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大纲”这件事,并不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凡从事过几年文字工作的人,都能告诉别人怎么写大纲。所以我这里不会发什么图片和图表,来告诉你们什么是大纲。 关于什么是大纲,真的到处都有帖子讨论。 我们今天说的是 让写大纲这件事真正服务于作品,其关键在于:“建立”、“调整”和“贯彻”这三点。 也许有人说,我只要把大纲做细做复杂,做完备了,那还需要调整什么?比如我把故事主线、副线、暗线、双人设、多重性格、场景细节、社会意义等都做好了。还要调整什么? 这就是把创作这件事想的简单化了。做大纲这件事的重点,从来都不是大纲要多细致,而是看这个大纲到底是否适合你和你的作品。 创作是很复杂的工作,一种是自主创作,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另一种是面向市场的创作,要对甲方,或者对读者负责。 这里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下文主要是讲关于自主创作的问题,那些挑剔的甲方,吃瓜的读者的事,先不去考虑。 我们先只面对自己。 写提纲分几步走: 一、故事的简介,大约500字左右。先500字,再浓缩到1句微博的长度,也就是100字左右。然后再把500字扩展到2000字左右。 这件事完成后,你基本能确定自己要写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每个作者的天赋情况不同。因此对于大纲和内容简介等,创作前准备工作的需求也不同。 有的人,写几万字,直接就写了,不用做什么内容简介,也不用提纲。 有的人写个几千字的短篇,也需要先做一个大概的思路记录。不落在纸面上,基本没有构思能力。 这里并不是说,那些不用做提纲和简介的人就一定比其他人强。不一定。 因为有些号称自己写几十万字也不用提纲的人,其实写的是流水账,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人很多。 我们这里只说,如果你想要创作一部受“自己控制”的“好作品”,那至少在开始创作前,要知道自己想要写的是个什么内容的故事。 二、故事里主要人物的人设 所谓人设,其实就是故事发生前,这个人物的背景资料。 年龄、外貌、脾气、家世、职业、社会关系、口头禅等。当然还有这个人物在你这故事里的地位。 这个人设,其实并不包括故事发生以后,人物的变化。人物的变化,很可能随着故事的进程超出你的掌控。在你的故事创作之前,这个变化是不确定的。 尤其是写少年成长的故事,少年的性格一定是会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可能反应在外部行为,也可能只是他内心的一定改变,需要读者认真分析才能感觉到。 但是,作为作者,你需要知道自己的人物是有变化的。尤其是长篇小说,人物性格的变化是很重要的。 以上关于故事简介和人设,我们举个例子。【当课堂作业也好,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毕竟西游记的故事,基本上每个人都熟,尤其是我们这个例子】 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子: 大家可以总结一个100字左右的故事简介,以及一个500字左右的故事简介。 然后简单做一下孙悟空、唐僧、白骨精三个人物的人设。 最后做一个 开头、过程【三次打白骨精】、结尾的提纲。 大约5条内容。我想了想也就一千字左右的提纲吧。 这样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一下,什么是故事简介,什么是人设。什么是故事大纲。 然后,因为孙悟空和唐僧的背景故事比较丰富,所以他们的人设,甚至可能超过故事大纲的内容。 这么一说,是不是大家就觉得不复杂了? 好了,以上是建立小说大纲前,必须要做的两件事,就是了解故事内容和熟悉故事人设。 接下来详细说一下关于建立故事大纲的思路。 首先,服务于不同体量故事的大纲是不一样的。 10万字的故事,你最多出20章节的大纲就够了。因为所谓章节,就是故事点,剧情推进到一个段落就分一章节。这是从故事内容的角度出发。 这里的章节划分,和现在的大网文不同。大网文常常是按字数来划分章节2000字,3000字,4000字等,根据平台需求的不同,来划分不同字数的章节。说起来,有人一天5更,每章节2000字,那也不过是日更1万字。 故事大纲本身是不用分太细的,10万字的故事如果写40个分章的提纲。是毫无必要的。 我个人觉得10万字-30万字的传统实体书体量的稿子,以8000字左右为一个章节来写提纲是比较合适的,5000字左右一章节就有点碎。 当然,有些作者特别爱写大纲,把细节都弄到了大纲里。大纲完成相当于故事写好,这种大神也是有的。当然我个人不推崇,因为这样,你调整的余地就小了。