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史丨为什么戊戌事变后,慈禧太后没有废黜光绪帝?其实原因很复杂

 人文之光 2022-04-29

西元18989月下旬,慈禧太后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事变”。这一事变意味着百日维新运动的失败。同时,慈禧太后宣布重新垂帘听政。并且慈禧太后一度打算废黜光绪帝,但是最终慈禧太后放弃了这个打算。

  关于慈禧太后没有废黜光绪帝的原因,有人做出过这样的归纳:那就是一方面洋人表示只承认光绪皇帝是清帝国的首脑,另一方面则是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表示不愿意支持慈禧太后废黜光绪帝。就这样,光绪帝保住了皇位。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其实只是小说家言。

1、戊戌事变后的慈禧太后

其实慈禧太后对于如何处理光绪皇帝,也是很纠结的。

众所周知,光绪皇帝是一个很怯懦的人。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冲突,更多是因为“围园杀后”计划:即康有为、谭嗣同计划通过一次事变,包围慈禧太后的住所,而后杀死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很轻易地粉碎了这一图谋。并且,这直接导致了戊戌事变后,谭嗣同被杀,而康有为出逃。

其实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清朝五十年,判断力多少还是有的。因此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勾结谭嗣同谋害自己的说法是半信半疑的。说相信是因为光绪帝没主见,很可能听了康有为、谭嗣同的鼓噪;说怀疑是因为慈禧太后真心难以想象光绪皇帝有那么大的胆子。

所以慈禧太后在戊戌事变后,对光绪皇帝的态度纠结。当然慈禧太后也对废黜光绪帝犹豫过:如果废黜光绪帝,自己需要面临很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祖宗家法。毕竟从努尔哈赤时代算起,到光绪皇帝,大清帝国就从来没有过废帝。自己如果做了这件祖宗都没办过的事情,会不会引起宗室反弹?这可是慈禧太后不敢轻易冒险的。

但如果不废黜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又担心光绪皇帝会不会将来和自己算总账——毕竟,从自然角度来说,自己够呛活得过光绪帝。万一自己过世后,光绪帝学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态度,该如何是好?

所以慈禧太后很纠结。

2、载漪的助攻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关系恶化,让端郡王载漪乐不可支。因为载漪总觉得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话说这个载漪,是道光帝的孙子,咸丰帝的侄儿。按照正常发展的世系,咸丰帝去世后,皇位由同治帝继承,同治帝去世后,皇位该由同治帝的儿子继承,

  不过同治帝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子嗣。于是慈禧太后经过和宗室、大臣商议,决定册立同治帝的堂弟为皇帝——这便是光绪帝。不过,按照约定,光绪帝有了儿子以后,需要把儿子过继给同治帝,光绪帝去世后,过继给同治帝的儿子继承皇位——即,继承同治的法统。

  换句话说,同治帝和光绪帝相比,同治帝才是正统。

  如今光绪帝皇位岌岌可危,如果光绪帝被废黜,慈禧太后少不得需要册立一个新皇帝。而按照亲疏关系,载漪觉得,新皇帝会轮到自己家——当然载漪可没考虑自己当皇帝,而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做皇帝。

  不过,对于慈禧太后的不断纠结,载漪开始没了耐心。而恰好此时,因为戊戌事变的关系,列强怀疑清朝局势不稳,于是开始过多关注清朝动向。对于列强的态度,慈禧太后会错意,只道列强打算支持光绪帝。为此,慈禧太后和洋人的关系恶化。

  载漪于是开始推波助澜——先是向慈禧太后推荐义和团,让义和团去和洋人火并,紧接着,又伪造了一份列强的外交照会,伪造的内容为:洋人要求慈禧太后归还皇权给光绪帝,此外还有很多慈禧太后绝对不可能答应的条件。

  此时慈禧太后早已昏了头脑,于是一怒之下向列强宣战。这才有了后来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太后出逃西安的情况。

3、风雨飘摇

  慈禧太后起初打算以倾国之力对抗洋人,但是,现实无疑很打脸。

  东北地区。一方面,沙皇俄国兵分两路,一路随着其余七国的联军在天津登陆;一方面,沙俄越过黑龙江,横扫了辽吉黑三省;

  北方地区。德军一度攻入娘子关一带,慈禧太后躲在西安,并不确定洋人会不会越过山西,出现在西安城外;

  南方地区,出现了著名的东南互保事件——东南各省督抚表示不参与清朝和列强的战争。

  换句话说,此时的清朝处于灭亡、崩溃的边缘。不过好在洋人也意识到瓜分中国成本太大。于是开始和慈禧太后讲和。

  不过,战后的慈禧太后已经威望扫地,因此,慈禧太后也只好打消了废黜光绪帝的主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