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传说出现,证明古人已懂社会发展规律,开始建构伦理道德秩序

 淘沙金 2022-04-29

《 山海经 》,是一部记录我国上古人文活动的史书 。龙凤呈祥的神话故事,活脱脱的记录在这里 。

龙凤呈祥的故事迄于何时?查海石堆塑龙,据说有8000年之多。出土的陶器有龙纹陶片,蛇纹陶片,蟾蜍纹陶片,蛇衔蟾蜍陶罐,鼓腹罐,表明龙传说在当时已经广泛流行 ,受到崇拜 。

不但出现龙 ,还出现凤 。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最精华的部分是以“坛庙冢”和“人凤龙雕像”举行通天祭祀及高度发达的天地人崇拜,龙凤不分家 。

也就是说,8000年前,龙凤呈祥的传说故事 ,已经成为祭祀文化 ,得到祖先的崇拜 。

龙凤呈祥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龙代表天道,凤代表人 道。 我在上文章说到 ,龙是易经思维的概括 ,是及其深奥的中国哲学天道的概括 。没有龙,也就没有《易经》,没有《易经》, 也就没有龙的传说 。在上古时期没有文字 ,《易经》用龙等神话传说来表达。

而凤凰代表的是人道,用凤凰传说 ,表达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如何生存的人间道理 ,也就是人道。没有凤凰,便没有人道 ;没有人道,便没有 凤凰。天道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道讲的是人类之间的关系 。

兽有兽道,人有人道。兽类生存之道,弱肉强食 森林法 。兽类 有食物链 ,有天敌 ,接受自然平衡法则 约束。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已经不存在天 敌,但又不能破坏自然平衡法则。兽类可以偷盗, 抢劫 ,杀同类。这就是兽类弱肉强食自然法。而人类之间不能偷盗,抢劫,杀人。人类必须有限制恶、实行善的规则,这就是人类的自然法。

文章图片1

人类的全部精神文明,就是善恶两个字 。人类的秩序首先是人类社会要有伦理道德建 设,必须提倡善,反对恶 ;提倡爱 ,反对恨 ;提倡美,反对丑。善恶爱恨美丑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 。人类选择了性善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建立大爱至善 的伦理道德秩序 ,进而建立法律秩序,为此东西方有不同的选择 。

在2500年前,西方包括印度等地区选择了宗教。宗教发明了所谓天堂、地狱 、六道轮回、 因果报应、 审判灵魂 、上天堂、烧死灵魂等,用欺骗威胁手段 ,让人们行善事做好事 ,不做坏事恶事。为此,宗教发明了许多戒律 ,比如不偷盗 、不奸淫妇女不抢劫 、不强暴、不杀人等 ,都是对人性恶的限制。无论哪一种宗教 ,最高的道德就是达到至善 ,至善才能上天堂 ,去极乐世界 ,才能不断轮回重新托生 人。只有这样的道德 约束 ,人类才能更美好 。实行爱,限制恶,是东西方人类共识 。所以宗教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人类生存规律的体现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但这种合法性是阶段性的,是人类早期愚昧的表现。

建立一个仁者爱人,大爱至善的社会,中国不用宗教,因为我们有易经,懂天道。宇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 ,研究这个自然而然产物的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办事 ,这是中华民族哲学的核心理念 。

在研究天道的基础上,中国研究人道。中国没有必要用创世神欺骗 ,用戒律约束,用上天堂诱惑,用烧死灵魂威胁。这太浅层次了,属于儿童智商。中国人认为办事要符合规律 。天有天的生存规律 ,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律。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律,就是扬善抑恶。

为此,中国人把善的行为,细分为五个领域、五个范畴 、五个层次,那就是德、义、礼、仁、信,五德。用五德去教化民众 ,形成社会伦理道德风俗 ,用来治理社会 。中国人对五德的研究极其深入细致 ,尽善尽美。这同西方用创世神诱惑、威胁,用宗教戒律约束的道德,简直 一个是博士生, 一个是小学生,无法比拟。

中国人认为,德、义、礼、仁、信,就是人类生存规律 。这种抽象的伦理道德,如何表达出来 ,古人没有文字,用凤凰的神话传说 来表达,把人类的美德集中在凤凰身上 ,让人类继承发扬下去 。

文章图片2

《山海经》 这样描述凤凰的美德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译:有三种类型的五彩鸟,羽毛色彩呈五彩缤纷状,一种是皇鸟,一种是鸾鸟,一种是凤鸟。

《南次三经》:“又500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 有鸟焉, 真状如鸡,五采而文 ,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 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 ,饮食自然 ,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南次三经》)

译:山中有一种鸟 ,长得像普通的鸡 ,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 名叫凤凰 ,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义字的形状 ,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 ,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 ,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 ,这种叫做凤凰的鸟 ,吃喝很自然 从容 ,经常边唱边舞 ,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

