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特征 扣题而作 |《山间访秋》陈昱彤

 赛作文 2022-04-30 发布于山东

山间访秋

温州市实验中学府东校区七(29)班 陈昱彤

秋的一个周末,我和家人去爬大罗山。

【交代时令和活动内容】

午后,天越发的明亮了。秋阳洒落在残留着雨水的山坡上,山坡似乎披着一层薄衣,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也许是刚下过雨吧,空气显得格外充足,格外清新,这里是天然的氧吧,使人精神抖擞。山路崎岖,路面早已被秋叶所覆盖,脚下发出“喀嚓”声,满目便是枯叶,独有一排红枫立于身旁。南归的雁轻快地飞,穿梭在云间。忽地,风起,吹乱了云,湛蓝的天空被拉开了帷幕。

【山路赏秋——富有动感、画面感】

在山路上,我们一前一后地向前走。

看着美景,我张开双臂,不禁开口吟诵:“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见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带来的不是'焜黄华叶衰’【见汉乐府《长歌行》】,便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见唐杜牧《山行》】。”不知什么时候,姐姐已来到我的身边。

【“我”和姐姐吟秋——借诗写景】

我随地拾起一片干枯的叶,那岁月的痕迹已在它表面消失,“落叶聚还散”【见唐李白《秋风词》】,时聚时散的落叶飘零飞舞,有些竟飞到空中,与秋阳的余晖相融。

有些落叶则穿梭在红叶间,似是要与红枫媲美,可衰落的华叶焉能与“枫叶丹”【南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原句为: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烟水寒,相思枫叶丹。相比呢?在枯叶的映衬下,枫叶越发红火,似灯,似阳,一心照亮爬山的路。

【“我”欣赏、感慨落叶】

到了半山腰,与我同行的姐姐惊讶地发出感叹,“藏在枯树中的枫叶,真是'山林惊有色,天地欲无秋。【宋林宾旸《红叶》】我们来一场秋的诗词大赛吧!”她又提出建议。

好哇!我们一致同意。这不就是把家里的诗词接龙活动带到大罗山上吗?

【“我”和姐姐相约诗词接龙活动】

我们边走边开始举行大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急切的声音从耳边响起。

原来还没等我准备好,弟弟已经手拿红叶,蹦起来抢着说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姐姐轻轻抬起头,双眸仰望着天空,仿佛有一排鹤直冲云霄。

我有些累了,便坐在山路旁边的石头上,发觉脚下有东西,用手拨开,只见一片杂草中,探出了一小丛嫩绿的新生命,那抹绿似乎诠释了整个秋。这可是大自然赠予秋的心意?姐姐立马把脑袋凑了过来,抢着蹦出“这又怎是'焜黄华叶衰’啊”?

“哼,我肯会'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的上句】”?我歪着脑袋看着姐姐挑眉。

弟弟看看姐姐,又看了看我,一脸懵,嘴里嘟囔着:“不知所云!”蹦跳着过去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见唐刘禹锡《秋词》】我深深发出对春与秋的感叹。秋,早已不是那个满是枯叶,凉风习习的阴天了。它生机盎然,带着收获的喜悦。我找到了刘禹锡所言的秋,那不再悲凉,充满希望的秋天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弟弟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马上又睁开眼,兴奋地跳起来,脚下的枯叶也“沙沙”作响。

“看,”我指着似火的夕阳大声叫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见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他们都往我指的方向看去,那红火的夕阳正将余辉洒向大地,好像把诗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中。

【姐弟三人开展诗词接龙活动——引用丰富、场面生动】

秋,在山上,我们寻觅秋味,我们吟诵着“秋词”,让诗意回归生活!

【总结全文,呼应题目,画龙点睛】

(指导老师:张连河)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新颖、描述生动的游记散文。小作者记述了一次秋日登山赏景、吟诗的活动,表达了“让诗意回归生活”的高雅情怀。文章大量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学情趣。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描写生动、细腻,活灵活现。

写法借鉴:抓住特征,扣题而作。扣题而作,是写作成功的基本要求。所谓的“题”,包含了文章题目、所供材料以及写作要求(如文体、字数等)。在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往往忽视审题,未吃透题意草草下笔,造成文不对题、偏离题意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题目“山间访秋”,是写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时令——秋天,地点——山间,活动——访秋。作者紧紧扣住题目,突出“秋”的特征。开头一句话“秋的一个周末,我和家人去爬大罗山。”概述活动内容,引起下文登山活动,然后具体描述赏秋景、吟秋诗的精彩场面。结尾总结全文,升华活动意义,阐释了“寻觅秋味,我们吟诵着“秋词”的精髓——“让诗意回归生活!”。全文紧紧扣住“秋”字作文章,不枝不蔓,使得文章“秋”意盎然,中心明确。

描写秋景,注重突出特征,如山路赏秋,“秋阳洒落在残留着雨水的山坡上,山坡似乎披着一层薄衣,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也许是刚下过雨吧,空气显得格外充足,格外清新,这里是天然的氧吧,使人精神抖擞。山路崎岖,路面早已被秋叶所覆盖,脚下发出“喀嚓”声,满目便是枯叶,独有一排红枫立于身旁。南归的雁轻快地飞,穿梭在云间。忽地,风起,吹乱了云,湛蓝的天空被拉开了帷幕”,抓取了“秋阳”“秋天”“枯叶”“红枫”“归雁”,等富有秋日特征的事物,突出了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秋日之美。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刘雪瑶:化虚为实 生动描述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宋世达:议论文中描写的巧妙运用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