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全国小语赛课教学设计:《画家和牧童》

 缘缘草堂 2022-04-30 发布于浙江
    【教师简介】
      纪海霞,女,1995年参加工作,现为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善于抓住文本的语言训练点、知识疑难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教学风格清新、简约、活泼、高效。多次执教市、区公开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或在报刊发表,主持多项省、市课题结题、获奖。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所执教的《最大的“书”》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1课

画家和牧童

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  纪海霞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学习人物优秀品质”这一主题,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的品质也是难能可贵。文中既有绘声绘色的语言描写,又有准确传神的动作刻画,人物优秀的品质蕴含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单元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文应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既要尊重教材的编排体系,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写能力、阅读水平和思维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识字学词、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为此,我将围绕单元教学重点,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为朗读训练点,以关  键词语和典型句式为词句训练点,以故事情节的冲突处为思维训练点,通过对比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感受国画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伴以多种形式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意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集中识记“价、购、蔼、批、驱、蝇”,随文学习“墨、抹、惭、拱”,会写“批、评、购、挤、抹、拱”等左右结构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对比、联系生活实际、抓标点等方式读好句子;理解文中关  键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3.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根据“自主学习单”,借助注音、工具书等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2.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具。给每位学生提供课文纸、自主学习卡。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初读感知
1.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2.了解戴嵩,识记“戴”字。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充分地 “动”起来,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教学“戴“时,通过联想及一系列动作,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尊重,更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书,扫除阅读障碍。
(2)在读文的过程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生本高效”是这堂课要贯穿始终的理念。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并根据学情展开教学,了解学生读书障碍,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使课堂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二)预习交流,合作学习
1. 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1)同位互助,认读生字。
(2)教师巡查,了解学情。
2. 展示交流, 激趣学习
(1)游戏识词,重点指导。
(2)关注字形,指导写字。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识字教学时,通过游戏竞赛、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等学生喜爱的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及时进行迁移训练,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理解、积累、表达、运用有机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学习扎实有效。】
(三)细读品味,感知人物
1.品读写围观者的句子,感受现场氛围
(1)指名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
(2)理解“纷纷夸赞”等词语。
(3)揣摩人物心情,读好人物语言。
【设计意图:“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抓住关  键词句,抓住情节冲突点,体会人物情感,让人物形象活化在学生脑海里,学生语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使学生读悟思结合,相得益彰。】
2.品读写戴嵩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戴嵩的句子。
(2)理解“拱手”等词语,体会人物品质。
(3)读牧童的话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设计意图:儿童阅读是提高智能素质的培植源点。将识字教学放在一定的“语言场”中,与语言学习同步,使识字与阅读活动巧妙融合,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随着阅读过程的逐层推进,生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语言场”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感受到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既体悟了课文人物的品质,又探寻到字词的规律,还掌握了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目标水到渠成。】
(四)拓展知识,延伸阅读
1.观赏戴嵩的作品,升华情感认识。
2.拓展阅读,开阔眼界,激发创新思维。
【设计意图:真正的语文学习,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语言素养。抓住课文的留白处,进行恰当的补充,既迁移学生的学习经验,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又加深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附一:《画家和牧童》自主学习单
附二:《画家和牧童》课文
附一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1课
《画家和牧童》自主学习单
读一读
1.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认识的词语或者难读的句子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我做得很认真,把笑脸和小花涂上颜色奖励给自己!

认一认
1.下面这些生字我能认识(  )个,全都会读就奖励自己一个笑脸吧!
          戴  价  购  墨  抹  蔼  
批  翘  驱  蝇  惭  愧  拱
2.我能读好下面的词,再奖励自己一朵小花吧!
教(jiāo)书先生    夹(jiā)在后腿中间

想一想
1.    1.读了课文,你对戴嵩有了解吗?
2.    2.小牧童说戴嵩画错了,牧童觉得他错在哪儿了?
3.    3.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吗?打上个“?”再想一想。
这些问题思考得认真就奖励自己一个笑脸,画出不懂的地方再奖励自己一朵小花吧!