凤凰具有这五种美德;顺从自然;能歌能舞 。人类实行了德、义、礼、仁、信,天下就安宁 了。用这个神话 ,赋予了凤凰美丽吉祥 ,表达了人类要建设安宁富足美好生活的伦理道德社会。 这在《 山海经 》中,描写凤凰的五采文 ,凤凰的饮食自然,凤凰的自歌自舞 ,笔笔皆是。人类如果像凤凰这样生活 ,达到“五德”,天下就会安宁 。五采,就代表了五德。一提起五采,大家都知道讲的是五德。

如,“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五采文 ,名曰鸾鸟 ,饮食自然,自歌自舞,则天下安宁 。”(《西次二经》)

译:五彩文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也就是用五种道德治理社会,约束人类 ,天下才会安宁 。

五种道德的凤凰 ,还有另外的职能 ,她同天帝交朋友 ,同天帝跳舞 ,掌管天帝的两座祭坛:

“有五采之鸟 ,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大茫东经卷十四》)

译:有一群长着五彩羽毛的鸟,相对而舞 ,天帝帝俊从天上下来和它们交友 ,帝俊在下界的两座祭坛,由这群五采鸟掌管着 。

在这里,凤凰具有与天帝沟通的职能。也就是人类通过祭祀,可以同上天沟通 ,这就是五种道德符合天道 ,是天人合一,是老天赋予的人道 ,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守的规律 !

五种道德的凤凰 ,还有另外的职能 ,掌管天帝的神药 :

“有巫山者,西有 黄鸟(即皇鸟凤凰),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 ,司此玄蛇 ”(《大荒南京卷15 》)

译:有一座山叫巫山 ,在巫山的西南,有只黄鸟 ,天帝的神仙药,就藏在巫山的八个斋舍中 ,黄鸟在巫山上,监视着那条大黑蛇 ”(《大荒南京卷15 》)

在这里告诉人们,五种道德,是医治人类疾病的良药 。人类社会的种种不道德行为,恶的行为,兽类行为,只有通过五种道德的推行,才能得到治理 。大黑蛇代表恶行。人类要监视恶行,不让它泛滥 。

有五采鸟的地方,会出现什么社会风气 呢?

弇州之山“五彩之鸟仰天,名曰鸣鸟, 爰有百乐歌舞之声。 ”(《大荒西经.卷十六 》)

译:山上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 ,正仰头向天而嘘, 名叫鸣鸟。因而 这里有各种各样乐曲 歌舞的风气。

这正是中国上古时期实行“礼乐”教化的描写 ,人类社会实行了五德,就会出现载歌载舞 ,歌舞升平的风气 。

《山海经》这种对社会风气的描述,在我国发生在什么时期呢 ?这就要求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必须同考古证据对应,用考古证据证明山海经的描述 ,是真实存在的 ,是哪个时代产生 的,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中国历史 。从考古证据上看 ,贾湖文化时期,出现美酒,出现乐队,出现易经爻卦 ,这足以证明这一时期已经实行礼乐教化了 。

五种伦理道德内容 ,究竟什么时候出现 的?已经无从考察 ,但至少在贾湖文化之前就出现了。根据《史记》记载 ,礼乐教化是伏義时代开始的 ,贾湖文化时代属于伏羲文化时代。中国的至善伦理道德 ,比伏羲文化更早 。最早最早的就是 《山海经》 这个记载 。最早最早的考古证据就是贾湖音乐美酒的礼乐教化。

到了尧帝时期 ,国家治理“钦,明, 文,思,安安”(《尧典》),郑玄注,“敬事节用谓之亲,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马融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郑玄注,“宽容覆载谓上晏(安)”。到了舜帝时,“五典克从”(《舜典》),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教。这些都是 《山海经 》五德,即凤凰五采文,不断完善和发展。

人类为什么会作恶 ,源于人类的贪欲,人类这种贪欲不属于动物本能。动物满足自己的生存欲望后 ,是不会有贪欲的,动物不会储存食物 储存财富 ,例如老虎 ,不懂得储存食物 。也有储存食物的动物 ,也仅仅是为了度过冬 天,或者储存几天 ,绝不会贪得无厌的大量储存 。而且动物对食物不会挑肥拣瘦 ,有什么就吃什 么。而人类则不同 ,人类的欲望是贪得无厌 ,不仅对食物,对任何贪欲的要求 ,都是多多益善 ,这就是人类恶念的源头 。因此,提倡善,抑制恶 ,首先要克服“贪”这种恶念。 《山海经 》用贪心不足蛇吞象 ,告诫人们,要克服“贪念”,才能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海内南经.卷十》)

译:巴蛇能吞下大象 ,吞吃后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头 ,有才能品质的人吃了巴蛇 吐出的骨头,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类的病 ”。

