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题演练】技能考试第三站体格检查真题详解(下)

 壹亩莳 2022-04-28

来源:青竹执医专长
导语

技能第三站体格检查真题详细解答,技能真题演练,探索考试重难点!


16.肺部听啰音

1.被检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嘱其微张口作均匀呼吸,必要时可作深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

2.由肺尖开始,从上到下,左右对称部位对比,逐一肋间听诊。分别听诊前胸部、侧胸部以及背部,其中前胸部听诊应注意避开心脏,背部的听诊应避开肩胛骨

3.听诊前胸部时应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做对比听诊。侧胸部听诊应沿腋中线或腋后线进行,听诊背部时应在肩胛间区和肩胛下角线左右对比听诊

4.听诊中应注意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增强或减弱,有无异常呼吸音及啰音等

湿

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吸气终末多而明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分为大、中、小湿啰音和捻发音

两肺散在性分布→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水肿

两肺底分布→肺淤血、肺水肿及支气管肺炎

一侧或局限性分布→肺炎、肺结核(肺上部)、支气管扩张症(肺下部)、肺  脓肿、肺癌及肺出血等

捻发音→肺炎或肺结核早期、肺淤血、肺泡炎、正常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以呼气时为明显,强度、 性质和部位易改变,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两肺均有干啰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心源性哮喘等

局限性干啰音→支气管局部结核、肿瘤、异物或黏稠分泌物附着

局部而持久的干啰音→肺癌早期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17.胸廓扩张度的查体演示

1.嘱被检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检查者站立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

2.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部对称部位→将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其余手指及手掌置于前侧胸壁

3.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注意:

①后胸廓扩张度的检查:以两手掌面平置于肩胛下区对称部位,拇指在后正中线对称部位,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其余四指并拢紧贴于后胸廓两侧,嘱被检者做深呼吸, 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②一侧胸廓扩张度减弱→病变;对侧或其他部位动度增强→意义同肺部视诊呼吸运动

18.胸膜摩擦感和心包摩擦感操作及鉴别

胸膜摩擦感:检查者用手掌轻贴胸壁,令被检查者反复做深呼吸,此时若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即为胸膜摩擦感,胸膜的任何部位均可出现,但以腋中线第5〜7肋间隙最易触到。见于急性胸膜炎

心包摩擦感:急性心包炎早期,可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和舒张期双相的粗糙摩擦感,以收缩期、前倾体位和呼气末更明显,若在该部位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见于结核性、化脓性心包炎,以及风湿热、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心包炎

19.指鼻试验、轮替试验演示

指鼻试验:嘱被检查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食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进行,观察被检查者动作是否稳准。

轮替试验:嘱被检者伸直手掌,做快速旋前旋后动作,先睁眼后闭眼,反复进行,观察动作协调性。

20.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左手托扶被检查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反射中枢颈髓的第5~6节

肱三头肌反射

被检查者半屈肘关节,上臂稍外展医师左手托其肘部,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反射中枢颈髓的第6~7节

21.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

巴氏征:检查时检查者用钝物沿被检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至小趾根部,然后转向内侧趾根部,若趾背伸,其余四趾向背部呈扇形张开为阳性

查多克征:检查时检查者用钝尖物在被检者足背外侧由后向前划至跖趾关节处,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22.颈强直

1.被检查者去枕仰卧,检查者先左右转动其头部,了解是否有颈部肌肉和锥体病变

2.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胸前,左手作屈颈动作,感觉颈部有无抵抗感

3.阳性表现为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


23.踝痉挛、跟腱反射

踝痉挛: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病人足掌前端,让患者用力向上使踝关节过伸,阳性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

跟腱反射:被检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 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24.凯尔尼格征操作及临床意义

凯尔尼格征又称为克尼格征,也叫克氏征: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先将其一侧髋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将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为阳性,克氏征阳性提示有脑膜受累

25.脊柱压痛叩诊(直接+间接)

1.以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和椎旁肌肉,正常每个棘突均无压痛。或用叩诊锤逐个叩击各椎体棘突以检查胸椎与腰椎有无叩击痛

注意:叩击痛:(1) 直接叩击法 :是以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此法多用于检查胸、腰段。(2) 间接叩击法:又称为传导痛或冲击痛,病人取端坐位,医师用左手掌面放在病人的头顶,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手,如脊椎某处疼痛,则表示该处有病变。

2.叩击痛阳性时,可以第7颈椎棘突为骨性标志计数病变椎体位置

3.临床意义:胸、腰椎病变,相应的脊椎棘突有压痛;椎旁肌肉有压痛,多为腰背肌纤维炎或劳损;叩击痛的部位即为病变部位

26.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Mc-Burney(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对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 者,找到麦氏点后,用示指和中指按压此处,被检者可感到疼痛加重,表情痛苦,若阑尾炎症波及腹膜壁层时,亦可出现反跳痛

27.右腋窝触诊、滑车上淋巴结触诊

右腋窝淋巴结触诊:检查右侧时,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向上屈肘外展抬高约45°→左手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外侧壁、前壁、内侧壁→同样方法检查左侧

右滑车上淋巴结触诊:检查右侧时,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腕,屈肘90度,左手掌向上,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 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三头肌间沟内滑动触诊→同样以右手检查左侧

28.腰部肾区叩击

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检查时,被检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将左手掌平放于被检者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部。肾区叩击痛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 肾周围炎及肾结核等

29.浮髌试验

浮髌试验:被检者平卧,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一手虎口卡于膝关节髌骨上极,施加一定压力,目的是可以使关节液集中于髌骨的下方,另一手示指按压髌骨并迅速抬起,按压时髌骨与骨面有碰触感,松手时髌骨浮起,即为浮髌试验阳性→常提示关节积液量大于50ml

30.桡骨反射

桡骨反射:左手托住被检查者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右手用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肱桡肌收缩,屈肘、前臂旋前。反射中枢→颈髓的第5~6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