课文:
画家和牧童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dòu]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人的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 “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本文根据杨学良作品改写。
我会认
戴  价  购  墨  抹  蔼  批  翘  驱  蝇  惭  愧  拱
我会写
兄  呆  商  抹  挤  拱  决  购  价  钱  批  评


画家和牧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  纪海霞


课前:自我介绍,今天上课的地方跟平常的教室有何不同?(跟周围老师分别打招呼)。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玩一个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由鸡引出古诗《画鸡》,指名读,推荐一名同学来读。(播放一组声音)听听都有哪些动物呢?看看课文纸,自主学习单,铅笔,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
直接导入,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课前都读过了课文,文中的画家是谁呢?
(戴嵩)
对戴嵩你有哪些了解?交流后教师介绍戴嵩,由他的作品导入到本文的学习。
二、出示自主学习单,自由读课文。
1、  生字都认识了吗?拿出学习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互相纠正一下。
2、  游戏“小牛变变变”,会读的就大声地读出来。(词语认读,正音:集体读、指名读)
价钱、购买、教书先生、夹在后腿中间、驱赶、和蔼、批评
3、  教学会写的字:批评
(1)什么结构的?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2)教师板书讲解写法,并进行思想教育:接受别人的批评我们才成成长的更快,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心平气和。
(3)学生拿出学习单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姿势。
(4)同桌互相看一看,如果觉得他写得美观就夸夸他。有哪些小朋友得到了同桌的夸奖,请举手。
三、课文第一部分
1、出示句子:
(1)课前,同学们根据学习单的要求,划出了难读的句子,我看到很多同学划出了这句话,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2)如果给难读的字注上音就好读了,指名读,一起读。
(3)读正确还不够,要想读好,老师有个好办法,了解了这两个词,再读就有味道了: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播放视频加深理解。
(4)谁再来读读?他强调了这两个词,但还不够,谁再来?
(5)还有谁能读的比他更好?
(6)看来抓住关键词才能读好句子呢,听老师读,看老师又关注了哪个词呢?(范读、指名读)
(7)两个不同的动作,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就连成一句话了,自己再读一读
2、读到这儿,你觉得戴嵩画得怎么样呢?
(认真、非常好、很认真)
3、你们都在夸戴嵩呢,那围观的人看了又有什么反应呢?大屏幕出示相关段落。
(1)指名读
(2)说说吧,围观的人看了有什么反应呢?
(夸奖、都说画得太像了、画得好)
(3)大家都在纷纷夸赞,看这个词:夸赞,什么意思?夸是什么意思,赞是什么意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很多呢?
购买、价钱、驱赶、批评、称赞、赞扬
4、指导读商人和教书先生夸戴嵩的话。(范读、指名读、指导读)。
5、下面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那个风光秀丽的小镇上(老师、男生、女生合作读课文前半部分)。
四、课文第二部分
1、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喊起来——“画错了,画错了”
指名读,指导读。
2、人们又有什么表现呢?
(1)默读剩下的课文,拿起笔,用横线画出大家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戴嵩的表现。(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看,大家听了牧童的话都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
(3)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画,理解“呆”,教学“呆”:长大的嘴巴就是口,身体像木头。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们说,大家为什么呆住了?
3、听了小牧童的话,戴嵩又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读两段话,大屏幕出示:
(2)谁来读第一处?戴嵩可是和蔼说的哦。
(3)下面的句子谁来读?教学“惭愧”,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和什么有关?戴嵩为
什么惭愧呀?牧童说什么啦?
(4)出示两牛相斗的真实图片和一些画作。斗牛的时候,牛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生:两牛相斗,牛尾巴有时翘起来,有时夹着。
(5)教师讲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牛相斗,如果,它情绪放松,牛尾巴就会垂在腿后左右摇摆,或翘起来。如果它很紧张,就会夹在后腿中间。小牧童说的是其中的一种情形,戴嵩画的是另一种情形。看来,戴嵩观察的还不够全面呢!牧童的话让戴嵩很受启发,所以,【出示句子:第六自然段】他感到非常——(生接读:惭愧,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6)理解“拱手”
师:谁能做着拱手的动作来读一读吗?
生带动作读第六自然段。
师:(出示:拱手)拱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礼节,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看,(出示图片,)(来,请起立)和老师一起做做拱手的动作!【拱手、连连拱手、戴嵩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都是谦谦君子啊!】
师:拱手的动作都会做了,那我们写写这个字!前面,我们学了左右结构字的写法,拿起笔,自己试着把“拱”写一遍。(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里写,学生自己试写。)
五、拓延伸
1、    到这儿,故事就读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清朝有一个叫乾隆的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还在这幅《斗牛图》上亲笔题写了一首诗呢:(出示,师吟诵:)
角尖项强力相持
蹴踏轰腾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
股间微露尾垂垂
后面两句的意思是说:大画家戴嵩画的这么好,是不是听了小牧童的指点,才把尾巴画的垂垂的呢?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一幅《斗牛图》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学会了写字,了解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