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诗人】王成道|故乡的炊烟(组诗)

 况味如歌 2022-04-30 发布于云南

诗人简介



老道:原名王成道。汉族,男。53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教30年,酷爱文学,喜欢诗歌。教书育人之余,创作诗稿一千五百余首,有部分作品在《红河日报》 、《红河侨乡教育》、《西狐文学》、《中国青年网》、《中国诗歌阵线》、《大西北诗人》、《红河谷》《南湖诗刊》、《况味如歌》、《当代精英文学》《上海文坛》等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在平凡中探索不平凡是老道的座右铭。


故乡的炊烟(组诗)

作者/王成道

一、故乡的炊烟

一座小巧玲珑的庙宇

却被乡民称作大庙

它坐落在故乡的转弯处

自诩是故乡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却形影孤单

如我无力与故乡融为一体

清晨 我喜欢与乡民

坐在大庙门口的石阶上

边闲聊边看故乡

升起的一缕缕炊烟

从童年到少年

从青年到壮年

到如今

电磁炉电炒锅电饭煲

争先恐后涌入我的故乡

炊烟日趋淡泊

在不久的将来

或许被镌刻在记忆

八十多岁的老父老母

却固执地一次次点燃灶窝

让我家的屋顶炊烟袅袅

袅袅炊烟似遥远的追忆

袅袅炊烟如水袖长飘

老家在寂静中

随炊烟升起盎然生机

电饭煲煮的饭不好吃

电磁炉的声音惊心动魄

电炒锅做的菜不合口

这一切都是借口

父母需要的是

炊烟带来的热闹

二、老家

当初走出老家的时候

我相信苍老的老家

载不动我的青春和激情

还有即将破土而出的梦想

数十年过去了

才明白在云烟深处的老家

一直在酿制纯净的牵挂

当我一路走过沧桑岁月

才明白老家的青青杨柳

一直在守候

幽蓝的瓦顶炊烟

一直在珍藏

那些青春年少的时光

老家日趋走向沧桑

挟裹着我的爹娘

他们不愿走出老家

他们愿意

如栅栏里的那头老牛

咀嚼平平淡淡的云烟往事

反刍从从容容的时光

当我离开老家的时候

我知道

即使脚板扎根在老家

心灵必将在天涯流浪

在天涯极目烟波深处

明白什么叫做乡愁厚重

三、漂泊的故乡

数百年前

那些远古的祖先

因为天灾或因为人祸

因为贫穷或因为饥荒

扶老携幼怀揣求生的欲望

翻过一山又一山

涉过一水又一水

在一座大山的山腰

在一片贫瘠的土地

在一个名叫妥赊的地方

栖息下疲惫的身心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年年口口相授故乡情结

一代代开枝散叶子子孙孙

我猜想

我那远古的祖先

面对这片

生长蓝天白云的天空

面对这片

山高水深林木茂盛的大地

胸中充满恓惶充满希望

在挥汗如雨的缝隙

瞭望遥远的半天烟霞

胸中塞满风过枯草的荒凉

心海不停汹涌微波细浪

一滴悬挂在眼窝的泪

明白再也回不到故乡

数百年后

数不清的坟茔

在苍烟落照里荒凉

数不清的老家传说

在后辈子孙的胸中荡漾

每一代人在弥留之际

都留下两个字 回乡

回乡的梦

落笔在厚实的家谱

而不孝的子子孙孙

渐渐习惯了

这片贫瘠的土地

这片缓慢的时光

祖先的故乡渐渐变成了异乡

沉积太多太多的往事

家乡的历史日趋厚重

青瓦顶土坯墙的四合院

还在惦念祖先的故乡

蜿蜒曲折的青石路

被一代代脚板磨洗得圆润流光

村庄外的山地麦苗青青

村庄外的田园

远古至今有蛙声传唱

数百年后

高山幽壑依旧林深雾重

清癯的棕榈树仍然高高挺拔

家乡走出了很多很多游子

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一年年镌刻自己的梦想

拓展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四、望乡

在他乡

他像牛马一样吃草

像牛马一样劳作

收成总是行囊空空

他离家乡并不遥远

从玉屏山上眺望

烟涛笼罩的大尖山下

生活着他的爹娘

十多公里的路程

仿佛远隔山水千万重

在忙忙碌碌的日子

他挤出点时间

爬上山头遥望家乡

他的家乡很美丽

梯田里清波荡漾

坡地中麦苗青青

荡漾的清波

载不动他的梦想

青青的麦苗

滋润不了他的渴望

烟熏火燎的百年老屋

四壁爬满黢黑与斑驳

黑瓦顶上的袅袅炊烟

招惹诗人轻巧的灵感

招惹他难以愈合的心痛

五、风筝

我是风筝

老家是放风筝的人

老家一次次把我放飞

说好男儿要志在四方

老家一次次把我收回

说飘得再远的叶也要归根

谁说我

不是好高骛远的风筝

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

我想象着如何衣锦还乡

当我遭逢磨难和苦痛

一次次躲在故乡疗伤

一次次走出老家

妄想改变

比狗尾巴草还卑贱的命运

一次次从远方归来

一身疲惫一身是伤

行囊依旧干瘪两手依旧空空

老家已经很老了

再也放不动风筝

眼里的烈焰渐渐萎缩

风筝已经破旧了

即使偶然飞向蓝天

瞬间跌落却不敢惆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