而且这种做法,也仅仅适合15万字以内的体量,超过20万字的体量就会有点累。 说了十万字的故事,那么百万字以上的大网文故事又该怎么做大纲? 这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短篇和长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最好在创作之前,自己能知道故事的开篇和故事的结局。当然有人说我写300万字的大长篇,很可能在开头自己不知道主角的结局。 这个当然也是可能的,但一个大约的结局,还是可以想象一下的。 通常我们写100万字以内的故事,是可以预估到故事的进程和故事的结局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详细做一个相对于百万字作品的大纲出来。 这样规模的大纲本身就有好几万字了。 虽然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我不推荐。还是那句话,在开始把工作过度落实,不利于中后期的调整。 长篇小说,必然有调整的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 我觉得超百万字故事的大纲。【包括200,300万字】 应该先做故事线,也就是第一卷是个什么故事,第二卷是个什么故事,第三卷,第四卷等等。人物的成长,人物关系的变化,以及地图升级后环境的变化都要先想好。 第一卷的故事大约在30-50万字的体量,这里要做一个详细的大纲。 相当于新手村地图的故事。这是整个故事的基础,必须打好基础。 第二卷的故事,先做一个相对简单的内容介绍,大纲等你第一卷的故事写好之后才开始做。 第二卷新出现的主要人物角色,在这时要增添人设。小说主角的人物性格如果需要调整,也可以在这个时候略作调整。 第三、第四,甚至更后面的故事,也是用这个模式来慢慢推进。 我们要知道自己笔下的人物怎么开始和怎么结束。但中间的过程,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想完整。所以我们要把建立大纲的工作分几步去做。 第二,贯彻和调整 既然做了小说大纲,就要按照已经造好的骨架去写。 你做了十个人物的人设,那么开篇故事自然是围绕这些人物去写。 不能做了大纲,建立了人设。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却无视了故事线,自己又写了许多新的内容,或者说已经做好人设的人物不用,忽然凭空制造了六七个 新的人物来写。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我们常常听人说,做了提纲,但还是写不下去。 如果在做提纲的时候,是用了心的。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不可能 深思熟虑了10个章节的内容,却2个章节不到就卡壳了。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之前的准备没做好,之前做的故事就是错误的。 正常情况是你做了10-20个章节的故事大纲,大约在5-6章的时候,出现第一次卡壳,或者在8章左右发现了剧情偏离。 这时候的卡壳和偏离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调整好了,你的故事会更生动和更有生命力。 因为我们笔下的灵感,有时候就是以偏离的形式出现的。 但是因为我们之前毕竟是认真做了大纲的,所以我们需要回头自己考量,到底是什么让剧情发生了偏离,这个偏离对不对? 我个人觉得偏离通常不是坏事,但是卡壳一定代表存在问题。 这里的调整能力,是天赋的体现,更是创作经验的积累过程。 这里的经验,就不是纸面上能说清的了。 第三,贯彻力 贯彻力分两种:1是剧情的落实能力;2写作的毅力 1关于剧情的落实能力 写了提纲,写了人设。发现自己的文字写不出这个故事,自己的知识积累不足以完成这个故事。发现设定好了高潮情节,但是自己推进不上去。 这是常见的事。但是如果想要进步,哪怕很难看也要写完它。 2写作的毅力 如果不咬牙坚持把故事写完,等于之前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所以请认真完成你的作品。 写作本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网文世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烂尾,诸多大神都有这样的问题。有时候真的无从评价。 也不想点名说那些作品。 对于贯彻力,除了勤奋坚韧外,真的没有别的意见可给。 这一点,可能我说的话最少,但是对作者来说,贯彻力,才是你最重要的能力。 好了,我对于小说大纲的建议今天就说这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