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的欲望和动力,比能力大小更重要

 正心正举 2022-04-29

文丨挑灯看剑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主人公阿甘是个从小身体残疾,智商只有75的男孩,因为先天缺陷他被学校拒绝入学,还无数次遭到同伴的欺凌与嘲笑,似乎展开在他面前的只有无尽的黑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但凭着一股敢冲敢做的“傻劲”,他传奇般取得大学学位,成为长跑冠军和百万富翁,活出了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传奇一生。

在阿甘身上我们能发现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敢于挑战未知事物,面对困难表现出的坚持和毅力,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讲,阿甘成功的背后有一个重要且稀缺的因素——不自我设限。

被所有人视作低能儿,阿甘从不因此妄自菲薄,已经功成名就,依然愿意重新开始全新的领域,心无杂念,一心向前,这些都符合心理学家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特征。


识别自我设限的思维陷阱

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人的能力是可变的,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身能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会陷入自我怀疑,而是积极从失败中学习进步,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成功的秘诀就是成长型思维。

富兰克林曾是一名非常失败的律师,当时经他之手办理的案件几乎全都败诉了,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超越自己,最后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爱迪生小的时候记性极差,表现得愚笨无能,被老师认为不可救药,但他遇到挫折从不气馁,后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与此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把成功和失败看做证明自身能力的标尺,害怕事情做不好就会暴露自己的无能,面对时挑战常常犹豫不决,而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他们又患得患失,往往固步自封不求进取。

举个例子,朋友小李从名校毕业三年,如今在一家公司做着普通的职位,原来在学校表现优异的他被家人寄以厚望,但好几次遇到有可能升迁的机会,他都给主动放弃了。作为朋友的我感到很不解,便在一起吃饭时询问原因。

小李回答说,学生时期他成绩一直很不错,考上了令很多人羡慕的学校,可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其实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聪明,毕业后面临工作上的全新问题,很担心如果完不成任务会毁掉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被同事和同学笑话,因此他尽力回避有挑战性的难题。

小李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者,成功在他看来不是努力的结果,而取决于运气和聪明程度,面对挑战他不是考虑如何应对,而是首先怀疑自己能力不够,害怕失败会被证明无能,在机遇面前显得十分消极被动。

生活中像小李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总是很在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外界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比如是否聪明,是否能干,是否有意志力等等,习惯用过去的成败预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至于可能为了维持完美的形象而畏惧挑战,不知不觉把自己限制在无法突破的重重框架之内。


执着于能力,使我们限制了自己

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段报道,说一位青年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疯狂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考试,先后取得了三十多份专业认证的技能证书,回来后却都把它们堆积在抽屉里,不曾从事任何与这些证书有关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认识自己的内驱力,希望对自身能力有一个确切的评定,而很多时候升学考试、职业测试、智商测量、心理测试等工具的应用,使我们总好像是被置于扫描仪的镜头下,把人依照能力大小分为三六九等。

虽然测量工具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细化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做出扬长避短的规划,但于此同时也制造出一个固化的思维模式,让人们对未来的丰富设想被固定在狭小的空间中,限制了人生发展的可能性。

和成年人相比,婴儿极少会自我设限,如果你观察一个正在学走路的婴儿,他可能经常摔倒,但他不会担心被人嘲笑,也不会因为怀疑自己能力不够而停止尝试。

成功和失败对于婴儿来说,都是重要且有用的反馈信息,他会充分吸取这些信息中的积极部分,用来纠正错误的动作,保留和发展正确的动作,所以婴儿总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以肉眼可见的惊人速度建立复杂的动作图式。

每个人都曾走过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经历过无数次摸爬滚打,才练就各种生存技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失去了学习新知识、使能力持续发展的潜力。

比如有人看过网上大神的精彩表演,心血来潮学习弹钢琴,练习几天之后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就怀疑自己天赋不行,遇到错误和难点不再尽力找到方法克服,而是担心弹得难听被人笑话,于是学东西总是半途而废,忘记了任何事情要想做到精通,都离不开长期刻苦的练习。

当然你可能会说,成年人已经不具备婴儿阶段神经发育的优势了,但科学证实人脑还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成年人同样拥有学习成长的巨大潜能,只不过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使我们关注到更多干扰自己的信息,习惯于先评判能力是强是弱,再决定是否付出努力,因此给自己制造了前进路上的障碍。

害怕失败,使我们固守不前

对于固定型思维者来说,挫折意味着失败,而成功同样是焦虑的来源,因为相信爬得越高就会摔得越狠的信条,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随时将自己拉回原点,成就无法为我们积累继续前行的信心,哪怕一次错误就会将以往的光荣全部抹杀,所以只要稍微有所成就,我们就会马上安于现状。

患得患失的防御姿态源自早期亲子关系中安全感的缺失,这也是固定型思维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通过自我设限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失败的打击,不被嘲笑和责备。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提供足够安全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探索世界时表现出更多信心和兴趣,而较少有后顾之忧,相反如果养育者总是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而彻底否定孩子,孩子的价值感就会经常处于不确定的威胁之中。

无处不在的评判会告诉孩子,只有持续表现完美才能得到爱,错误意味着指责和抛弃。他们就会开始患得患失,担心失败会将自己的完美形象彻底毁掉。

于是,确保安全感的需求被摆在了第一位,设法避免失败结果成为最重要的人生动机。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避免失败的动机如果强于追求成功的动机,人就会倾向于回避中等难度的任务,更愿意选择极为容易的任务或困难到不切实际的任务去完成。而现实生活中,真正有可能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人们能力的,恰恰是中等难度的任务,这就使得固定型思维者很难持续有所进步。

前面讲过,对自身能力的评判,使我们不愿付出更多努力,安全感的缺失和自我价值受到威胁,使我们选择自我设限来保护自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防御只会使我们畏首畏尾,把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那么该如何转变呢?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如何走出自我设限,充分发挥内在潜能

固定型思维是自我设限的思维陷阱,让我们在做每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之前,总是先根据以往的成败经验,衡量凭借自身的能力是否有足够胜算,再决定付出多少努力,结果往往不是主动放弃就是消极应对,事情反而真的做不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获得增长。

其实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放下对能力的执着,改变看待失败的态度,不管不顾地投入努力把事情做好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事情离抵达成功或许只差一点坚持。

  • 放下对能力的执着

人类智力究竟由天生基因决定,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升?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至今仍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同时每个人也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爱默生在《自恃》中写到:“纵然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独一无二,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除非真的去行动,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无法真正测量出一个人能力的实际数值。与其执着于自己是否是有能力的人,不如放下对能力的执着,放下对成绩的固守,只专注于实践和任务本身,因为能力和成绩只能代表我们的过去,而无法定义未来。

  • 改变看待失败的态度

固定型思维者往往错把特定任务的失败看做人生整体的失败和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因而竭力避免失败的可能性。但真正成功的人生,必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希望自己发展得更加完美,潜能得以更好发挥的动力和欲望,而失败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是成长必不可少的养料。

只有敢于面对挫折与挑战,不断向外探索未知的世界,才能使能力更完善;只有敢于付诸实践和尝试,不断向内探索未知的自己,才能使自我更丰富。

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那句台词:“人生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 ”。选择成长型思维,保持开放进取向上的心态,相信你的人生也将充满未知的惊喜。

点击关注“正心正举”视频号获取更多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