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性疾病可从“风”论治(理论篇)

 为什么73 2022-04-29

王庆其 肖相如频道 2022-04-29 07:00

导读:今天跟着王庆其先生从《素问·风论》入手学习顽固性、疑难性疾病从“风”论治的理论基础。

所谓“顽病”,即顽固、顽难之疾病。一般指病机错杂,病程迁延,久治少效,证情反复的病证,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笔者通过学习《素问·风论》及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的多年探索,试从治风角度着手,佐以辨证,常常获得意外疗效,兹不揣浅陋,提出来以便引起进一步研究。

图片
01
图片

风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内经》中有关风的概念甚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 指正常的自然气候;

② 指能致病的反常气候,称为风邪;

③ 指病证,如疠风、偏风等;

④ 指气,《灵枢·百病始生》说:“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广雅·释言》:“风,气也。”

总的来说,《内经》的风是指风邪(当时风尚无内外之分)。

《素问·风论》中虽有“内风”一词,实指“入房汗出中风”,所中的还是风邪,非指近代所说的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眩晕、抽搐、昏仆及口眼㖞斜、两目上视等症状的“内风”。

中医学中的六淫病因虽然包含着六种气候因素的意义,但在临床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症状证候,即人体对病邪的整体反应,也就是通过“审证求因”来确定何种病邪致病。

这里的六淫,从其主要方面来看,“它是标示能够使人体产生六类证候症状的病因的符号”(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

例如关于风,《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内经》认为许多病与风有关,而且由风引起的病一般都有善动不居,变化无定的特点。于是它就把凡是具有游走多变特点的病证的病因统归为风邪,而不管它们在发病前是否真的受了作为气候因素的风的影响。

这一点正是我们治疗某些内伤杂病也可从祛风着手的立论依据。

风邪致病的特点:

① 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快,病位不定;

② 风性主动,见筋脉、肢体抽搐、拘挛、震颤或头目眩晕等;

③ 风邪袭人多犯阳位,如上焦头面诸窍,病多疏泄汗出。

④ 风为百病之长,为多种疾病的先导。

图片
02
图片

顽病治风的病理基础

《内经》有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之说,前句说明了风邪致病的普遍性,后句肯定了风病易动善变的特点。

《素问·风论》提出了首风、脑风、目风、漏风及五脏风等概念,提示风邪致病无所不到。前已述及,《内经》所述的风主要指外风。

金代刘河间提出了“脏腑之气”的卓越观点,他指出“一身之内,寒、暑、燥、湿、风、火六气,浑而为一,两停则和平,一兴一衰病以生也”。即由人体脏腑虚实而内生六气。

那么,风邪不仅来自自然界的不正之气,也可因人体本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异常变动而滋生。

对于“顽病”来说,因其病理演变复杂,或寒热错杂,或虚实相类,或新邪宿恙相兼,其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严重失调或受损,故内生风邪的可能性更大。

兹举例说明如下:

1. 阴虚生风

导致阴虚的原因甚多,在外感病中多因外邪久羁、煎灼真阴而虚风内动;

在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也可由久病、失血、伤津,或攻伐不当、香燥过用等原因,精血亏损,筋脉失于荣润而出现肌肉瞤动,或手足震颤,或口眼㖞斜等。

此即缪希壅所说的“内虚暗风”。所谓“内虚”,是指阴虚。

2. 阳化内风

即如叶桂所说的由“身中阳气之动变”而导致“内风动越”的一种病理现象。

多由肝肾阴亏,精血不足,或热病劫烁真阴,木乏滋养,厥阴化火;或机体阴阳俱损,气血衰惫,阳浮风动;或中土虚亏,土衰木横,“气愈伤,阳愈动”,阳气动变,内风由生。

出现眩晕、头胀耳鸣、心悸失眠、肢麻、咽喉不利、肢体痿痹、瘛瘲、㖞斜等症状。

不过叶桂所说的“阳化内风”,并非囿于中风一证,就《临证指南医案》所见,几乎散见于各科病证之中。从临床实践看,“阳化内风”现象,具有广泛的病理意义。

3. 血虚生风

“血主濡之”,肝主藏血,血虚则肝脉失养,木气不和,故令生风。

多由久病邪正相争,血气受戕;或由病损络脉,血不循常道而妄行,出现诸失血证;或因高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而滋生内风。

出现面色无华,眩晕眼花,两目干涩,爪甲失荣,皮肤干燥无泽,皮肤瘙痒,手足麻木,筋骨活动不利,或拘挛,或蠕动,或震颤等。

临床上“血燥生风”,大抵亦归属此类。

4. 蕴热生风

在外感温热病中,热极生风十分常见。在慢性病中较少见热极现象,但蕴热也可能生风。

如慢性肾炎中湿热内蕴,出现面目浮肿、高血压、眩晕、蛋白尿等,可以认为是动风的表现。

5. 液枯生风

多因病变耗液,或饮水不足,或高年肝肾亏损,阴液不足,液枯则皮肤筋脉失于滋润,见皮肤干劲皱揭而瘙痒,筋脉拘挛瘛瘲。

6. 肝逆动风

肝主疏泄,为将军之官。或因情志失和,肝失疏泄;或土壅木郁而横逆;或因痰火扰动,肝气厥逆。

肝为风脏,肝气失和,最易动风。

7. 脾虚生风

多见于小儿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以致脾胃素亏,或病后饮食失调,日久损伤脾胃,或者吐泻日久,脾气受戕,导致严重的脾胃气虚,甚至脾阳不振。

脾虚则肝旺,肝旺则生风,从而出现面黄神萎,嗜睡,露睛,头痛呕吐,便溏,项强抽搐,甚则昏迷、四肢逆冷等脾虚生风证。

8. 蕴毒生风

中医病因学中毒的概念除了直接有毒性作用的有害物质外,往往把气盛而危害峻烈的病邪也称为毒,如疫毒、热毒、火毒、湿毒、寒毒等。

在一些顽难痼疾中,邪气盘踞,根深蒂固,日久酿毒,毒邪弥漫,滋生内风,出现眩晕、瘛瘲、神昏、惊惕肉瞤,甚至昏迷等症状。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肺心脑病等后期往往出现动风证候,除了正气乏竭之外,邪毒内蕴而生风是重要病理表现。

9. 瘀结生风

血瘀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瘀结可以生风,常被医家所忽略。

根据笔者临证观察,许多顽证每因病而瘀,由瘀阻络,络脉失养,虚风内生,如中风患者,无论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皆有瘀血存在;

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往往无明显肝风内动征象,倒是先有瘀阻,继而生风,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或手足挛急、震颤等,此为明征。其他疾病亦不乏其例。

10. 痰阻生风

痰与风两个病理因素常交织为患,风煽而痰升,痰阻而生风。

如痰迷心窍,而神昏抽搐,痰阻络脉而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等,均是因痰阻而生风的临床表现。

图片
03
图片

顽病治风临床举隅

敬请关注明日推送!

注:本文选摘自《黄帝内经心悟》,王庆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2。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