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疫情给了我们足够深刻的教训!今后一定要改变的8种生活方式

 海波yhb 2022-04-30 发布于湖北

你好,我是K哥,人在上海,今天是被封控在家的第38天。

最近几天,疫情单日感染人数已经降到了1万以下,虽然数量仍然很多,但是总算看到了下降的趋势。

转眼,病毒入侵已经有三年,有人说今年不是2022年,而是“新冠纪元三年”。

病毒一次次变异反扑,人类一轮轮紧急备战,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封控隔离,以阻断疫情的传播。

抗疫的过程中,不只有生活节奏屡屡被打乱,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才是当下最好的生活方式。


01

保持健康,锻炼身体

上海疫情之下,大家居家隔离,被迫开启了居家健身模式,跟随刘畊宏老师练体能、减脂,掀起了全民健康生活的新风潮。

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又能缓解焦虑、放松心情。

有了强健的身躯和坚韧的心态,既能抗击病毒,也能扛起生活的重担。

疫情之下,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相信疫情后,经历过这段封控岁月的人,对健康和生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该运动就运动,该体检就体检,自己的身体平时要爱惜、要保养,避免透支健康,关键时刻全靠它顶着。

文章图片1

02

没事多存钱,有事心不慌

上海疫情持续至今,因为封控管理的原因,物资供给仍然较少,而且物价超高。夸张的时候,一颗鸡蛋一两块钱,一斤猪肉三四十块,一颗卷心菜就要七八十块。但这些又是生活必须物资,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即使咬着牙也要买。

K嫂在网上订了一箱苹果,30斤,将近500块钱。拿回家一算,一个苹果要13块钱,这么一算全家大人就都不舍得吃了,全留给孩子吃。

物价贵就算了,该省则省也能勉强度日。但是更艰难的是许多互联网大厂还在继续大力度裁员,中小企业无以为继、关张倒闭的消息就更多了。疫情后可能会面临失业、降薪的“次生灾害”,大家又该如何面对?

说一千道一万,后面还是要拼家底,手中有粮的,心中才能不慌。

看过一句话:“存钱不是用来炫耀或者心理安慰,而是让你在紧急的时刻有进有退。”

活着很贵,余生还长,谁知道人生路上还会遇到什么波折,大家一定要记得存钱!存钱!存钱!活得长久,远比一时潇洒更有意义。


03

物资储备,不再是一句玩笑

上海疫情爆发后,K哥和K嫂虽然赶在封控前去超市购买了一批生活物资,但是仍然低估了封控的力度。封控两周以后,我们的物资已经消耗殆尽,每天只能定闹钟抢菜。

K嫂常常因为抢到一颗白菜、几根萝卜而高兴一整天,也常常因为没有买到所需的物资,而焦虑很久。

后疫情时代,储备物资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对未来的防范与规划。

以K哥自己的经验来讲,至少要常备两周左右的生活必须品。

比如日常所需的米、面、鸡蛋、牛奶、油盐等等,还要储备好常用药品、儿童用品、卫生用品,冻品肉类和木耳、香菇、海带等干货也要适量存储。

物资储备,并不是恐慌未来,是给日后一份保障,以防不时之需。

文章图片2

04

保持邻里关系,关键时刻能救命

K哥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家在上海的30岁李女士,脚踝受伤的创面感染化脓,于是在小区群里寻求帮助,一位住在19楼的医生邻居,帮她做了诊断。在居委的帮助下,又联系了10余户居民送来的生理盐水、消炎药等医疗用品。

李女士感慨道,没有想到在这危机关头,能够救自己的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邻居们。如果没有邻居们的帮助,延误了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以前大家都说城市越大,人情味越淡,即使对门邻居,大家也互不认识…实话实说,K哥以前也这么认为,但疫情下的这些天,眼前的这些事,真真切切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相信,即使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里,“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依然没有过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助,也依然真实的存在。


05

生活能自理,告别巨婴

K哥的一位下属小C,在上海工作3年,家庭条件不错,父母给他买了房,目前独自居住,封控在家一周后他就“弹尽粮绝了”,找我求救。

原来小C平时不做饭,也不会做饭,都是叫外卖、吃泡面。在小区住了两年,连一个邻居都不认识。

我既生气、又觉得好笑,于是立刻托一位住在附近的朋友送去两箱泡面、几盒鸡蛋、十几斤黄瓜。然后查到他们小区居委的电话,说明情况,让他们帮忙照顾一下。

后来听说,居委安排了一个家庭给他搭伙做饭,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小C平时在公司表现不错,没有想到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到这个地步,几乎是零。

后疫情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要学会自我护理,简单烹饪,整理家务。

有自理能力的人,纵使在艰难时刻,也能照顾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文章图片3

06

学会自律,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昨天,一位读者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是上海某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人员,三月底开始居家办公,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够按照平时的节奏完成日常工作。

一周以后,他开始在下班时间打游戏,再后来就是通宵打游戏。导致了上班的时候打瞌睡,有一次大领导参加的在线会议,他睡着了,还打呼噜。

结果可想而知,他被记了行政处分一次,当月绩效工资为零,还影响季度考核。

在职场里,自律的考验无处不在。

自律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精神力量,更是通向成功的基石与桥梁。

自律也是一种克制,一种反省,更是一种超越。

毫不夸张地说:自律,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07

独立思考,停止焦虑

不可否认,在这一波疫情当中,上海的表现确实有被人诟病的地方。

疫情期间,许多负面消息、传闻经常刷屏,这些消息真伪莫辩,但是煽动性很强。

我身边就有不少平时看似很有主见的人,加入到这场乌合之众的狂欢当中。

对我来说,与其花时间在阅读和传播这些来源不明、用心叵测的帖子,还不如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听一堂课。

封控以来,我就不怎么刷朋友圈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写了一门关于思维升级的专栏课程,光逐字稿就有8万多字,目前还在制作语音的部分,预计这门课程在五月中旬就能够跟大家见面了。

文章图片4

08

提升自己,更好应对无常人生

在疫情以及国内外环境的综合作用之下,许多公司的经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这导致了很多公司纷纷裁员、降薪,不少人也收到了“毕业”通知。

其实,暂时的丢掉工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不突出,在职场中的可替代性很强,那么职场发展必定会走下坡路。

有一句老话叫,你永远也无法挣到认知以外的钱。认知的深度,决定薪水的高度。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家公司,不断提升自己,修炼你的不可替代性,永远是你最好的筹码。

人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认知、优化思维,才能突破现实的困境。


结束语

作家蒋勋说:“大灾难的来临,也许是一种救赎。”

疫情三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改变,不再像之前那样懵懂、恐慌。

只有失去过,才会懂得珍惜;只有尝尽痛苦,才会更加清醒。

生活总有坎坷,过好眼前的岁月,该走的终会散去,该来的会在路上。

人要坚信,只要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必有远方。

作者简介Mr.K,头条号“技术领导力” 作者,从一名普通程序员逆袭成为独角兽公司技术高管。出版过多本畅销书,做过多家大厂CTO。分享:行业趋势、职场经验、团队管理、商业通识等话题。

关注我,看更多职场、个人成长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