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2万-1033- 往事悠悠:“左公柳”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

 泊木沐 2022-04-29 发布于辽宁

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陆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内陆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

这里,周山小编给大家说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

十九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对清朝来说,真正可谓是至暗时刻。期间大清王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险些酿成了亡国惨剧。然而,就在内部形势趋于稳定的时候,一场新的危机却又在西北爆发了。

左宗棠与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生父)合影

1865年,地处中亚的浩罕汗国统治者在英国的支持下,认为清朝已无力顾及其西部的疆域了,于是派将领阿古柏入侵新疆。由于清廷忙于镇压国内腹地的叛乱余部,无暇顾及西部局势,这就给阿古柏带来了可乘之机。短短两年时间内,阿古柏就占据了新疆的大片领土,并自立为王,建立了“洪福汗国”。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

左宗棠手札

比如李鸿章的观点如下:塞防(指新疆的边塞防务)不如海防(指水师及沿海炮台的建设)重要和紧迫,因为北京距离海岸近,而距离新疆遥远,新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派重兵前去收复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过巨大。

1875年的左宗棠老照片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léi]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殓他的尸体。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之后,清朝又通过外交手段,从沙俄手中收回了伊犁。

左宗棠不仅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的策略,而且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的举措。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没有绿阴的困苦,便率领部队植树造林。他的湖湘子弟兵既是战斗之旅,也是植树大军。人人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并且动员百姓分段看管。终于在千里戈壁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左宗棠如此兴师动众种树,其目的有六:一是巩固路基,二是保障部队后勤运输,三是防风固沙,四是限戎马之足,五是利行人遮凉,六是指导方向。

据左宗棠1880年奏报朝廷所称,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陕西省长武县,到甘肃省的会宁县,就栽种成活了26.4万棵柳树。此外,在甘肃其余各州栽种了约40万棵,在河西走廊和新疆栽种了100多万棵,总数约有200万棵。

左宗棠为了用兵西北,修建了一条东起潼关,穿越河西走廊,直至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的道路,全长4000多里,人称“左公大道”。在“左公大道”的两侧,都栽种了柳树。于是,昔日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上,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虽然柳树适应能力很强,在荒漠地带也能生长。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生命周期较短,一般寿命在20至30年之间,只有极少数能达到100年以上。100多年来,左宗棠栽种的柳树越来越少。民国初期,甘肃境内平凉至酒泉还有24.6万株左公柳,都已经长成合抱之木,可到了1935年,平凉就只剩下7978棵左公柳。为了延续左宗棠的精神,人们对左公柳进行保护、补栽,让它们能够继续挺立在西北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