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真,我嫉妒泉州人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4-29

泉州,又称刺桐城,曾经的“七闽之都会”,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

文章图片1

相比厦门那种小资的热闹繁华,泉州有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平静与淡定。泉州的老城区,像是一座袖珍的、充满生命力的闽南风情博物馆。

文章图片2

与活在诗句中的古城不同,泉州的文化与美丽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没有风情多异的民房特色,却有着多姿多彩的闽南文化风情。它的美食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它的独特味道让多少人驻足心中。

文章图片3

白岩松曾说过:“泉州,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它是一个值得慢慢逛的地方,美食如云,闽南特色的建筑、庙宇无处不在,繁华和市井交织融汇,每走一步都会有惊喜。

part 1

泉州,马可波罗口中的光明之城

泉州的丰富和混杂源于它的历史,而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座距厦门仅有1个小时车程的港口城市。

文章图片4

历史上的泉州港,由3湾12港组成,星罗棋布在晋江与洛阳江入海口。唐朝时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四大港口,到了宋元时期,还成为了东方第一大港!

文章图片5

港口的开放使得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外国人在此落脚,为了经商、为了游历、还为了传教,他们将泉州变成了一座五方杂处、华夷杂呈的文化大熔炉。

文章图片6

意大利犹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纳在《光明之城》里说到:“刺桐人在自已房子的入口处和庭院里都点了油灯,因而到处都有灯光,而那些在夜晚赶路的过路人也点着无数的灯笼以照明,因此整个城市都在闪烁,处处都有灯光。”

文章图片7

而马可波罗也在游记中将泉州描述为大量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的光明之城。世俗的灯火与信仰的圣火,在这个港湾城市彻夜不息。

part 2

此地古称佛国,满地都是圣人

俗话说,“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初到泉州,布满大街小巷的寺庙宫宇让人惊讶,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或近或远或淡或浓的沉香气息。记忆里很少有哪座城市,在今天还能保持如此浓厚的宗教文化。

文章图片8

现在泉州仍存的寺庙有近60座,你根本不需要刻意探寻,就能与各种宗教文化不期而遇。

文章图片9

刚路过一座妈祖庙,在下一个街角就能看见一座天主教堂。游览完国内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隔壁就是关帝庙。

文章图片10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等教派信仰,在这座城市里以奇妙的姿态和谐共存。

文章图片11

你可以在开元寺等农历二十六信徒虔诚地礼佛;也可以去蟳埔村听渔女口述阿拉伯后裔的故事;高甲戏剧团里,有着大胆夸张的丑角表演;除此之外,南音、木偶戏也不容错过……

文章图片12

宗教如土沁般渗透着泉州的每一个角落,涵养着世世代代包容的泉州人。他们承袭着古老习训,保持内心的坚定,乐观善良,简单畅快!

文章图片13

难怪朱熹曾这样形容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part 3

半城烟火半城仙

林语堂曾说过: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在泉州,宗教信仰与尘世烟火能并行不悖,丰富的美食让你一旦踏上这片土地,便不愿离去!

文章图片14

■ 烧肉粽 ■

满腹馅料,才华出粽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是一年一度的南北甜粽肉粽党的battle时刻,肉粽在泉州是并不囿于端午的时令的一道主食,陪伴着泉州人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文章图片15

一粒闽南人专属的大肉粽,配料一定不能含糊,虾仁、瑶柱、六月白、荔浦芋头、香菇、鹌鹑蛋,这简直就是爱马仕级别的肉粽!外地人看了不禁啧啧称叹:“你们泉州人,就是壕!”

文章图片16

煮肉粽,用闽南方言说是“焢肉粽”。在沸腾的水中,米香、豆香、肉香、鲜香、蛋香及粽叶香合为一体,出锅的肉粽闪着迷人的油亮光泽,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文章图片17

烧肉粽一定要趁热吃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道,吃之前还要将手捣的蒜泥、甜辣酱和花生酱调配好的酱汁淋上去!

文章图片18

糯米软糯粘润,金黄中带着通透;将三层肉的肥油轻轻一压,全化在糯米里,不见一丝油腻只留香嫩,慢慢咀嚼,唇齿都被丰厚的油脂及温润的糯米浸润,一口就能颠覆甜粽党对烧肉粽的想象与看法!

文章图片19

■ 牛排 ■

此牛排非彼牛排

在某种意义上说,牛肉就是泉州人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如果实在想不出中午要吃什么,去吃牛肉总是没错的。

文章图片20

一块牛排,一碗牛肉丸子汤,一碗咸饭下肚,真是莫大的满足。

文章图片21

而泉州的牛排可不是西餐里的煎牛排,而是选用两三岁的黄牛肋骨,放咖喱、当归、姜等香料大锅焖煮数小时而成。

文章图片22

出锅时牛肉已被炖的软烂,轻轻一掰就可脱骨,即使是没牙的老奶奶也能轻松吞下。每一丝肉都沾着酱汁,带着咖喱的微辣,让人无法自拔。

文章图片23

除了牛排外,浓稠的牛肉羹也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文章图片24

牛肉切丝腌制入味,然后加地瓜粉手工抓打,煮后润滑顺口,口感Q弹,自带的香甜完全被汤汁激发出来,搭配上葱姜丝的混合气味,复合型的口味让味蕾宛若经历了一场奇妙探险。

文章图片25

满满一碗牛肉羹下肚,整个人都被注入了灵魂。

■ 面线糊 ■

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和厦门、漳州的面线糊相比,泉州的面线糊可以说是“极尽奢华”。厦漳两地的面线较为粗厚,配料也仅是寥寥几样。

