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乡在洪泽湖附近,准确地讲,是在洪泽湖的北岸,当地的地形属于黄泛冲积平原,田地适宜机械化耕种,所以现在有些农耕公司到他们那儿租种农民的土地种植庄稼或者蔬菜,每亩土地的租金最高可达到1000元了。如果土地多的话,这项收入也还是蛮可观的。 我开玩笑地对他说:“没想到你们那儿的地租这么高,你家田地要是多的话,也算发了一笔财呀。” 他摇摇头苦笑道:“哎,我们村子里的田地少,每人连一亩地都不到,只有七八分地。” “你们那儿的地这么少呀,我家乡每人还有三亩多地呢。”我说。 “我们那边田地不均匀,有的村子多,有的村子少。”他回答,“我们村子分到的田就少一些,那时候哪个村子有干部,哪个村子的田地就会少一些。” 我听后一时没能理解,心里想着有干部应该多分一点田地才对呀,于是便问:“是干部发扬风格吗?自己村庄少分一些田,给没干部的村子多分一点?” 他听后笑了起来:“那个时候集体生产,干多干少都一样,当干部的都想让自己村里的人舒服一点,把田少分一点,活自然就少了。而那些没有干部的村子,田地分得多,活就多,人也累。”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 “当年田少人舒服,谁知道后来分田承包到户了,村子里的田多,每家每户分到的田也多,种田的收入也多些。现在田地出租,他们得到的租金也多一些。”他说,“当年那些干部也没有想到呀,否则的话,肯定会给自己的村子分多点土地,现在看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听了他说的故事,我不禁感叹,老话说“吃亏是福”果真不假,那些没有干部的村子在当年吃了亏,村民多分了地多干了活,当年抱怨连天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会田多财富多。而那些投机取巧的干部,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为村民谋的“福利”,现在却吃了亏,真是应了那句话“今天取的巧,可能丢了明天的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