这样的确定感之下,孩子们得以身心健康的成长。

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们70后恰好赶上了改开,一路向上,这种人生经历导致我一直是个乐观主义者,总觉得世界一定是一天天好起来的。但疫情的非常态,也会导致孩子们的预期和对未来的判断。那么,孩子们会受到何种影响呢?我们家长和教育者该如何面对呢?这是当下的一个新课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