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刚转热,李大爷就又开始整天大汗淋漓了,而张大妈也是经常出汗,但却是局限到头部冒汗,同样是出汗,但我给他们的方子确不一样,尽管如此,但都用了祛风药,因为,自汗多与中医的风邪相关,那么这又是为啥子呢? 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而中医认为汗证,尤其是自汗多与风有关,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常见的有酒后感受风邪的汗出如浴“漏风”;体表阳虚失固的“泄风”,风邪伤胃所致的颈部出汗,怕风,饮食差的”胃风”,风邪入中于肠的“肠风”;沐浴后受风,风客于头所致的头面汗出,恶风头痛的“首风”;以及入房汗出中风的“内风”也就是“房劳中风”,等等等等.这些“风”我们以后再慢慢细说…… 汗出伤津,多伴风证,此之谓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