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精解(十八):

 中医药方便 2022-04-30 发布于四川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至阴井穴定位

在足趾,小指末节外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1)经络主治(经脉循行):头痛,

目痛,鼻塞,鼻衄。

(2)穴性主治(井穴):足心热。

(3)其他主治(特殊作用):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遗精,小便不利。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临床以平补平泻法为常用。胎位不正用灸法。

临床运用及发挥

《肘后歌》言:“头面之疾针至阴。”这是远端取穴、标本根结理论的典型运用,头有病而脚上针,对此所用是经脉循行之理。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于前额,到达耳上角,联系颅内,经过颈项部,把头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鼻塞、鼻衄、眼部胀痛、目不明、头痛等皆能治疗,所用主要是根据根结的理论,临床屡用屡效。如治一患者,女性,因头部胀痛、颈项僵硬、眼睛鼓胀数月余,曾多方治疗未见疗效,来诊后即针刺双侧至阴配攒竹,行针3分钟后症状明显缓解,共治疗3次而愈。《灵枢·经脉病候》言:“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其病候完全和这个患者症状相吻合,

是标本根结理论所用的具体体现,所以针之就具特效了。

用至阴穴纠正胎位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纠正胎位最有效的方法,该法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等优势特点。这一方法所用自古就有记载如《类经图翼·十一卷》言:“至阴,三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获得疗效的好坏与施治方法有重要的关系,若能正确的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在3~5次即可转正。最佳的治疗时间段是妊娠后的7~8个月,每日最好应在下午3~5点。操作时应嘱孕妇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使衣服完全松开仰卧于床上或坐于背靠椅上。于一侧或两侧穴位交替用艾条施温和灸(以孕妇感穴位处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艾灸20分钟,每日1次,胎位转正即停施术。

若因器质性疾病所致胎位不正,不属于这一治疗的范围,应由产科处理,如盆腔的狭窄、子宫畸形等,在治疗前应查明原因。

本穴在妇产科方面不仅仅对纠正胎位有奇效,而且对月经不调、痛经、胎衣不下等也有良效。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并是该经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足少阴肾经为先天之本,肾所主之脉,该经的循行又穿过子宫所在的骨盆。妇女“以血为本”,其经、带、胎、产无不与足少阴、冲脉、带脉、任脉关系密切。针刺本穴能激发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同时间接通过足少阴肾经以调节胞宫气血,疏通经络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穴在治疗胎位不正时最好用灸法,有的书中用针法来治疗,本穴能治疗胎衣不下,所以有收缩子宫的作用,临床应当注意,应用灸法更为安全。

足通谷喝荣穴定位

在足趾,第5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

主治

经络主治(经脉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操作

直刺0.2~0.3寸,临床以泻法为常 足通谷 

用。可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图 2-32 

本穴是足太阳之荥穴,荥穴之性善清泻本经之热,因本经起于头面部,与面部五官诸窍有重要的联系,故用于因足太阳之热而致的头面五官疾病,如与上星配伍治疗鼻出血,与攒竹、睛明配用治疗目赤肿痛等,临床可用于头晕目眩、头脑不清、鼻衄等头面五官诸症,常作为配穴用于临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