看看,贪念是一种心病 ,只有克服贪念,去除恶行,实行五德,才能治好心病 。 《山海经》 的高度,开创了人类心理学的学问,是 我们无法想象 的。人类心理学的源头 ,应当到8000年前中国人这里来寻找 。佛学释迦牟尼论述的“贪”,比中国晚至少5500年 。

人类恶行的第二个思想动机,就是妒忌 ,嫉妒这种恶念 ,动物身上也有 ,但没有人这么强烈 ,嫉妒成为人的强大本能。人类的许多恶行,都是由于嫉妒而产生 的。人有了妒忌 心,就会变得恶毒 ,人与人之间减弱了爱心 ,无法实行五德 ,妒忌是人类的恶念 ,必须克服。

“又东北200里,曰轩辕之山 ,其名曰黄鸟,其呜自绞,食之不妒”(《北次三经》)

译:吃了这种鸟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嫉妒心 。

黄鸟就是凤凰 ,凤凰具有五彩文, 也就是五德,吃了凤凰这种肉,就是说实行五德 ,用五德改造自己 ,就能克服和治疗嫉妒这种病 ,就是用五德 教化民众 。

以上无可辩驳的证明,中国是最早实行人性 、人道主义的国度, 《山海经 》还有许多对人性的分析,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其博大精深,甚至我们至今都无法理解。你能想象,在8000年前,中国的伦理道德会达到这样的高度吗 ?我们自己都不信 ,感到怀疑 。此时的西方,还在树林里上窜下跳 ,还在草原里追逐动物。有些大学者把《山海经》称为“荒诞不经 ”,这是时代的局限。

凤凰的传说 ,讲的就是人道 ,人道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 子?就是天下大同 ,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源于8000年前 中国,比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提前了8000年 。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 ,在《山海经》 中已经实现 ,不过这是原始共产主义。

看看的《山海经》是怎样描述 的:

《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 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译:有西王母山、壑山和海山。有一个沃民国,沃民就在这里生活居住。他们生活在沃野之上,以凤鸟的卵为食,以甘露为饮品。凡是他们想吃的东西,这里都应有尽有。这里还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美玉、青绿色的石头、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另外还有许多银和铁。鸾鸟自由地歌唱,凤鸟自在地起舞,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野兽,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这里就是所谓的沃野。

看看,这里有人 、有动物,人与自然和谐 ,一片祥和,欣欣向荣 的景象 。人类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 应有尽有 ,自由的歌唱 ,自由的跳舞 。这不是马克思描述的 共产主义,是什么 ?

人类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样的境界 ?那就是吃凤凰卵 ,凤凰卵就是五德的成果 。人类社会,只有不断通过五德教化,克服人性的弱点 ,把五德发扬光大 ,用五德治理社会,人类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一一共产主义 。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比比皆是 :

《海外西经》:“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

译:有个名叫诸夭之野的地方,鸾鸟自由地歌唱,凤鸟自在地起舞。凤凰生下的蛋,这里的百姓可以食用;甘甜的雨露,这里的百姓可以饮用,凡是他们想要的,都能如愿以偿。

“所欲自从”, 凡是人们想要的 ,都能够如愿以偿。这不是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 ?

但是,要实现这种共产主义,是有条件 的,那就是人类之间不能有残酷的斗争 ,人类之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民族斗争,已经消失 ,这种社会才能实现,所以《山海经》,加了一个重要条件: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约人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海内经.卷十八》)

译:有鸾鸟自由自在的歌唱,有凤鸟自由自在的舞蹈。凤鸟头上的花纹是德,翅膀上的花纹是顺字,胸脯上的花纹是仁字,脊背上的花纹是义字 ,他一出现就会使天下太平 。

这就是“顺”字,一个“顺”字,道出了人类社会的全部秘密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之前,人类是有斗争的,是不和谐的。只有实现“顺”,人类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这同马克思描述的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理论,完全一致。只要是规律 ,人类的思想是相通 的。《山海经》描述的无论是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景,还是理想规律,同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的途径 ,完全一致 。马克思的理论,居然在8000年前 ,由中国人描述出来,这不得不让所有人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 ?中华民族深奥博大的智慧 ,我们读懂了吗 ?

文章图片3

只有孔子读懂了《山海经》:

《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这些象徵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看来我完了。”

凤凰是什么 ?凤凰是五德,是人道;河图是什么?是天道。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继承《易经》《 山海经 》思想,发展起来的 。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思想家把自然法解释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受法律保护 。这是谬误 ,是对天道自然法的歪曲 ,是“弱肉强食”兽类法则。由此派生的所谓西方的人权、人道主义, 普世价值之类,都是骗人的。人类必须把西方对自然法的错误解释纠正过来 ,恢复人道的解释 。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