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级优质课】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左右脚)

 校园教育日记 2022-04-28

2021年江苏省小学
体育优质课比赛
水平三:(五年级
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左右脚)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 陆钰涵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参考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艺术的预设生成》中“小足球与游戏”单元“脚内侧踢球”这一教学内容。本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体验性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初步建立足球动作概念;进而通过踢“网兜”球等辅助练习,促进学生脚内侧触球的感觉;再将脚内侧踢球动作迁移到情境运用中,通过自主练习、配合练习、小比赛逐步提高学生脚内侧踢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学练情况,即时进行个别反馈或集体反馈,让学生能有效形成正确的动作做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亲和性态度,并让练习具有游戏化方式呈现,让学生乐于练习、勇与练习。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本身具有的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健身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小足球是小学体育教材球类主要内容之一,深受儿童喜爱的体育运动。在小学阶段开展小足球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激发锻炼热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是学生学习足球技能的基本技术动作之一,是《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三中足球单元第一次课。因为脚内侧踢球此项技术动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以该技术在足球比赛中是作为传球、以及射门的重要踢球方式,是足球场上运用最多的一项足球技术。
该技术分为五个技术环节——助跑、支撑、摆动、击球、随前——本次课将支撑脚的位置与摆动腿摆动中保持膝踝关节外展、以及脚尖上翘作为重难点。因为,支撑脚踩踏在合理支撑位置才能有效地击打到足球,而摆动腿摆动中保持膝踝关节外展、以及脚尖上翘才能让摆动腿保持紧张有力,才能产生有效击打足球的效果,达到传球或射门的目的。针对本课重难点,设计了相应的辅助练习,促使学生在脚内侧踢球时做到相应的要求,并能掌握向前摆的随前动作;再利用配合练习不断提高学生脚内侧踢球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异地借班授课的五年级(水平三)学生。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具有较好的观察模仿能力,因此他们对于游戏的学习形式特别感兴趣;在生理上,他们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肌肉,骨骼力量在迅速增加。本次借班授课班级所在学校是一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可能学生有一定的足球技术能力,但可能做出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正确性、流畅性还不够,以及在情境中的运用能力还欠缺。通过本课的一人练习、两人练习到三人练习,能够逐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进一步提高运用动作的信心;在互动游戏中,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
四、本课特色与亮点
1.动作技能融情境
对于脚内侧踢球的重难点突破,运用辅助练习方法,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完成,让正确的动作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进学生的思维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接触主教材之前就已经练习了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让学生在主教材部分的练习变得轻松,也更加节约时间为后续的配合练习留出时间。
2.游戏切入促学习
以游戏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让学生玩中学逐渐产生浓厚的足球学习兴趣。看似不经意的切入却意味深长,孩子们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挑战、对比等方法不断感受膝关节外展脚尖翘起的动作,了解脚内侧踢球摆动腿的动作,逐渐提高位置感、灵活性,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
3.重点突破有层次
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采用踢网兜球、一字步、脚后跟走、丁字步行进间踢网兜球的辅助练习,让学生感受脚内侧的触球感和摆动腿的摆动。踢球练习时学生先踢固定球,再踢对面来球;尽可能减少在原地的练习,更多的强调在移动的踢球练习,循序渐进,促进学生掌握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帮扶学困生。
4.分层推进视差异
学生的个体的差异,会造成掌握动作的快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正视差异的存在,及时调整学生之间的组合问题,让一部分学得快的、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先行一步”,提前进入到下一个练习环节。且提前进入下一环节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后续示范和展示的对象,不仅省去了教师再次组织集体讲解示范的时间,还让同学们看到身边的榜样,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与信心。
5.少说多练保密度
本课学生每人一球,人球合一,使学练更有趣、更高效。教师语言简练,反复用肢体带领学生感受足球的魅力,促进学生对脚内侧踢球技术的掌握,并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