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肠经之五输穴常用配穴方法

 灵兰小草 2022-04-30 发布于山西

主讲: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针灸协会会长 常小荣

摘要编辑:灵兰小草

一、什么是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腧”。

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像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像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像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像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所以称之为:井荥输经合。

五输穴的临床效用非常广泛,它是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穴位。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五输穴及其配穴。

二、大肠经之五输穴功效及配穴

1、井穴—商阳

在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等。

配穴应用:

1、耳聋:商阳配听会——《素问·缪刺论》“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2、喉痹:少商、商阳点刺放血——热证咽喉肿痛。

3、齿痛:厉兑、二间、三间,多治疗齿唇寒痛病证。“商阳、二间、三间皆主齿痛。“

4、疟疾:中渚、商阳——《普济方·针灸·疟论》中有“治疟身热。穴阴都,少海,商阳,三间,中渚。”

5、热病手臂痛汗不出:列缺、商阳——《医经原旨》记载“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阴之络也。欲汗出,商阳主之。商阳,手阳明井也。“

6、腮腺炎:商阳、合谷。

2、荥穴--二间

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鼻衄、食指屈伸不利及疼痛、肩背痛、身热、大便脓血等疾病。

配穴应用:

二间穴配太冲、涌泉,治三叉神经痛

配颊车、合谷、少商、尺泽、经渠、阳溪,治喉痹

配合谷、肝俞穴,足三里,治目痛红肿不明

配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治伤寒头痛身热

配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地仓,治口眼埚斜

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主治目翳;配合谷、少商,治喉痹、咽喉肿痛。


3、输穴—三间

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中

主治:目痛、咽肿、衄血、唇焦口干、嗜睡、腹满、肠鸣洞泻、手指及手背肿痛、肩周炎

配穴应用:

1、牙痛--三间毫针针刺,得气后以大幅度捻转手法行针,穴位局部得气后使针感沿经脉传导向示指放射,嘱患者做叩齿运动;

2、三叉神经痛--三间配合谷

3、头晕、头痛--三间穴配太阳、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伴头晕,急性发作期针刺健侧三间穴,行平补平泻手法,配以针刺患侧太阳穴,同时百会穴向后平刺捻针

4、落枕--患侧三间、后溪、中渚穴

5、膝关节痛--三间穴配二间穴,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与足阳明胃经相连接。根据“下病上取之”的原则,取同名经荥水穴二间,重在通调上下气血,气血通畅,风寒湿之邪自解

6、肱骨外上髁炎--针刺患侧三间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治疗1个月。

7、关节疼痛特效配穴--三间透劳宫

4、经穴—阳溪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穴应用:

阳溪配曲池、少海、阳谷、二间、掖门、颊车、内庭,治齿痛;配阳谷,治目痛赤。

配攒竹、尺泽穴、间使,治心邪癲狂。配丰隆、解溪,治偏头痛 阳溪配前谷、后溪,治臂重痛肘挛;

配阳池、肩髃、曲池、腕骨、合谷、鱼际,治手腕无力;配下关、关冲、液门、阳谷治耳聋耳鸣;

5、合穴—曲池

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热病、咽喉肿痛、齿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瘾疹。腹痛、吐泻,月经不调。

配穴应用:

便秘(实热)--- 曲池、中脘、足三里、内庭        

肠痈--曲池、阑尾穴、足三里、上巨虚

呕吐、肝气犯胃--曲池、肩髃、中脘、足三里

痰厥头痛--曲池、丰隆、风池

目红肿生翳--曲池、睛明、攒竹、太阳、合谷                

疔疮--曲池、合谷、三里

齿痛--曲池、阳谷、阳溪、二间、液门、颊车、内庭

胸中满闷---曲池、人迎、神道、章门、中府、临泣、天池

半身不遂、中风---曲池、绝骨、昆仑、合谷、肩髃、手三里、足三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