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占山麾下参谋长,打了日军少佐一个大嘴巴,打响抗日第一枪

 兵说 2022-04-28

作者:海风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吉林两省多地沦陷,日本人得陇望蜀,准备把魔爪伸向黑龙江的省会齐齐哈尔。此时,日军大部分兵力驻守辽宁、吉林,攻打齐齐哈尔兵力不足。

【侵华日军资料图】

为了达到不出兵就能占据黑龙江的目的,日军决定收买已经叛降的洮辽镇守使张海鹏,驱使其进驻占领齐齐哈尔。日军为张海鹏配备了枪支弹药。9月26日,张海鹏的部队与500多名日军、铁甲车一起开进洮南。他在当地收编了一些土匪,扩充了队伍,扬言马上就要北上,进入齐齐哈尔。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如日军想的那么顺利。

1931年11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嫩江江桥,马占山组织军队,展开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了第一枪。江桥抗战为何打响?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江桥抗战的江桥,位于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坐落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西南约70公里的嫩江江畔。江桥建成于1926年,是洮昂铁路上的最大的桥梁,也是嫩江上唯一的桥。

辽宁、吉林被日军占领后,黑龙江百姓已经惶惶不安。日本特务在齐齐哈尔进行劝降、恐吓活动,张海鹏叫嚣马上进攻省城。

齐齐哈尔上下惶恐不已,当时的省主席万福麟在北平,不能回来。于是,他就电令他的儿子万国斌,代替他处理政务,警务处长窦联芳管理军事,黑龙江省军属参谋长谢珂辅助。

时局紧张,参谋长谢科于10月初致电在北平的张学良、万福麟,请求派要员来齐齐哈尔主持大局。十月上旬得到回复,任命马占山为代理省主席、军事总指挥,谢珂为副指挥兼参谋长。同时,张学良说:“如果张海鹏进攻黑龙江,就予以打击,如果面临日军有关军务,要避免直接冲突。”

马占山还在黑河,谢珂清楚,张海鹏与日军已经搅在一起,齐齐哈尔与日军冲突不可能避免。于是,在马占山还未到来之前,他召开各旅会议,部署作战方案,构筑工事,准备枪支弹药,同时在百姓中开展了抗日宣传。

黑龙江有省防军5个旅,加上其他一些武装力量,约30000多人,其中马占山为步兵第三旅旅长,驻黑河。10月10日,马占山接到代理省主席的任命后,乘船前往齐齐哈尔,于9天后到达。从黑河到齐齐哈尔乘汽车一日一夜即可到达,马占山却选择乘船。

马占山心想:“日本人气势汹汹,兵力单薄的黑龙江能幸免落入魔爪?以我的个性,就直接打鬼子,但上司一再强调避免与日军直接冲突。我这个黑龙江代理省主席,真是不好当。”马占山出生绿林,能征善战,是张作霖的老哥们儿,而现在的情况,打与不打,都是左右为难,所以他选择了能拖就拖。

马占山到达齐齐哈尔,被眼前的情景触动了。只见军队士气高涨,士兵忙着训练备战,城墙在加高,大街小巷的百姓议论的都是如何保卫家园。

马占山也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他向全国发出就职通电:“我为一省主席,应该守土有责。如有侵犯我疆土,扰乱我治安者,我将全力铲除,保卫地方。”他召开全体将士大会,发表演说,激励将士积极投入抵抗日军的行动之中。

然后,他到各防线布置防务,黑龙江抗战的气氛热火朝天。日军与张海鹏曾在嫩江铁路桥上发起进攻一次,被黑龙江守军击退。为阻止敌人,守军拆了嫩江桥的3个桥孔,车辆不能通行。

日军以拆桥为借口,由少佐林义秀向马占山发出通告:“日本出了借款修建洮昂铁路,有权使用铁桥。今铁桥被毁,影响运输大豆,要求你方在11月3日以前修复此桥,过期则由日方修复,并用实力保护铁桥。”日军以为恐吓可以管用,谁知马占山丝毫不理会,日军决定出战。

【马占山将军】

11月3日,日军嫩江支队炮兵第二联队第一大队抢占了江桥南岸。上午11时,1300名日军越过江桥,对我军阵地前沿发射炮弹,打伤黑龙江守军士兵7名,然后退去。

这时我方军队没有还击,日军见我方没有动手的迹象,沾沾自喜,以为我方惧怕。次日凌晨二时,林义秀要求黑龙江省派官员到前线,令军队撤退,避免冲突。

马占山派第三旅参谋长石兰斌,到嫩江桥上与林义秀谈判,两人走到桥中间相遇。林义秀说:“两军交战,难免死伤,对双方都不利。我方建议双方都不开枪,我们已准备了一份协议书,请你签个字,下令你方军队撤退。”

石兰斌一听就火了,他说:“你方毫无理由进攻我军,且打伤了我守军士兵。我方还未还击,你们还要变本加厉,要我们撤退。欺人太甚,该撤退的是你们。”两人正在唇枪舌剑之际,日军阵地突然开枪。

林义秀转身要走,石兰斌早就怒不可遏,追上去说:“站住。”然后在林义秀猝不及防时,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大嘴巴,并质问:“你们制定的不开枪,为什么你们不遵守?”

林义秀体格不强,这一大巴掌就把他打傻了,他连忙说:“对不起,我回去立刻查办。”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日军看到林义秀被打得红肿的脸,明白交涉不成功。石兰斌向马占山汇报情况后,马占山立刻部署作战方案,然后下达命令:“狠狠地打日军!”

我方枪声打响,日军在4列铁甲车和数10门大炮的掩护下猛轰江桥,一时间炮声震天,硝烟滚滚,嫩江河畔的血战全面爆发。战斗持续到中午时,日军死伤众多,慌忙退到南岸。

日军此时十分惊愕,关东军进攻东北时,东北军并未抵抗,这下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黑龙江东北军在武器上除增加了机枪以外,还用了两种日本人从来没见过的特殊武器——“惹不起”和“老母猪炮”。

【马占山雕像】

 “惹不起”,是东北绿林用于防止偷袭的绝招。它是把鱼钩拴在细线上,再加上铃铛,拉在树丛中,只要来人,它就会钩住衣服,来的人越多,上钩的就越多,铃声响声就越大,人就暴露了。这一招治偷袭特灵,日本人想趁夜间偷袭,不小心衣服被钩住了,想摆脱时,铃铛响了,我军士兵立即赶来抓人。

江桥战役之后,日军骑兵追击,东北军用“老母猪炮”重创日军骑兵联队。所谓“老母猪炮”,是挖空一截截粗的树木,用油浸透装上火药、破犁片、钉子等,炮身粗短而空间大,原来农村用它来防土匪。它可以装许多火药,口径大,但是射程短,可在当时是很管用的武器。老母猪炮一排排开,对着日军骑兵发射,一排排日军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

11月5日,日军调兵遣将,增加了许多兵力。我方前线兵力不足,马占山带领10多名卫士到前线指挥作战,鼓舞士气。6日,日军又增加了兵力,全力进攻,我守军奋力抵抗。

11月16日到18日,在没有外援兵力的情况下,黑龙江守军坚守了3天,因敌众我寡,不得不撤出阵地。19日,马占山率部全歼追敌400余人,然后退守克山、海伦。

血战江桥,打响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虽然江桥战役最终失败,但黑龙江守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英勇战斗,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自己伤亡2000多人。此战打出了中国军人守土卫国的决心,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拉开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序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