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张白纸,为何让朱元璋怒杀数百人

 翰林冷知识 2022-04-30 发布于北京

设想一个场景,今天如果企业的一位财务人员,到税务局或银行办业务,通常要带着公章、法人章、财务章,以便在办理业务的时候盖章。

但如果是大型企业,尤其是央国企这种,很难把相关印章带出来,则会事先在资料上盖好章,再备用几套空白的资料上盖章,这样万一办理业务时发现资料写错了,可以直接换在空白的资料上写。

这么做不符合制度,但却是是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明朝朱元璋时期,户部是国家的大财务,每年地方的官员都要派人到户部核对钱粮、军需等各种数目,两者如果能完全兑上,算是差事完成。类似于今天会计里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但各省数据庞杂,再加上钱粮军需难免有损耗,所以经常与户部的数据略有偏差,地方来京的办事人员就需要修改上报的核册文件。

但是光改对了还不行,重新改完的文件还需要有当地官府的印鉴。官府的印鉴是不能离开府衙的,按正规做法,来京的办事人员就只得返回当地,重新加盖印鉴,再返回京城。

明朝时交通不便,如果是离南京近的城市还好,但像云南、贵州、北平这种离得远的,可能来回要几个月。而且,如果一次改不对,多改几次的话,正事都耽误了,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就没法看了。

所以,聪明人想出来个办法,来京办事人员多带些空白纸,上面事先加盖好官印,这样一旦有误,直接修改替换,问题就解决了。这已经成为官场上的潜规则,从元朝开始就这样。

不过,当这张小小的加了官印的白纸,放在朱元璋的案头之时,朱元璋勃然大怒,各地涉案主要负责人直接处死,协从人员流放。

一时间朝堂之上血肉横飞,近百颗人头落地,更多的人被流放戍边。

后来宁海人郑士利向朱元璋请求平反,认为这些官员罪不至此,结果朱元璋再此暴怒,又进行了第二轮清洗。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空印案”。

“十五年空印事发。每岁布政司、府州县吏诣户部核钱粮、军需诸事,以道远,预持空印文书,遇部驳即改,以为常。及是,帝疑有奸,大怒,论诸长吏死,佐贰榜百戍边。宁海人郑士利上书讼其冤,复杖戍之。二狱所诛杀已过当。”(《明史》)

为什么这件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事情,朱元璋要处死、流放这么多官员呢?

一是朱元璋的出身原因。朱元璋是中国出身最寒微的皇帝,小时候放过牛、要过饭,不断被官府欺压,为了活路才不得以走上了造反这条路。

所以朱元璋在骨子里痛恨官员,从后来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就能看出来;

二是朱元璋担心,空印如果落到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万一用来欺压百姓,是朱元璋最不愿意见到的;

三是带有空印的办事人员,有机会与户部官员沆瀣一气,形成贪腐。官员的贪污也是朱元璋的逆鳞之一。

再有就是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并没有在官府中当差的经历,不理解官员们的痛点。

以上。

参考资料:《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