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牌坊欣赏——大义参天彩牌楼

 智宇张瑾 2022-04-29

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200多年历史。

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 

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有匾“大义参天”,牌楼背面悬挂“流芳千古”匾额,额匾四周为透雕“二龙戏珠”,做工精细。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

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

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

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

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

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了“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八幅关羽故事壁画。

 牌楼之每角下面均有垂花柱,凡八根,分别雕刻石榴、佛手、葵果、莲蓬、牡丹、荷花、花篮等。

明柱柱身下段各以三块抱鼓石状夹杆石将柱身外、前、后三面夹峙。从三个方面把柱子固定。无论从建筑结构或是装修艺术上讲,这座牌楼都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优秀实例,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抱鼓石表面浮雕“苍龙行云”、“丹凤朝阳”、“云鹤图”以及“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记”等图案。

因为影视剧的广泛传播,让我们大家熟知了这位唐朝名臣狄仁杰,但其实荷兰人高罗佩曾经写过《狄公案》的小说,并在西方广泛传播,使狄仁杰的名气甚至远远大过了包青天。

绝大多数牌坊都是“一”字形的,或在“一”字的基础上稍有变化,而眼前的这座牌坊却是可以从四面观赏的“立体”牌坊。如果按照通常的描述原则来描述这座牌坊,那么这座牌坊应该是“六柱三间五楼”。

从南北两个方向看,这是座四柱三门的牌坊,但从东西两个方向看这座牌坊则是三柱两门的。

这种结构复杂、设计巧妙的牌坊在开封民间被称为“鸡爪牌坊”,类似的牌坊在河南还有三座,分别位于汤阴县岳飞庙、社旗县火神庙、舞阳县北舞渡山陕会馆内,但就艺术水平来说,当以山陕甘会馆中的这一座为最。

之所以把牌坊设计成如此形状,除了有审美方面的考虑之外,应该还有环境制约的因素。试想,假如在此位置只竖起一座四柱三门牌坊,一定会让人有比较单薄、气势不足的感觉。

但继续横向扩展的空间显然又不足,而把牌坊设计成“立体”的,纵向上增加体量,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又弥补了“单片”牌坊的气势不足。额枋下的大雀替。镂空雕不仅雕出精美的龙凤和花卉,还极其细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世俗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