文章图片26

但泉州的面线糊,面线精细,汤头纯正,料多丰盛,从阵势上来看便足以艳压群芳!若是有哪家摊子少于10种配料,老板都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家的面线糊是否对味。

文章图片27

醋肉、大肠、卤蛋、鸭血、海蛎...几十种配料,多到让选择恐惧症患者头皮发麻。一人份的选上三四种配料,就足够吃了,标配是醋肉+大肠,再加根油条。

文章图片28

纯手工面线细如发丝,做成面线糊宛若一根根像飘逸的龙须。汤头是用海鲜熬过再勾薄芡,质地略粘稠,口感吃起来也非常绵软,几乎感觉不到面线的存在。

文章图片29

在面线糊里浸泡过的醋肉微微发软,轻轻咀嚼,汁水和油香溢了满口;大肠和面线一起吃进嘴里,大肠的Q糯和面线的温润让人愈发上瘾;炸得金黄酥香的油条在面线里滚个一圈,咬进嘴里既沾染了汤汁的鲜香,还保留着几分酥脆蓬松感!

文章图片30

用这样的早餐开启一天,从舌尖到身心仿佛都被唤醒了一般!

part 4

闽南小吃的精髓在泉州

闽南各地人民,都有些引以为傲的小吃杰作。漳州,老城区里豆干面份与漳州卤面独霸一方;厦门,大牌档摊头摊尾沙茶面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文章图片31

但若你想要寻找真正的古早味,还是要去泉州,这里蕴含着闽南小吃的精髓。

■ 满煎糕■

南方版煎饼卷大葱

满煎糕是泉州的古早味蛋糕,但很少为外地人所知。

文章图片32

福建盛产蔗糖和花生,于是北方卷大葱的咸面饼来到福建,被裹上红糖流心、花生碎做馅儿,做成了蜂窝状的甜饼。

文章图片33

碳水+糖的组合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红糖一丝丝渗入糕体,绵密甜香的口感也随之而来。

■ 花生汤 ■

一沙一世界,一水一天堂

甜汤在泉州人生活中占据着不同寻常的分量,不仅带着甜美的希望,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文章图片34

花生汤是老泉州宴席的头牌,粒粒饱满的花生仁象征着泉州人渴望圆满的美好祝愿,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章图片35

花生的绵香和汤汁的温润融为一体,舌尖一卷就能下肚,满口生香!

■ 石花膏■

泉州人清凉滋润的秘方

与热乎乎的早餐不同,冰镇清爽的石花膏是一剂降暑的良药。在炙热的午后来上一杯,仿佛头顶飘来了一片云。

文章图片36

香甜的农家蜂蜜极为诱人,浓而不腻,而自家烧制的石花膏晶莹剔透,吸溜一口,从唇齿间滑过却留下回味无穷的美妙。

■ 土笋冻 ■

猎奇向暗黑小吃,就问你敢吗?

有首闽南语歌这样唱:

土笋冻呀土笋冻,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天脚(底)下,笼(全)都真稀罕,独独咱家乡出这项。

酸醋芥末芫荽香,鸡鸭鱼肉阮(我)都无稀罕,特别爱咱家乡土笋冻,哇,哇,想做土笋冻。

文章图片37

在中国人的餐桌,虫子宴并不稀奇。但“面目可憎”的虫子,能做到颜值味道双双在线的,沙虫算是独一份。

文章图片38

在泉州,土笋冻是沙虫遮瑕液!嫩白的沙虫去沙后,放入锅中熬煮,丰富的胶原蛋白被炼出。冷却后,就凝固成如果冻般透明Q弹的土笋冻。

文章图片39

沙虫外貌丑陋,很多人看一眼就吓破了胆,说什么也不肯吃,但它其实是虫界的卡西莫多,外表很丑其实十分的脆爽!

文章图片40

吃之前先浇上一点酱油蒜水,用小勺一挖,碗底轻晃,入口滑溜,还未来得及反应就从喉头直接滑进胃里,还带着沙虫的脆感。相信只要你吃过一次,就不会再说这是黑暗料理!

■ 蚵仔煎■

至鲜不过闽南海鲜

第一次了解到蚵仔煎还是在台剧《爱转角,遇见爱》里,厨师利落地将蔬菜、鸡蛋、薯粉调制的粉浆和蚵仔一起煎熟,吃时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

文章图片41

煎出的外皮焦脆,在土鸡蛋的加持下更加金黄诱人。肥美蚵仔的口感又黏又Q,鲜味得到充分提升,蔬菜带来的清爽口感化解了油煎的腻感,配上酱汁,甜咸交织,满足感爆棚!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如果你有机会来泉州,记得去钻那些不起眼的巷弄,拂历史留下的斑驳却迷人的滤镜,听平常人家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

文章图片44

坐在古老的巷子中,简陋的店铺、粗糙的餐具、平凡的食客......我们品尝的,除了美食本身之外,可能还有一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一种历史的延续。

文章图片45

最简单的也许是难能可贵的,它唤醒了我们对万物情感不带杂质的初心。带着对旧时光的眷恋,来到这座古早味的刺桐城里,仔细品味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