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帝国为什么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

 人文之光 2022-04-29

 一、诸葛亮的计划全盘落空

 诸葛亮本来给刘备制定的“创业计划书”,是计划让刘备集团拥有益州和荆州这两块根据地,然后交好孙权,在这个基础上,出师北伐。

  从荆州北伐,可以很快惊动许都,震惊华夏。

  事实上这个计划是可行的,比如关羽曾经以荆州为根据地,和曹操集团打了几场大仗,引起了曹操的猜忌和恐慌。

  如果荆州不丢,那么,诸葛亮可以不必付出那么多的辛苦,就能夺回中原。

  而之后的刘备集团,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变故:

  1、荆州丢失;

  2、孙、刘关系破裂;

  3、刘备东征孙权,最终数万大军几乎被孙权集团全歼。

  这一系列事件的后遗症是巨大的:

  1、刘备集团彻底成了蜀汉(只剩下巴蜀了);

  2、和孙权虽然事后修好(那已经是刘备死后的事情了),但是,蜀汉和吴国之间互相猜忌是难免的;  

  3、蜀汉军队的损失,需要很多年时间来复原。

  也就是说,几乎从蜀汉后主登基的时候,诸葛亮的计划就全盘落空了。

  二、内忧外患的蜀汉朝廷

 刘备能成气候,靠的是什么?

  自古以来,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这也是诸葛亮认为的);

  孙权父子二代三人经营江东,占了地利(还是诸葛亮认为的);

  最末,是刘备占人和:所谓人和,可以理解成知人善任,也可以理解成人才济济。

  蜀汉帝国建立之初,蜀汉确实人才济济。

  但是,蜀汉的建立,暴露了一个弊病:那就是刘备带来的荆州集团班底,来管理益州(蜀汉实际控制的唯一一个州)。

  而荆州集团作为外来户掌权,占了益州本土精英所该拥有的政治资源,益州本土精英能服气么?

  当然,也许益州本土精英不会公开反对蜀汉朝廷,但是不支持,就是最大的反对。

  比如说当后来,曹魏大军兵临成都,益州本土的大臣,普遍劝说刘禅投降曹魏。

  此外,蜀汉只有益州这块地方,而整个益州,经济好、人口多的,在当时也就成都平原周围。

  蜀汉论人力、财力,都不足以和曹魏抗衡。而偏偏,曹魏和蜀汉是绝对不能和平共处的。

  诸葛亮主动攻打曹魏,其目的之一就是消耗、扰乱曹魏的休养生息,因为曹魏一旦休养生息完成,吞并蜀汉是很容易的。

  内部,本土精英不支持,外部,敌人太过强大。

  这便是蜀汉的内忧外患。

  三、蜀汉的末日

蜀汉后主在位后期,曹魏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司马昭,逐渐掌控、稳定了魏国的局势。

  此时的曹魏,经历五代君王的休养生息,国力算是到了巅峰。

  而这时候的蜀汉,也迎来了末日。

  蜀汉的兴起,得益于刘备集团的人才济济,而蜀汉的败亡,也源于蜀汉人才不济:唯一的优势,丧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