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名方:黄芪赤风汤,益气活血,可预防心梗脑梗,化解肢体麻木

 老姜s07mkqx69s 2022-04-28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肢体麻木的事儿。

生活当中,肢体麻木可能很多人都遇见过。

有的人肢体麻木,稍微休息就好。有的人则长期不愈,甚至影响了触觉,出现针刺样疼痛的现象。

对于后者,大家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它背后暗藏两大类原因,即颈椎病和血管病变

所谓颈椎病,是病变处压迫、影响神经所致。

所谓血管病变,种类可就多了。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血管,从而形成肢体的麻木。

相比较而言,血管出了问题,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因此尤其忽视不得。

今天,我特别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小方法。

它对于改善由于心脑血管病导致的肢体麻木、酸困、乏力、行动不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方如下:

准备黄芪,赤芍,防风,三者水煎取药汁服用。每日一剂。5天为一个疗程。

如果感觉麻烦,可以取黄芪,赤芍,防风,剪碎之后用纱布包包好,再倒入热水来浸泡、闷盖,10分钟之后代茶饮。

每日一剂,可以反复加水,一直到味道淡下去,可以长期服用。

此方有什么来头?它源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名唤“黄芪赤风汤”。王清任善用黄芪,此方为其应用黄芪的代表方剂。

这黄芪赤风汤,可谓独步杏林。

如果你仔细翻阅清末以来,以及近现代的中医医案,会发现医家们对它颇有喜爱,经常经过加减后治疗各类疾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慢性肾炎、荨麻疹、风湿病等,都会用到它。

黄芪赤风汤能干什么?

六个字:益气、活血、祛风。凭这三点功能,它足以在传统医学的青灯古卷中熠熠生辉。

为什么说黄芪赤风汤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十分重要?

因为这类疾病在中医看来,根在气血运行不周,或气虚,或血瘀,或血虚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能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所带来的偏瘫、脑梗、心梗等,都十分及时。

黄芪赤风汤恰好符合要求。黄芪,补药之长,益气固表的功用为学界认可;赤芍养血,可以养阴、行瘀、止痛;防风,祛风解表,可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挛急。

这三味药原本是王清任用来治疗“瘫腿”的方子,但后世医家发现,其用武之地太广,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偏瘫方面,效果显著。

这也应了王清任对此方的批注:“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此方虽然很不错,但大家在应用的时候还是要听取中医师辩证后的意见。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能听任何一家之言。

但是,此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诱发肢体麻木酸困,的确是好处多多。它是古代先贤对我们的馈赠,我们怎能不珍惜?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