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樵夫放生狐仙,当夜狐仙托梦送他天书:小心你俩儿子

 书剑庸人 2022-04-30 发布于河南

一本道士抵达落叶村是在傍晚时分,村长黄老汉正提着一盏白灯笼在村口等他。两人汇合后往村里走去,在路过一户坐落在村西头的人家时,一本道士忽然感觉到有股灵气的波动,随后驻足望了望那破旧的宅子,淡淡道:“住在这里头的人不简单啊!”

黄老汉听后,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一本道士果真厉害,而那宅子里住的,正是当地有名的阴阳先生,王孝德。

一本道士此番前来,是帮一户人家主持白事,并负责下葬后做法事的。既然这村里有高人,他自然是要拜访一番的,毕竟是在人家的地头接活,不能如此不讲礼数。

可他正要上前敲门,却被黄老汉给拦住了:“王孝德早就不帮村里人办事了,甚至很少见人,道长就别白费力气了,时间不早了,咱还是回去歇息吧!”

言罢,黄老汉便拉着一本道士离开了。一本道士心中起疑,便询问黄老汉,这王孝德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黄老汉也没藏着掖着,慢悠悠讲述起了关于王孝德的故事。

王孝德出生于康熙三年,他跟黄老汉从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了。王孝德家里很穷,属于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王孝德十二岁就拿着一把生锈的斧头当起了樵夫。

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他也顺利娶妻,并生了俩儿子,文福和文玉。由于妻子去世得早,王孝德又要赚钱养家,俩孩子疏于管教,养了一身的臭毛病,经常结伴干些偷鸡摸狗之事。村民们同情王孝德,也从没追究过。

这天傍晚,王孝德背着柴火正要下山,在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阵悲鸣声。他顺着声音靠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白狐狸掉进了猎户的陷阱里。白狐狸可不多见,它的皮毛很是珍贵,是达官贵人们最喜欢的,若能得到,定能卖个好价钱。

王孝德立马解开腰带,弄了个环,套住白狐狸将其逮了出来。就在他准备将白狐狸带回家的时候,却发现白狐狸正可怜巴巴地望着自己,并流下了两滴浑浊的眼泪。王孝德也注意到了它微微隆起的小腹,原来这狐狸怀孕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王孝德最终还是选择了将狐狸放生。那白狐狸显然有些不敢相信,它在原地愣了好久,更是一步三回头,好像生怕王孝德反悔一般,随即一溜烟窜进了林子深处。

王孝德露出一抹苦笑,扭头正要离开,耳边却忽然传来了一道女人的声音:“多谢恩人搭救!”

当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四周一个人都没有,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回头,三步作两步,跑回了家。俩儿子已经睡去,连冷馒头都没给他留。王孝德也没在意,灌了两大碗凉水后,回屋倒头便睡。

到了半夜,王孝德被一阵尿意憋醒,他来到院子里,却听到一阵敲门声。他本以为是邻居,可开门后却看到了一个身穿白衣,年轻貌美的少妇。那少妇挺着一个大肚子,看起来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且最起码三胞胎。

王孝德并不认识她,正要开口,却被少妇打断:“恩公,你为人心善,我此番前来,就是报恩的!”

王孝德一脸懵,赶忙摆手,说她定是认错了人。怎料少妇微微一笑,随即大手一挥,身后居然长出了一条白色的狐狸尾巴。原来,她就是王孝德放生的那只白狐狸,而她的真实身份则是一只狐仙。

狐仙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籍递给王孝德,淡淡道:“此乃通天神书,我就是机缘巧合下得到此书,才能够修炼,并化作人形。如今将此天书送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狐仙告诉他,这本天书中虽然没有记载人类修仙的功法,但记载了许多斩妖除魔,驱鬼辟邪的法门,只要学了,定能成为一位厉害的阴阳先生。

王孝德听后很是高兴,狐仙临走之际,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对了,恩公,你要小心你那俩儿子啊!”

