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是体内有热出不去!一张方,给身体开扇门!养血活络解中风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2-04-28

今天和大家聊聊调治中风————手脚麻木,身体不利索的事

其实说起中风的病因,存在两种说法:

  • 外风
  • 内风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曾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说的是咱们人啊,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中,风是比较常见的,反映到人身上则风为百病之长。

外中风,说的是这风邪侵袭,痹阻经脉,气血流通不通畅了,这经脉失养,就出现了口眼歪斜,眼闭不上,半身不遂的问题,主要是局部肢体,属中风轻症。

内中风呢?《素问-生气通天论》曾言: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血苑于上,使人薄厥。

说的是这人体内在腑脏虚损功能失调,体内的虚风在那窜来窜去,扰乱神志,就跟那电视剧里看到的一样,“咚”到地上了,不省人事,肢体偏废,神志不清,属于中风重症。

今天来跟大家一起体会一张金元名医刘完素的经典中风方————大秦艽汤。

中药:秦艽

组成:秦艽、川芎、甘草、当归、白芍、川羌活、川独活、细辛、防风、石膏、黄芩、白术、白芷、生熟地、茯苓,十六味。

此类病症情况复杂,内容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身有不适,还请大家找专业医师调治。

都说大秦艽汤使用的前提,是外无六经之形证,也就是说无外邪侵袭经络,调治的并不是外中风。

但是很多朋友说,这不是有四物汤吗!四物汤干啥的,经典的补血、养血方啊!可见血虚是根本前提。

但是中风了出现腿脚不麻利、嘴巴不利索的情况,养血就行了吗?

大医刘完素曾言: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柔,大秦茏汤主之。

手脚动不了,舌头硬的说不了话,血虚了,养一养,筋柔身体自然舒畅。

这血虚时间久了,玄府失养,所以这玄府的门开合出问题了,玄府,其实就是我们的汗孔。

再然后,阴血不足了,另一股势力就崛起了,阳热偏亢,这热邪就出来了!

如果说这股子热邪,能顺利的通过汗孔升散,排出,那到很轻松。但是现在这门出问题了,出不去!咋整?

这个热邪他就郁在身体里面了,因此久郁生风,这股风就是“内风”!

所以说病的本还是在血虚,血虚了就容易生内热。

我们看看配伍:

秦艽为君!退虚热,把这股虚热给管管。

生地、石膏、黄芩清“郁热”,久郁生风!我们要管内风,就要顺藤摸瓜给它把源头的问题解决掉,让风无处所生。

中药:白芍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滋阴养血,旨在培本,只有气血冲盛了,经行通畅,这热邪就没地方呆,就跟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关于这羌活、防风、独活、细辛、白芷,很多朋友说这不是风药么?有些人说是调治外中风用的。

但是结合大医刘完素的学说,这组风药意不在“祛风”,而是以“辛热治风”之物,冲开结滞,荣卫宣通自愈。

中药:防风

换言之,只有把汗孔的“门”打开了,身体循环正常,气血流通,这郁结就无处可生,内风就在体内发作不起来。

脾胃气血化生之源,气血亏虚,腑脏式样,所以人的胃气也会受损,运化自然会出问题,取白术、茯苓健运脾胃。

剩下一味甘草,老朋友了,调和诸药。

讲到着相信大家对这“内中风”有一些了解了,但是大家要明白,临床调治并不是上个方子就能行的,关于中风不止有这一种情况,关键还是在于辨证。

今天的大秦艽汤就讲到这里了,大秦艽汤——以治血为基础、巧用风药打开玄府(不知道玄府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展气机,通郁热,行血滞,调治血虚血滞、热郁化风之——内中风!

注意:本文配伍仅供参考,调治主张一人一方,可以给大家调方,但是没有通用的量,请勿盲目使用。

如果觉得对大家有帮助,建议分享出去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我是@心血管范立华主任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中医##健康##养生##中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