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若昀“假社交”引共鸣:表面能处,内心很累

 昵称28556420 2022-04-29

图片

最近,张若昀在一档新综艺中被问到“最大的性格缺陷是什么?”时,他走心地说道:

“我是一个比较孤僻的人,有时候跟人交往的时候,并不能很快速的深入交心。因为我对于和人和人交流的时间太长,其实还有点害怕,就是有时候处在一种“假社交”的状态中。

就是并不想社交,但是没话找话,如果有人意识到我并没有走心的话,我觉得他会很难过。”

“假社交”,简言之,就是并非真的很外向,也没那么爱热闹爱说话,可是冥冥之中觉得自己该那样做,做完之后又觉得自己非常疲惫。

对职场人而言,找到属于自己正确的路子,才能走出或躲过“假社交”的围城,实现有意义的人际社交。

这次,通过对身边职场的调查和访问。我整理出来了以下4个小故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图片

你有没有过这种状态:

“不是特别外向,也不算完全内向,有时候并不想社交,但是又感觉自己得做点什么,做完之后,好像耗光了所有社交能量。”

我就是这样,起初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假社交”,只是想着刚入职,尽力融入到现在的公司里。所以每次有社交活动和小聚会,我都凑上去多嘴地问一句:

“我能和你们一起吗?”

但是后来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现了问题,但是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没有人喜欢和我交流。

这种状态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内耗,开始自我怀疑。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便去找了心理医生。他告诉我,我处在一种“假社交”的状态。

后来我的想法终于发生改变:

从最初的被迫广泛社交、表面朋友,到主动修剪人脉、深度交流。

社交状态,有时候也是必须要在意的。与其在“假社交”中旋转内耗,在人际关系上显得被动和疲惫,不如主动修剪枝叶、精简人脉。

图片

“看起来谁都能处成朋友,其实私下很难拉近关系”这是朋友对我的评价,我非常认同。

我自认为一直处在一种很假的状态:很热闹,很喧哗,但是不亲近。

我觉得交心很累,把握不好尺度,所以领导、同事的酒局、KTV局,玩到一半我就会找个理由开溜。

到晚上大家都开始emo互相安慰的时候,我会打开勿扰模式,一觉睡到天亮,然后早上起来回复一句:

“哈哈哈哈刚看到,昨天和朋友玩太嗨倒头就睡了。”

因为晚上我享受的不是孤独,而是安宁。

如果躲不掉和朋友交心,我会尽力去迎合,但是聊完之后我会累的不行,心力交瘁的那种,立马会回房间。

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安全的状态,因为我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别人:

“今天我就想跟你交流到这,我们维持这样的关系就可以了。”

图片

不会拒绝,这是我从小到大的“臭毛病”。

学生时期,因为不会拒绝别人抄我作业,我把自己的作业拍照备份,等待着同学的“光顾”;因为不会拒绝别人借钱请求,我兜里只剩100块穷到吃泡面,也不会张口去“催债”。

工作后,我常常因为这个坏毛病,帮同事工作、帮其他部门的领导打杂、参加不知道谁组的聚会。

对我来说,在陌生的社交环境我会因不好意思而选择妥协。那个“不”字,有时候都到了嘴边,却很难说出口,活生生咽了下去。

我开始偷偷练习说“不”,虽然我知道,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我想做自己。

所以,每当不太熟的同事来找我帮忙,我会开始客套几句,然后把练习很久的模板话术略带感情地说出来:

“啊,这样啊,但是我也有不少工作要忙,有点抽不开身,太对不起你了。”

我慢慢发现,其实拒绝也没那么难。有些和自己无关的同事、领导,我都用同样的话术拒绝,唯一不同的是,和领导说话换成了“您”。

但我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沟通。遇到聊天很舒服的同事,我会主动跟他推杯换盏,滔滔不绝地聊天,答应他一切的请求和帮忙。

《生命的真相》中有句话我很喜欢:什么是做自己?拥有表达爱的能力,和说不的力量。

图片

我真的是一个很慢热的人。

和同事成为朋友,几乎需要半年以上的交流。几周、几个月的相处,我都会用“假社交”的状态去敷衍了事。

这看起来很像是“交友考验”:

如果你能通过我的“假社交”考验,说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成为很好的朋友;如果不能,那我们互相尊重,请勿打扰。

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快餐式爱情,还有快餐式的友情。有些同事刚见面就开始寒暄,唠家常、聊八卦,晚上emo的时候交心,第二天开始形影不离。

而我这种人却很难接受,甚至他们都开始腻烦双方的关系了,我才刚开始上心。

很多人认为,社交关系的主动权由他人掌握,正因如此才很在意“他们会怎么看我”、“我该怎么说才能得当”,满足他人希望的社交方式,因此陷入了“假社交”的围城。

但我觉得,性格很难去改变,我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最起码你知道我社交的边界在哪,不会主动越界。

每个人的社交能量都是有限的,在“假社交”中丢失了能量,我们便无法继续维持人际关系。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时,不妨直面“假社交”,寻找自己和它和解的方式,而不是尝试去挣脱。

当真实和不断打开的内心相融合时,会使人产生难以想象的转变:它会让我们的沟通变得舒适,社交变得放心。职场人也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社交节奏,一举走出负面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