言罢,王孝德猛地从梦中惊醒,而他的床头,已经多了一本通体漆黑的天书。如此看来,自己真的遇到了狐仙,可她最后一句话是啥意思,为啥要让自己小心自己的俩儿子?

不过他也没多想,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学习天书中的秘法。另外,狐仙偶尔也会在夜里上门指导,因此王孝德学得很快,不到半年便学会了所有法术,就差实践了。

巧的是,刚好同村有户人家的老太爷死后,有口气没吐出来,结果尸变,马上就要变僵尸了。当地也没有阴阳先生和神婆,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王孝德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有办法。

起初大家都不相信,他毕竟是个樵夫,谁不知道他几斤几两。可王孝德只是用一些糯米、朱砂和鸡蛋便摆平了此事,这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一战成名后,王孝德便成了村里唯一的阴阳先生,而村里人也知道了关于狐仙的事。

王孝德心善,穷人找他办事的时候,他收取的报酬很少,甚至都不收钱。也正是如此,他的声誉很好,只是家里的生活还是很难。这可把他俩儿子给气得不轻,有这么厉害的驱邪手段,怎么可能挣不到钱?

自那以后,俩人动不动就埋怨王孝德,说他揣着金子要饭,自己都吃不上饭了,还当大善人。另外,文福和文玉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就因为拿不出聘礼,都没人愿意跟他俩。俩人将此事也赖到了父亲的头上,还说他必须挣钱给他们找媳妇,盖新房,不然死了以后,他娘在下面也不会放过他,一番话把王孝德说得哑口无言。

第二天一早,文福和文玉便领着一个肥头大耳,衣着富贵的富商来到了家里。进屋后,他们跟父亲商量了很久,最后心满意足地走出了房门。到了中午时分,那个富商才神清气爽地离开。

那富商出手很是阔绰,给了不少钱,不过都落到了王孝德俩儿子的手里。靠着这些钱,文福和文玉也是顺利娶到了媳妇,盖上了新房。

后来村里有个货郎在外出的时候,打听到了那个富商的身份,据说那人明面上是个正经人,实际上背地里贩卖人口,还背着好几条人命。据说他前不久被邪祟给缠上了,结果王孝德一帮忙,人家现在非但没事了,甚至又挣了不少钱。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王孝德是被俩儿子逼得,总不能一棍子打死个好人,因此大家也没再背后说什么。

后来,俩儿子的媳妇又生了孩子。抱到孙子的王孝德很高兴,可家里的开支也变大了,在俩儿子的怂恿下,他又帮了一个黑心商人。可能这些黑心商人找不到愿意帮他们的,因此给的钱特别多。

有了钱,家里的生活也变好了,王孝德还住进了大宅院。可能是尝到了甜头,王孝德甚至不再给穷人帮忙了,光给那些富人看事儿,他们家也越来越有钱。至于文福和文玉,两人一直没工作,完全靠父亲养着。

渐渐地,村里人实在看不惯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除了说王孝德之外,还连带着他的儿子儿媳。俩儿媳受不了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便说服文福和文玉搬到了县城里。

他们本想带走王孝德这棵摇钱树,可步入老年的王孝德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最后,俩儿子卷走了所有钱,带着媳妇孩子跑了,这么多年从未回来过。

成了孤家寡人的王孝德,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出门。这期间也有富人找他来看过事儿,却被他拒绝了。

听了王孝德的故事,一本道士一阵唏嘘,也放弃拜访他的想法。几天后,一本道士完成了委托,准备离开。他再次路过了王孝德家门口,可这次却没了灵力波动,屋顶上空反倒凝聚着一层死气。

一本道士暗叫不好,破门而入,可他还是晚了一步,王孝德已经咽气了。他躺在床上,脸上皱纹横生,满头白发,按理说他跟村长黄老汉年纪差不多,不该有此老态,估计是昧着良心做事的报应吧。

看着王孝德的尸体,一本道士摇头叹气:“真是作茧自缚啊,这天书,不要也罢!”

后来,村民们自发帮忙安葬了王孝德的遗体,至于他那俩儿子,也不知是死是活,村里人也再没见过他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